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织密产业“就业网” 稳住收入“基本盘” 贵州省烟草专卖局交出稳就业保民生满意答卷

织密产业“就业网” 稳住收入“基本盘” 贵州省烟草专卖局交出稳就业保民生满意答卷

时间:2022-01-05 15:45:46

相关推荐

织密产业“就业网” 稳住收入“基本盘” 贵州省烟草专卖局交出稳就业保民生满意答卷

片片绿叶蕴金叶。吉昊摄

是极不平凡的年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人员隔离、门店歇业、物流受阻……极大影响了就业,影响了收入。没有稳定的岗位,日子该怎么过?没有稳定的收入,幸福从哪里来?连日,笔者在省内各地走访中发现,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在关键时刻,立足产业优势,体现国企担当,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着力织密产业“就业网”,稳住收入“基本盘”,用鲜活的事实和故事将“稳定产业是带动稳定就业之根本”诠释得更加生动。

镜头1一张许可证托起特殊群体就业梦

一张“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让困难经营户们有了风吹雨打也稳得起的信心和底气。“家里一半的收入都是靠卖烟挣的,有了这项稳定收入,即使再难也能挺得住。”陈志学、孙时云夫妇在云岩区蔡家关经营着一家便利店,生育了一对龙、一对凤两对双胞胎,经多年培养,全部考上了大学,成为亲朋好友及邻居羡慕的对象。然而,4个子女的读书费用,仅靠店里的经营收入很难维持,孙时云的弟弟又在一场意外中去世后,留下的3个孩子也完全靠他们照顾,一家人的生活过得比较艰辛。云岩区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听说他们的困难后,主动上门为夫妇俩办理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孙时云作为负责该片区的客户经理。工作人员除了经常上门为其鼓劲打气外,在其困难时,还主动借钱给他们订货渡过难关。今年疫情期间,身患残疾的南明区月亮岩经营户石建国家里发生了重大变故。最困难的时候,南明区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冒着疫情风险多次上门送口罩、送物资、送信心、出主意……石建国坦言,这些无微不至的帮助和关怀,让他们一家人非常感动和暖心,相信继续跟着“想经营户所想、急经营户所急”的烟草部门干,一定错不了。去年11月,正当张冀在花溪区羊昌坝经营的一家400多平方米超市生意红红火火时,谁料一场大火,超市内200多万元的货物化为灰烬。第二天,贵阳市烟草专卖局的几位负责人主动上门慰问张冀,并给他鼓劲打气:只要不泄气不绝望,随时都能东山再起。短短半年,张冀就依靠“烟证”这个核心支撑,完成了新店装修并开门迎客,且由于储备的货源充足,生意非常好。体弱多病的道真隆兴镇浣溪村邹静夫妇,这几年看病治病花光了积蓄,还欠下50多万元外债。夫妻俩身体不好,生活困难,邹静首先想到现在销售卷烟渠道稳定、收入稳定,如果也开店销售卷烟,家里的情况可能会好很多,于是向当地烟草专卖局提出申请办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两人没有经验,客户经理就上门指导,遇到资金短缺的时候,客户经理甚至还主动借钱给他们订货,使其有稳定的收入。如今,小店每月销售卷烟的收入,已成为这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在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办理中,坚持以稳岗、稳收入为导向,且新证办理重点向老、弱、病、残等低收入群体和困难家庭倾斜。截至目前,全省为3892户老、弱、病、残等低收入群体和困难家庭办理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靠着销售卷烟这份稳定收入,像邹静夫妇一样的一大批特殊群体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面貌一年比一年新。

道真自治县烟草部门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向烟农传授种植技术。

镜头2一份种植订单稳住返乡农民工收入源受疫情影响,不少务工人员外出打工之路受阻,于是产业稳定、价格稳定、市场稳定的烤烟种植,成了返乡人员稳业增收的重要路子。务川自治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副经理张文建表示,为了给返乡务工人员铺就一条稳定增收的路子,他们与各乡镇、村、居委会密切配合,重点做了这几件事:在摸清底数上,将返乡人员数,打算种烟人数,有无种烟经验人数进行分门别类统计;在调整规划上,一方面协商将原有烤烟种植大户的部分种植计划让给返乡人员,另一方面帮助农户进行土地流转,解决有地种烟的问题;在技术服务上,不论是苗育、起垄、移栽、打枝,还是烘烤和分级,每个环节都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和负责;在投入资金上,以每亩烟2000元的额度作为担保,协调地方银行低息给烟农贷款,用于生产资金周转;在兜底保障上,组织烟农提前进行投保,即使烟农种植的烟叶因自然灾害绝收,每亩也可获得1500元的补偿,提高烟农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在沿河自治县官舟镇,为了消除返乡人员种烟的各种顾虑,沿河自治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今年提出了种烟“四不愁”保障:不愁没有技术、不愁没有翻犁、不愁没有育苗、不愁没有烘烤。“烟草部门把所有问题都想到了,我不愁烟种不好!”务川自治县泥高镇泥高社区返乡人员杨明友,这些年一直在沿海一带打工,除了看过别人种烟,具体怎么种、怎么管、怎么烤、怎么卖,可以说是一窍不通。通过烟草部门和居委会协调,分给了他50亩烤烟种植计划,在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其地里的烟叶长势很好,已采摘烘烤了两三炕,除了工人工资和其他投入成本,今年预计能收入近20万元。事实上,对种烟一窍不通的杨明友,他的成功并非个例,类似的例子在全省不胜枚举。由于整个烟草链条环环相扣,服务贴心到位,返乡人员想种烟,即使啥也不会,但只要肯学肯吃苦,也能有个好收成。

稳定产业保障稳定就业。吉昊 摄

镜头3一个稳定产业支撑贫困户脱贫信心在贵州各地大大小小的村镇,稳定的烟草产业,正不断改变贫困群众现状,并在阔步小康路上发挥着“催化剂”和“加速器”的作用。务川自治县泥高镇泥高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徐友福,名字很喜庆,“友福”寓意“有福”。但从他记事起就是个穷苦命,后来结婚生子,再到儿子长大成人、女儿出嫁,忙忙碌碌一生,硬是没过上一天好日子。他心中经常盼望,何时能名副其实呢?正当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时,积劳成疾的徐有福患上腰椎间盘突出,一下子家中不仅减少了挣钱的关键劳动力,还欠下了不少债。徐友福夫妇先后去过浙江、广东等很多地方打工,由于没文化、没技术、没劳力,只能找工资最低的活干。一年下来只有两三千元积蓄,春节回趟家,有时连出门的车费都要靠亲朋好友接济。今年初,当地烟草部门的工作人员了解到徐友福的情况后来到他家,向其介绍了现在种烟的各项政策。当徐友福了解到周边有的人家一年挣了十多万元,在家多种点烟要比打工的收入强得多时,非常心动,但一考虑到自己一没资金二没劳力,又非常担心。“这些都不是问题!”烟草部门的工作人员给徐友福吃了“定心丸”。事后不久,烟草部门先是给徐友福协调了10万元低息贷款,接着又为他已签合同的30亩烤烟种植地块免费打通了机耕道,后面的育苗、移栽、管护、烘烤、分级甚至用工,烟草部门都提供了全方位点对点服务。看着长势良好的烟叶,徐友福显得干劲十足,经常开着三轮车在田边地转悠,心里不时盘算:“别人种30亩烟一年能挣10多万元,我地里的烟也不差,扣除成本,挣10来万元应该没问题,比外出打工都强!”与徐友福一样,道真自治县的刘小军是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也靠种烟改变了命运。去年,刘小军种植了60多亩烤烟,收获20余万元,顺利摘掉了贫困户帽子,买了一辆小轿车。今年,尝到甜头的刘小军又种植了170多亩烤烟,收入预计是去年的两三倍。道真自治县隆兴镇副镇长皮开永坦言,如何拔掉贫困户的“穷根”,难点在如何找到稳定的产业。现如今,贵州烟草产业已形成横向到底、纵向到边,配套设施最完善、服务最到位的产业体系。大家看到的烟草产业是前景可期、销路可期、收入可期的产业,是有依靠、有盼头,也是真正让千千万万贫困户拔掉“穷根”走上致富路的稳定产业。

烤烟产业各个环节让众多劳务人员有了“饭碗”。

镜头4一条产业链带动农民就地就业“每天工资有100元,一个月下来就有3000元左右,如果有劳力背烟和担烟,还能挣得更多……”8月4日清晨,住在道真隆兴镇街上的居民廖志嫦,正乘坐烟叶种植大户接工人的小车,前往烤烟基地务工。在家门口打工既可以照顾老人,又能照看小孩,每天老板还包吃包接送,对此廖志嫦惬意不已。在她务工的烟草种植基地,平均每亩烤烟需用20到25个工人,每个工人每天的工资在80元至100元之间,常年都有二三十名周边务工人员在土里干活,仅靠在基地里务工,每人一年就能增加两三万元的纯收入。道真自治县玉龙烤烟专业合作社引进新能源公司,主要生产可循环利用烘烤使用的新燃料。现在吸纳了当地30多名群众常年在家门口打工,人均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位于德江县煎茶镇的一家有机肥加工厂,就是因烟草的链条拓展应运而生。工厂主要以谷草、秸秆、食用菌渣等材料为原料,生产有机肥用于烤烟种植,效果非常显著。这个年产两三万吨有机肥的加工厂,让10多名常年在这里务工的工人,月均收入达4000元左右。工人邓方怀自从到这个厂上班后,有了稳定收入,家里老人小孩都能得到照顾。为了出行方便,今年他还买了一辆小轿车,成了令人羡慕的每天开车上下班的打工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以全省先进典型沿河官舟益加益烤烟专业合作社为例,这里不但有不少种烟经验丰富的老烟农,变身成种烟大户的技术指导和专业烘烤技师,月薪达四五千元,更有数十名当地留守妇女,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后,每个人都成为了育苗、翻地、起垄、管护、打烟、绑烟、上炕、分级等环节的一把好手,每月的收入真正撑起了家庭的半边天。以烟草产业复烤环节的复烤厂为例,厂里结合自身季节性劳务用工特点,在就业安排上重点向贫困户、移民搬迁户倾斜,让他们搬出大山,进城也能够吃上饭。今年33岁的何书碧是一名易地搬迁贫困户,从湄潭县高台镇合江村下桩组搬迁的那一刻起,算是真正进了城。高兴之余,一家人心中其实也十分忐忑,担心进城后找不到事做,没有经济来源。何书碧先是报名参加了复烤厂烟叶纯化车间烟叶等级评级纯化工作培训,合格后进入精选车间成为一名烟叶纯化季节工,一年收入1万多元。何书碧说,她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在城里不太好找事做,在复烤厂找到这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心里不再慌了,也坚定了一家人在城里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心。

手记

产业稳,就业稳;产业兴,乡村兴。近年来,烤烟产业作为贵州的优势产业,体系完整,链条完善,稳就业作用有目共睹,带动效果毋庸置疑。要想破解脱贫攻坚难题,拔掉“穷根”,关键在农村,重点在产业,希望同样在产业。烤烟产业发展带来的启示是,只有稳定产业才能稳定就业,只有发展好产业,依靠好产业,才能让更多的人收入可期,幸福可期,小康可期。

笔者 周朝义

编辑 姚赤

编审 杜兴旭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