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藏在心底的记忆(60周年散文记)

藏在心底的记忆(60周年散文记)

时间:2019-01-19 03:47:43

相关推荐

藏在心底的记忆(60周年散文记)

吉林油田第一口出油井

地质队合影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地质部松辽石油普查勘探大队二区队的地质技术员和钻井工人响应国家“三年攻下松辽”和“尽快在东方找出油田”的号召,在大江南北展开了勘察。

那个时候,如果你看见有些人挎个背包,里面装着钉锤、罗盘、饭盒、水壶等用品,翻山过河,风餐露宿,到处走走看看,那么他们就是地质勘探员。

1959年开始,我们在松辽盆地找油,期间发生了许多难忘的事情。有的老同事甚至因为意外牺牲在了找油的路上......我还算幸运,但也有几次经历至今想来仍然记忆犹新。

有一年的6月份,我和另外一名同志从怀德出发,走到东辽河时没有船。当时着急赶路,就决定游过去。我是四川人,会游泳,当时也年轻。一看河宽不过20多米,并且好象不太深,就把行李和随身用品打包好准备渡河。考虑到队友水性不如我,我就举着行囊包先试着下河了。开始走得都挺顺利,离对岸快有6、7米时水流突然湍急,一条栓在对岸的船都被冲翻了。眼看着水流就要把我冲倒,情急之下就拽着行李慢慢游上了岸。初夏的水又凉又急,冷得人浑身直打哆嗦,就连行囊里的笔记本和图纸也都被打湿了,心疼得要命。现在想来,能够平安渡河就是凭着一股子不怕死的冲劲。

还有一次,我们3个人一组,早上5点多从农安出发,一路勘察到刘家坟屯夜宿,当时组里还有女同志。结果到了晚上就走错方向了,刘家坟的人没接到我们就联系了队部,以为我们在路上出了事,一大群人出来找我们。后来终于在另一个同名的村庄附近找到了我们。当时都晚上6点多了,又累又饿。幸亏没遇到野兽等危险,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还记着我第一次住院,也是在松嫩平原上。刚来北方时不习惯,1959年冬天我得了重感冒,在王府卫生所打针。打到半夜也没地方去,就住在诊所里了。那时的条件很简陋,说是卫生所也不过是一间小房,里面连个床位也没有。医生都下班走了,我打完针后全身冒汗,晚上就披着大衣蜷在板凳上呆了一宿......

如今,我们一起奋斗过的人健在的不多了。跟我的队友们比起来,我幸运得多,赶上了新时代,看到了油田新发展。

希望今天的石油员工好好干,大步往前走,继续发扬“五上”精神,多为祖国产石油,这是我唯一的希望。

大家一起攻坚克难

晨曦里,黄昏中,我总喜欢一个人站在窗前,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车流人流,看着油区翻天覆地的新变化,由衷地感到欣慰。

回想起1959年、1960年前后,可以说感慨万千。那时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现在真的没法比。当时正赶上国家经济困难期,咱们的钻井、试油等主要设备都十分短缺。但困难从来难不倒石油人,大家下定决心:小米加步枪能赢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我们用土方法也一定能找到油。

扶27井出油之前,我们就开始四处找油,也打了不少井。1000米深的井钻杆没有那么长的,就用300米的、500米的连在一起打。扶27井试油时,没有射孔车。当时我任现场指挥,就找来一根1米多长的油管,步行10多里路扛到街里的扶余面粉厂,请求工人师傅帮忙在上面钻几个小孔。回来后下到试油层,解决了不能射孔的问题。出油了,捞不上来,我们就自己设计变换接头,制作提料桶。测油面没有测绳,就用100米一根的通电线接起来当测绳。

试油进入提捞泥浆水阶段时,始终不见油,用清水反复洗井也不行,我们就决定用新泥浆代替井内重泥浆。当时从老乡家借来十几口大缸,在缸内搅拌泥浆再注入井下,果然从井内提出了重泥浆。然后用清水替出新泥浆,终于在清水中见到了油花。

地层水对试油有影响怎么办?当时想了好多办法,比如投泥球。顺着井壁投入泥球,下面有变径接头,上面缠麻或破布条,涂上黄油,以阻隔水层与油层接触,但效果不好。我们又研究了好一阵,自制出了“土派克”,学名叫“钢套压滑式封隔器”。内外壁可滑动,再焊铁皮连接。管外套上橡胶箍,可隔离水层,下面的油液就进入到管壁,把提料桶下到管里取油。

功夫不负有心人。1959年9月29日凌晨4时,扶27井试油成功喜获工业油流,为新中国第一个十年大庆献上了一份厚礼。看到出油了,大家都兴奋不已、欢欣鼓舞。刚一见到油,赶紧刮下来,往脸上抹,往衣服上抹,很多同志脸上带着笑,眼里流着泪。也就是从那时起,吉林油田开发建设掀开了波澜壮阔的篇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