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隋唐洛阳城 规模宏大 规划整齐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之一

隋唐洛阳城 规模宏大 规划整齐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之一

时间:2023-08-29 15:45:05

相关推荐

隋唐洛阳城 规模宏大 规划整齐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之一

洛阳以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先后有夏、商、周、东汉、曹魏、西晋、隋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作为我国的著名古都,洛阳市的历史文化遗存数量众多,其中,隋唐洛阳城遗址作为当前国内保存相对完整的古代大型城市遗址,隋唐时期的都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以其独特的价值,对于研究隋唐时期的建筑艺术和都市生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隋唐洛阳城的历史沿革

隋朝统一全国后,经济迅速得到恢复,中央集权统治逐渐得到巩固,但西都长安城在经济和战略等方面存在不利于统治的因素,于是隋朝统治者便开始考虑在中心平原地带建造第二座都城。尤其是自南北朝以后,经济中心南移到江淮一带,都城的粮食供应都要依靠江淮地区。经过缜密的考察后隋炀帝认为洛阳拥有“自古之都,王畿之内,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和。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等特点成为建设新都的首选。

大业元年四月(公元605年)隋炀帝命权臣杨达,将作宇文恺全权负责营建东都洛阳城,并于次年迁都此地。《大业杂记》中对于隋炀帝营建洛阳有如下记载:“时有术人章仇太翼表奏云:陛下是木命人。雍州是破木之冲,不可久住。开皇之初,有童谣云:(修治洛阳还晋家。陛下曾封晋王,此以验之。’”次年二月东都城竣工建成。四月,隋炀帝率百官“自伊阙,陈法驾,备千乘万骑,入于东京。”正式迁都洛阳城。

至此,隋朝东西两都并重的局面得以确立,东都洛阳城也开始逐步发展成为仅次于隋文帝兴建的首都长安大兴城的大都会。据史料记载,当时生活在东都洛阳城的人口达到了百万以上。在修建新城时,宇文恺充分吸取了建造大兴城的经验,总结了以前一些将都城宫署与民居混杂的问题,更加注重实际,在布局上按照中轴对称,这使得洛阳城拥有了更佳的交通网络,更有效的市场系统和更安全的皇宫基址。新修建的东都洛阳城,平面近似方形,北依邙山,南面龙门,洛河水横贯东西,将其分割为南北两部分。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秦王李世民平定洛阳后,便废隋朝东都。太宗贞观六年(公元633年)改东都为洛阳宫,作为巡察寓居的行宫。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移都洛阳,复称洛阳为东都,高宗与皇后武则天长期居住并听政于此。

元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临朝并将洛阳定为国都。天授二年(公元691年)修缮了国都,并“徒关中雍同秦等七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唐中宗复位后,恢复东都称号,并把政治中心由洛阳移回长安。元宝元年(公元742年)唐玄宗改东都为东京,至此洛阳的政治地位开始下降。

在唐代,洛阳城的名称也几经变更。《新唐书》中对于唐洛阳城的名称的变更有详细的记载:“东都,隋置。武德四年废。贞观六年号洛阳宫,显庆二年曰东都,光宅元年曰神都,神龙元年曰东都,元宝元年曰东京,上元二年罢京,肃宗元年复为东都。”据统计,唐代共有七位皇帝移居洛阳,听政的时间前后约有四十余年,其中,其中以唐高宗及武则天时在此居住的时间最久。唐代的洛阳城在隋洛阳城的基址上又进行了新建,扩大了城墙范围,新建了城池、苑囿,整座城也显得更加宏伟壮丽。元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洛阳城遭受严重破坏,据《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至此唐朝国力开始迅速衰微,繁盛景象不复存在。

唐亡后,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后唐、后晋先后选择定都洛阳,都城建制也都沿袭隋唐旧制没有太大的变化。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定都东京开封,以洛阳为西京,作为陪都。宋初的洛阳城“宫室皆因隋唐旧,或增葺而非创造。”虽不复盛唐时期的繁华,但它依旧是当时的大都会,文人学士如邵雍、程颐、程顥等,也多集会于洛阳,很多贵族官僚卸任后也都曾居于洛阳。受此影响,洛阳也逐步发展成为了全国性的政治、学术副中心。

宋徽宗统治时期,洛阳城得到了大规模的修缮,据《宋史》记载“政和元年十一月,重修大内,至六年九月毕工。”公元1127年随着北宋灭亡,隋唐洛阳城也开始逐渐毁弃废为荒郊,繁盛景象不复存在。

综上可知,隋唐洛阳城主要历经了隋炀帝建都以及唐、五代、北宋的发展。城址“前直伊阙,后据邙山,左瀘右涧,洛水贯其中,以象河汉。”规模宏大,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之一,并对我国古代建筑规划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反映了我国古代皇城规划的重大变革。

感恩相遇,承蒙厚爱,我是小周周,喜欢请关注,咱们下一篇文章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