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三国时期的大学生 音乐家 而且他还是三国时期最长寿的人

三国时期的大学生 音乐家 而且他还是三国时期最长寿的人

时间:2021-11-03 12:57:47

相关推荐

三国时期的大学生 音乐家 而且他还是三国时期最长寿的人

导读:三国时期有很多经天纬地之才,这一期将为大家讲述三国时期的老寿星,他的年龄相比于现代人都是有过之而不及。(散仙说史第四十七期)

大家好,我们在散仙君说三国第三十期的时候,曾经提到过一位三国时期的仙级人物—左慈,但是估计历史考究,左慈的年龄到目前依然无从考证,所以关于一些野史杂记里面记载左慈年龄的记载,可信度依然值得怀疑。

这一期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位三国时期真正的老寿星,他从东汉末年一直活到三国时期,历经两个朝代,活了105岁,是三国时期有可靠记载的最长寿的人之一。

他就是出生于东汉末年的著名神学家、音乐家,张臶(jian)。张臶(公元136年—公元240年),字子明,出生于汉顺帝永和元年,巨鹿(今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人。

一、大学、太学

张臶少年时就读于太学,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学高材生。说起太学,很多人有可能还对这个词不太理解,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相当于现代清华、北大的教学水准,是古时候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的重要根据地。

太学的建立是始于汉武帝时期,他采纳了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最终设立了具有专业教育系统的太学。

其实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太学”一词的记载,那时候也把太学称为大学,可见现代的名词大学并不是新颖的现代词,而是一个古老的词语。

只不过西周时期的太学并不具备专业的教育性,它是专供给王公贵族用来进行祭祀、庆祝节日、举行宴会、选拔武士、议定作战计划的地方,不是用来培养人才的专业学府。

但是自汉武帝设立太学以后,就废除了很多以往繁琐的规定,将太学设立在京师长安,成为一个具有教育性的高等学府,内设有《诗》、《书》、《礼》、《易》、《春秋》这五门学科,由博士任教授。

二、谶纬之学

张臶成年后,他对经学、谶纬(chèn wěi)之学以及在音乐方面颇有建树,谶纬之学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神学,不过在古代谶纬之学并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他是由谶书和纬书共同组成的,谶纬出于神学,谶是方士们造作的图录隐语,纬是相对于经学而言、即以神学附会和解释儒家经书的。

历史上有些比较著名的谶纬有秦朝的“亡秦者胡”,唐朝的“唐三世以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三国时期的"雨水盛,麦子”秦末汉初的“东方有天子气”等。

“亡秦者胡”,秦始皇误以为说的是匈奴,于是命蒙恬将军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痛打胡人,后来历史表明,“亡秦者胡”这句谶纬中的“胡”指的是“胡亥”,并不是北方的胡人。

“唐三世以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唐太宗以为是降将左武候中郎将李君羡,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把他杀了,结果历史表明预言中的“武”并非是左武候中郎将李君羡,而是出生于武氏的女皇武则天。

而关于"雨水盛,麦子亡”这句谶纬中就说的很明了,“雨水盛”指的是关羽攻打樊城,水淹曹操七路大军,并打败曹军,生擒曹军名将庞德;“麦子亡”指的是关羽败走麦城,英勇牺牲的悲惨故事。

“东方有天子气”指的就是刘邦斩蛇起义,大败秦军,建立了不可一世的汉王朝,同时刘邦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中第一个草根皇帝。

总之,谶纬之学充斥着浓重的神学迷信色彩,注定不能与儒家经典长期并行,很快就从经学中被剥离了出去。但谶纬中并非全是荒诞的东西,其中还含有许多天文、历数、地理等方面的古代自然科学知识,也是值得人们去选择性学习的地方。

三、张臶生平

张臶学有所成之后,就得到了很多名门贵族以及地方士族的赞赏与拉拢,最早给张臶下招贤令的就是河北袁绍。虽然袁绍多次征召他入朝为官,张臶都没有应命,因为他的志向并不在仕途之上。

第二个比较欣赏张臶的就是北方霸主曹操,曹操也派人多次召他为朝廷效力,但张臶依然果断拒绝。一直到曹魏的第二任皇帝,曹丕之子曹叡时期,张臶的名声依旧显赫,曹叡也多次想把张臶纳入曹魏集团,但是均没有成功。

直到曹魏第三任皇帝曹芳时期,曹魏集团依然没有放弃对张臶的拉拢,可惜张臶是一个上不奉天子,下不结交诸侯的简单人,不久后张臶就去世了,享年105岁。

关于张臶的年龄记载是出自《三国志》正史中的可靠记载,因此他也成为了东汉末到三国时期有可靠记载的最长寿的人之一。

四、评价

有人可能会问,在东汉乃至三国时期,医疗条件非常落后,能活到百岁以上的老人寥寥无几,那么张臶的长寿秘方到底是什么?

其实,到现在我们也不得而知,或许是因为张臶清心寡欲、淡泊明志、不慕名利的缘故吧,因为他作为一个不求取富贵的隐士,每天或是弹琴,或是舞文弄墨,或是四处讲学,长期保持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试问在这种环境下生活,能不长寿吗?

而且张臶还是一个乐善好施的善人,扶贫助弱,造福乡里。他从东汉时期到三国时期,历经12位皇帝而不忘初心,世间有几人能做到像他这样淡泊名利的境界。

105岁这个年龄或许在现代并不是非常稀奇,但是在平均寿命只有35岁—40岁的三国时期,能不令人惊讶和羡慕吗?

文献参考:

1、《三国志》—陈寿

2、《论我国现代大学的起源——从太学、大学和书院的关系说起》

3、《论汉代谶纬神话的起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