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在厦门过中秋 这些习俗你知道吗?

在厦门过中秋 这些习俗你知道吗?

时间:2024-06-08 05:38:48

相关推荐

在厦门过中秋 这些习俗你知道吗?

厦门 简称“厦”或“鹭”,别称鹭岛,是福建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经济特区”,也是我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厦门有着自己独特的闽南文化,传统节日的中秋节,当地也有特色习俗:“听香”、“番薯芋”、“中秋博饼”等。让我们一起走近古早味的老厦门人的中秋。

“听香”

听香“求解”心事,像它的名字般有着一股朦胧的神秘色彩,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景。曾经的中秋夜,大同路养真宫会迎来大批香客,拜月后进行听香。延续古人对天象的崇拜,厦门人会在中秋晚上设祭拜月,有心事,有疑问的人便借着月亮当空高挂之际,向路人寻求“答案”的举动,即是“听香”。“听香”,为何现在没有手持燃香去问话呢?其实这里头也有“明香”“暗香”分别。

焚香

手持燃香的听香方法是为“明香”,要“问”清自己出门遇到的第几个路人寻求解答,手持燃香寻找那位路人给自己答案,多为“婚嫁,生意”等问题。听来的话语,还得进行拆解,如同“测字”般,具有游戏的意义。因而,听香这种民俗平易近人,盛极一时。

而对于一些隐私的问题就选择问“暗香”,手持燃香祷告,然后掷信杯,得到“应允”。信杯,取言而有信之意,是两片木质弯月状的小板子,一面平、一面中间凸起的小板块子。出现一个平面扣地,另一个平面向上,表示“认可”之意,两个杯的平面都扣地表示“拒绝”,两个杯的平面都向上,这就要由你自己解读意思了。

听香,在现在看来,这种民俗活动更像是心理暗示,饱含了人们美好的生活愿景。如今,听香的民俗已没落,或许还有听香活动进行,但能拆解的人几乎没有了,变成了听“闷香”。或许,今年中秋夜你可试试这古老的民俗,听一回月娘的呓语,还原这个古老的习俗,不是宣扬迷信,只是以辩证的态度,去了解并呈现古早厦门人中秋节的有趣民俗。

掷信杯

“番薯芋”

中秋还有祭祀土地公的习俗,俗称“春祈秋报”。闽南早年稻米不足,地瓜、芋头是闽南人十分重要的主食,闽南人称地瓜为番薯,现在也有人称闽南话为“番薯话、地瓜腔”。农历八月番薯、芋头都成熟了。番薯内黄、芋头内白,有“包金包银”美好寓意。在闽南语里,芋头与“护”谐音,芋头往往是一颗能种出一窝的“芋子”,人常言“芋子芋孙”,谐音“护子护孙”的说法。而这些正是托土地公所庇佑,因此八月十五祭拜土地公。

糖水番薯芋头

“中秋博饼”

博饼(跋饼)始于清初是一种独特的地方习俗,最早起于福建厦门鼓浪屿,是闽南人对历史的一种传承。相传郑成功屯兵鼓浪屿时为排解和宽慰士兵佳节思念家乡亲人之苦,鼓舞士气而发明的。从此代代传下来至今,成为闽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

博饼规则图

厦门各地区的博饼规则与方法均大同小异。桌上放一大海碗,碗中放置六个骰子,每人轮流抓取骰子掷入碗里,发出叮当的脆响,奖项设有“状元、榜样、探花、进士、举人、秀才”而最大的奖就是状元,博中状元的人,寓意后面的日子运气会非常好,博饼活动里倾注了人们美好的感情寄托。

每年临近中秋节时,厦门商家纷纷置办“博状元”的奖品,大街小巷便会传出骰子撞碰瓷碗的叮当声。期间便会掀起一阵购物热潮。状元郎相继产生,人们兴奋的欢呼声在大街小巷传播,给美丽的厦门街道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