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古桥守护人:守护一座桥 便是守护一种信仰

古桥守护人:守护一座桥 便是守护一种信仰

时间:2023-03-20 06:18:02

相关推荐

古桥守护人:守护一座桥 便是守护一种信仰

绍兴水道纵横,有水乡水城之誉。因水而有桥,因桥必有景,美名桥乡。

悠悠古桥,与乌篷船、纤道、摇橹声、岸边洒落的吴侬软语共同组成了水乡记忆。

建筑是凝固的语言,亦是灵动的诗歌。桥,这些“时间的守望者”,见证了沧海桑田、岁月变迁,见证着城镇的崛起,也见证着这悲欢离合的烟火人间。

在柯桥,有这么一批古桥爱好者,对他们而言,守护一座桥,便是守护一种信仰。

守护古桥 留住柯桥历史文化

悠悠千年古运河,承载老柯桥人回忆。古纤道依傍绍萧运河,是绍兴第一批国家级文保单位之一。两块刻有“古纤道”的标志石碑竖立在柯桥境内,这是最有代表性的路段。

“从小在古运河边长大的我,在西官塘下岸生活了38年。从我家楼窗往东南望去,依然能看到这道白玉长堤。”今年71岁的王翰樵是土生土长的老柯桥人,也是连任八届的区人大代表。他说,作为浙东运河柯桥区段的一颗“明珠”,古纤道的美并不单一——单面依岸和双面临水,使它看起来更加充满生气;用条石错缝平砌或垒砌,又分为实体、石墩纤道,蜿蜒曲折,蔚为壮观,是柯桥历史文化“老古董”。

其实,在古桥安然伫立的背后,还有“老萧”的一份功劳。萧兴森今年60岁,是柯桥古纤道上的一名业余文保员。“古纤道是柯桥‘桥中门面’,要好好照顾它,不能松懈。”萧兴森告诉记者,他从开始守护古纤道,每天巡逻时,他都会主动留意一下桥的状况,拍照反馈,及时修缮。

“每天上午9点来走一圈,清理桥面,巡查有无破损,一趟下来大概一个多小时。”老萧告诉记者,他还因此迷上了桥文化,平日里总爱找些绍兴古桥的书籍看。“做了一辈子的建筑包工头,退休后和桥为伴,也算不离老本行。”他笑道。

“古桥保护,不仅要保护古桥本身,更要保护其周边环境,从而保留古桥价值,所以更要注重对古桥的日常维护。”萧兴森五年如一日,保护古桥,只为留住这一道“人间彩虹”。

寻古访老 给古桥拍“肖像照”

“桥迷”田建忠是一名电气工程师,经过一年半业余时间的搜集,他在绍兴及周边共搜集到850余座古桥,并为它们一一照相留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古桥爱好者。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推进,除八字桥、题扇桥、迎恩桥家喻户晓外,大多散布在村庄田野山涧中的古桥均已鲜为人知,甚至被遗忘了。“拍老桥,就是想在消失前为它们留下‘肖像照’,留住最原原本本的样子。”田建忠如是说。

“这份职业因户外工作任务较多,也为我提供了走村入户寻访古桥的机会。”田建忠平时工作繁忙,就利用周末和午休时间,不管烈日当空还是刮风下雨,一个人、一只包,走古道、翻山岭、涉溪流,寻古访老。

“每次寻访古桥,总是很不容易。好在热心村民多,听说我想寻访古桥,总能遇上热情给我带路的向导。”田建忠说,他后来摸索出一个诀窍,先在各地市的区域论坛贴吧中询问当地网友,确定大致方位后再前往,向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打听,保准十拿九稳。

古桥看多了,拍多了,摄影师便也成了半个“草根专家”。对各朝代的桥的风貌,田建忠娓娓道来:“明朝的桥已为数不多但制作精美,颇有艺术气,清朝的桥多花纹,有兰蜈铜钱草、浮云等雕纹,民国的桥则多榫卯结构。”

古桥悠悠,连接着两岸的山河,连接着故乡的记忆,也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一年半以来,田建忠的足迹遍布绍兴越城区、柯桥、新昌、嵊州、诸暨、萧山、余姚、慈溪等地。这个桥文化爱好者说,等到收集全1000座古桥,打算申请一个桥文化公众号,专供“桥友们”切磋交流,与桥做伴。

梦萦魂牵 心中充满爱乡情结

寻访古桥的前世今生,记录历史在古桥上留下的印记,对桥文化研究者童志洪而言,这就是回望来处时,捧在心尖上的“至宝”。

“我以往学的、干的都是法律,文史研究是业余爱好。”退休后,抱着一份对家乡古桥的热爱,凭借着一股孜孜不倦的学者精神,童志洪加入绍兴市鉴湖研究会担任理事,并在中国水利史研究会任特聘委员。他给记者分享了一段关于桥的情结——“柯桥大桥”融光桥。

“在没有公路和铁路前,浙东古运河便是交通命脉。南来北往的学子赴京会考、商贾货流通畅、朝廷命官赴任离职等,几乎所有的水上客运、货运,均在融光桥下鱼贯而去。”童志洪说,民间有言:“枫桥百支扁担,柯桥千支撑杆。”足以佐证当年古桥边舟楫与集市的盛况。

融光桥不仅亲历见证了柯桥的历史,也承载了数百年各色人等的过往足迹。“它充满了传奇色彩与感人的故事,也是我儿时驻足和玩耍,至今梦萦魂牵的处所。”童志洪说,不仅如此,融光桥还是一处极佳的观景台,伫足桥上眺望,东首有三国时期的古城隍庙及戏台;再过去,便是修塘寺、古柯亭、纪念东汉名士蔡邕的蔡中郎祠;桥西边,建有翻轩屋檐的西官塘;远处,则是一直通往萧山西兴的古纤道、太平桥,还有张神庙。

这位桥文化爱好者在日记里曾这么写:“桥畔这二十世纪60年代仅万人的水乡小镇,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和亚洲最大的轻纺业市场——中国轻纺城的建成,眼下已迅猛发展成为一座各种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城市……”是啊,在许多爱家爱乡的柯桥人心中,这些饱经沧桑的古桥,绝对不逊于那钢筋水泥堆砌的百丈高楼,亦不逊于沙石柏油筑就的现代通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