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千年古刹法门寺地宫考古

千年古刹法门寺地宫考古

时间:2021-04-10 06:08:23

相关推荐

千年古刹法门寺地宫考古

1981年8月的一天,关中平原雷雨交加,突然一道闪电劈中了扶风县一座古塔,古塔半边轰然倒塌。

这座古塔位于著名的佛教古刹扶风法门寺。东汉年间,明帝梦佛,佛教东渐传入中国。法门寺距离西安118公里,据传建于东汉年间,该寺原称阿育王寺,唐时期改名为法门寺。

公元前486年,佛祖释迦牟尼圆寂,其身火化后,得到舍利子若干,舍利子一直被视为佛门圣物。后来,阿育王将他收集的舍利子分散布施到世界各地,中国共分得十九枚,法门寺所得佛指舍利为第五枚。

法门寺建塔专门供奉佛指舍利,因此该塔又被称为“圣冢”。佛骨在唐朝受到了无上的尊崇,曾有八位皇帝六次迎佛骨进宫供奉。

1985年秋,陕西省政府正式决定重修法门寺塔。1986年4月2日,考古工作者的专家们正在为宝塔重建做准备时,他们发现了一块巨大的汉白玉石板,考古人员借着手电筒的光,通过石板缝隙,发现一个宝库!

大家加紧了宫门的搜寻工作,两天后,地宫的入口被找到。入口宽约2米,下面有砖砌的台阶,共有19级之多。每级台阶都撒有厚厚的铜钱。除了少量的五铢钱外,大多数为唐代货币, 地宫文物的年代基本确定为唐代。

进入地宫,迎面是一道石门,石门开启,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条长长的甬道。地上依然是一层厚厚的铜钱,总共有7万枚之多。

地宫甬道的尽头是第二道石门,门上雕刻有两尊对称的菩萨像,门框上还有坐佛像和护法的天王像,十分庄严肃穆。由于长年承受重负,石门已经断裂。

石门前矗立着两块石碑。细读碑文,考古专家们大喜过望。原来,它们是

《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志文》和《监送真身使随真身供养道具及金银宝器衣物账》,碑文记述了法门寺佛骨舍利的来历及唐朝诸位皇帝迎奉佛骨的盛况,还有地官内珍宝的明细账单,除了钱币和衣物之外,宝物共有2489件。

打开第二道石门进入前室,大理石地面上堆满了金银珠宝和丝锦织物。这些全都是唐代帝王迎佛骨进宫供奉期间宫内女眷和王公大臣们布施的珍品。

前室还有石函、白瓷瓶、锡杖等法物。其中的鎏金双拢12环锡杖长1.96米,用金62两、银58两,后被认定是“世界锡杖之王”。

考古专家又被一座高78厘米的汉白玉阿育王塔吸引住了。它是由整块汉白玉石料雕绘而成的,共由塔刹、塔身、塔座三部分组成。塔的四面雕刻着身姿婀娜的菩萨像和12名护法力士,朱红色的裙裤和粉绿色的披带仿佛就像刚完成的作品一般。塔虽小巧玲珑,却透着一股非凡的气势,令人不由得顿生肃穆敬仰之意。

在两只张口怒目的汉白玉狮子后面,考古地宫第三道石门。石门分为两扇,上面绘有两幅威风凛凛的护法天王像。推门望去,室内金碧辉煌,考古队员们又禁不住一阵欢呼。

这道门内为地宫中室,有一顶116厘米的汉白玉灵帐,上披三领团花袈裟,旁边有双金鞋。帐前有四个金银包角的檀香木箱,箱内装有鎏金菩萨像与16件秘色瓷。

考古队员打开第四道门,进入地宫后室,但见一片金碧辉煌。在这大约1.6平方米的后室中,堆满了唐皇室的供奉器物,其中金银器121件, 各种珠宝玉石400多件。

在这些唐皇室的供奉器物中,有一件设计巧妙的圆球“香囊”,其直径12.8cm,链长24.5cm,重547克。为了防止香囊晃动时香料流出,香囊的设计者在圆球内装有两个平衡环。香囊在滚动时,两个平衡环也跟着转动,而香囊的重心不移。香囊的设计原理与现代陀螺仪一致,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这些器物宝函为中心,其他宝物在宝函周围有序摆放。当专家们打开“八重宝函”,最内层为一座小金塔:塔身内空,有四门。专家小心翼翼地去打开塔身,在塔座金柱上有一只管状舍利!

仿佛冥冥中自有安排,宝函开启时是1987年5月5日凌晨1点,农历四月初八,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日。然而,激动过后,经专家们仔细鉴定后,这枚舍利材质竟然是玉。就在众人失望地准备离开时,考古人员无意间发现一个密龛,密龛有一座铁函。打开层层镶嵌的铁函,最内层是一座玉棺,佛指舍利出现于玉棺中。铁函上一行錾文证实了此为真正的佛指舍利所在:“奉为皇帝敬造释迦牟尼佛真身宝函”!

考古人员法门寺考古过程中还找到了另外2枚玉质舍利,至此,4枚真假佛指舍利全部现身: 1枚真身灵骨; 3枚玉质影骨。自874年法门寺地宫封埋,至1987年再次开启,时间已过去了一千余年。

至此,法门寺地宫的发掘工作结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