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中国有多少顶级医学专家在武汉?钟南山奔赴一线 李兰娟每天睡3小时

中国有多少顶级医学专家在武汉?钟南山奔赴一线 李兰娟每天睡3小时

时间:2020-03-26 13:10:03

相关推荐

中国有多少顶级医学专家在武汉?钟南山奔赴一线 李兰娟每天睡3小时

2月2日凌晨4时35分,Z256次列车稳稳停靠在武昌站。夜色已沉,站台通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带领10余人医疗团队在此下车,随即赶赴武汉医院开展患者救治工作。

“我现在做好了长期在武汉奋战的准备,与那边的医务人员共同奋斗,把病人救治工作做好。”73岁的李兰娟从杭州出发前说,“至于什么时候回来我自己还没考虑过。”

和这位每天只睡3小时、不停与病毒赛跑的“老太太”一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大量顶级专家先后紧急驰援武汉,用最专业的医学知识为救援工作“问诊把脉”。

钟南山、李兰娟、王辰、陈薇、仝小林、乔杰、黄璐琦……

其中,有临危受命抗击过非典的“国士”,有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执牛耳者”,有曾研制重组埃博拉疫苗的女少将,有中医治疗领域的顶级科学家。每一个人都头顶“院士”之名,在此时急赴武汉,只为做一个“医生”。

当前,面对尚未遏制的疫情,“院士团队巡查”已被作为制度建立,力求用最专业的资源确保重症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中国国家卫健委在2月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钟南山院士团队、李兰娟院士团队、王辰院士团队将对武汉市定点医院重症患者救治进行巡诊,评估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评估需要转诊集中收治的患者,确保重症患者科学救治。

同时,随着疫情形势不断发展,中国的顶级专家亦不停“接招”应对。面对武汉医疗资源紧张,2月2日,钟南山团队为武汉市汉口医院精准捐赠的100台制氧机顺利抵汉,目前已投入使用。

2月4日,李兰娟团队在武汉公布最新研究成果,根据初步测试,在体外细胞实验中显示,有两种药物能对病毒起到抑制效果。

2月5日,当多所“方舱医院”在武汉建成,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频频露面媒体,以科学视角消除公众恐慌,直言“方舱医院是解决大量轻症患者在社会上造成传染的关键举措”。

更令人欣慰的是,“院士”们并非孤单前行。在他们身后,来自全国的医护工作者不断加入救治一线,各地医疗物资不断向武汉集结。

据不完全统计,自1月24日上海和广东派出第一批医疗队赶赴武汉以来,截至2月3日晚,中国各地共派出70支医疗队、8329名医疗队员,支援湖北省疫情防控工作。其中,支援武汉市有59支医疗队、6794名医疗队员,“重症监护病房”是被支援队伍选择最多的地方。

此外,最新的增援还在继续。2月4日,中央应对疫情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提出调集一批应急方舱医院、再增加2000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并于当日晚到位。目前,广东、浙江、山东等15个省市已组建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随时准备出征。

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前曾任小汤山非典医院院长的张雁灵再次出征,大年初一急赴武汉协助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工作;江苏医疗队中最年轻的医学博士王洵,在2月1日连续查房60位病人;广东南方医院25名医生在请战书上一一按下鲜红手印,“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在支援武汉的抗疫“援兵”之中,中国军队成为重要力量,从军医专家到一线护士,被人们称作——“旌旗十万斩病魔”。1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带领团队进驻武汉。这位女少将此前已在阻击非典、抗击埃博拉等多场硬仗中作出重要贡献,此次她的攻关任务是”缩短核酸检测时间,加快确诊速度”。与她同一天抵达武汉的,还有10000套防护服、3760瓶酒精等卫生物资,均为全军从辽宁沈阳、山东菏泽紧急调拨。

2月2日,随着武汉市与中国军队签署互换交接文件,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移交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管理使用。翻阅火神山医院院长张思兵的公开履历,“参加抗击非典、援建小汤山医院等重大任务”是其亮眼的注脚。

当然,除了顶级医学专家外,来自全国的保障物资不断汇集武汉,各领域专家均夜以继日付出:火神山医院十日完工、雷神山医院竣工在望、13家“方舱医院”初步统计将增加床位上万个……令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背后,是与疫情“抢时间”的举国合力。

当目光重新回到2月2日凌晨4时35分,李兰娟院士和团队下车后在站台合影,他们戴着口罩,每一个人面对镜头都竖起大拇指。这张照片迅速刷屏社交网络,人们感叹:“夜色虽沉,站台通明,白昼未远”。

延伸阅读:

国家卫健委:钟南山、李兰娟等院士团队正对武汉定点医院重症患者巡诊

2月4日,国家卫健委在北京举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主题日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医疗救治有关情况。焦雅辉指出,国家卫健委为此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建立了院士团队巡查制度。钟南山院士团队、李兰娟院士团队、王辰院士团队对武汉市定点医院重症患者救治进行巡诊。

资料图,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介绍重症患者医疗救治的有关工作进展时表示,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患者中多数都是轻症,重症只占少数。

焦雅辉表示,针对湖北省重症病例较多的情况,国家卫健委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集中收治方案》,要求湖北坚决贯彻“四集中”原则,立即增加重症病例定点医院的数量,加强重症患者救治力量配备,尽最大努力提高重症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而针对武汉市重症病例较多且较分散的情况,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集中救治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集中救治管理后勤保障工作的意见》,指导武汉市将重症、为重症患者向新开的重症定点医院转运集中。

焦雅辉介绍说,国家卫健委在原有三家重症集中收治医院的基础上,也就是金银潭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新开设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计划收治1000名重症患者。

另一方面,国家卫健委也从在京的委属委管医院和江苏、山东等十余个省份,国家卫生健康委委属管医院、省级大医院、大学附属医院抽调负责人和3000余名重症医学科的骨干医护力量组建医疗队,整建制接管新的重症患者收治病区。各医疗队组派时,按照有责任担当、业务能力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要求,选派中高级职称的科主任和中高级职称的护士长带领中青年骨干医师、护士按要求完成此次高强度的重症救治工作。

红星新闻从发布会上获悉,国家卫健委组建了部分委属委管综合医院的重症患者救治管理团队,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华山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等16家医院的院长或者是书记带队,随时可以驰援湖北。按照整建制接管定点医院重症患者收治病区的方式,继续加强当地重症患者医疗救治工作,降低病死率。

焦雅辉指出,国家卫健委为此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建立了院士团队巡查制度。钟南山院士团队、李兰娟院士团队、王辰院士团队对武汉市定点医院重症患者救治进行巡诊。评估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评估需要转诊集中收治的患者,确保重症患者科学救治,“我们还统筹做好全国重症患者救治工作,派出国家级的专家指导相关省份的重症患者救治工作。”

灵魂拷问!钟南山、李兰娟说了这些,你听专家话了吗?

因一句“我认为(坐电梯)没有必要戴手套”,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的答问迅速登上4日微博热搜榜。

3日晚,李兰娟在接受央视连线采访时,被主持人问及现在出行、坐电梯时是否需要戴手套的问题。

李兰娟回应称,现在火车、汽车上都有消毒设施,总体是安全的,我认为没有必要戴手套。我是传染科医生,到病房里见很多有传染性的病人,无非也是检查好后用流水冲洗,只有直接接触污染物时才需要戴手套。

不少网友留言,我们要听李院士的建议,不要过分忧虑,在公共场所,像地铁上的扶手都会消毒,不必戴手套。亦有网友担忧,目前疫情严重,大家不能掉以轻心,能戴手套的一定要戴,不要大意。

面对一个“别样”的鼠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你听专家的话了吗?”一度成为关乎所有人身心健康的“灵魂拷问”。

对于多数普通民众而言,紧急关头,除官方回应外,医学专家的分析与判断,似乎可为民众提供一剂抗“疫”良方,消除恐慌。“疫情面前,每个人都像小学生,不信专家的话,还能信谁呢?”

不过也有人反驳道:“专家只是给你个建议,不是就让你按图索骥,一个硬币总是有不同的两面。”

但在“听与不听”的纠结中,亦有例外,比如钟南山。

资料图,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这个春节,无论84岁的钟南山说了什么,人们看到他的出现,仿佛就像吃了颗定心丸。

从“出不出门要听钟南山”“如何洗手要听钟南山”,甚至连“钟南山教你正确摘口罩”的视频,都广为流传。

当然,同样是专家,亦有人因一句话,陷入舆论漩涡。

同样是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王广发此前受访时称,按病人病情及扩散情况,整体疫情“可防可控”。

随着疫情扩大,他所说的“可防可控”在网上受到质疑。特别是1月21日,有媒体披露王广发本人“中招”,被确诊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对他的舆论质疑声浪迅速被推到最高点。

对于网友的质疑,王广发说,他的心情还比较平静。大家求同存异,应该允许有不同的声音。“专家和大众讲话是要传递信息,让公众有信心。我也提醒公众注意个人的防护,而有些人仅注意前面的表述,不注意我的全面表述。(防疫抗疫)政府和机构都有责任,但最后一道防线还是个人。”

病愈后,重新回味自己说过的话,王广发坦陈:“我现在能实实在在做点事就行。至于大家怎么评价,历史会给一个答案。我也不会去过多解释,解释也没用。”“通过得病,能摸索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也算做了一点点贡献。”

有人说,在一场同疫情生死搏斗过程中,就普通人而言,当然需要专家给出答案于之精准,开出良方于之有效;但从理性角度看,归根结底,专家不是神,难免会有分析不准、判断有误。立春了,唯愿疫情快点过去,当武汉被“治愈”,国家按下正常“播放键”时,“听不听专家”不再惹人关注。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中新网 长江网 红星新闻

流程编辑:TF021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