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莲城惠生活●“书香许昌”:开启全民阅读新模式

莲城惠生活●“书香许昌”:开启全民阅读新模式

时间:2021-07-28 13:15:15

相关推荐

莲城惠生活●“书香许昌”:开启全民阅读新模式

以建设“书香许昌”为总目标,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为根本目的,坚持公益普惠原则、正面引导原则、广泛参与原则、务实创新原则和示范带动原则,通过持续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提升市民文化素质,在全社会形成“知礼明德、诚信包容、开放创新”的良好氛围和文明风尚。

力争到“十三五”末,市民图书阅读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进入国内领先城市行列;常住人口人均购书支出、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和家庭藏书量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年度全民阅读活动参与人数达到常住人口的80%。

《意见》还提出,我市将实施全民阅读“十大工程”,即全市图书阅读阵地提升工程、全市公共图书馆一体化及通借通还工程、乡(镇、街道办事处)图书分馆全覆盖建设工程、“书香许昌”数字阅读推广工程、24小时城市公益街区图书馆建设工程、农家书屋(社区图书室)创星工程、“爱心图书漂流”工程、阅读推广队伍建设工程、民间阅读组织培育工程、三国专题文献馆提升工程等。

根据《意见》,我市在“十三五”期间将建成“书香家庭”图书分馆200个,鼓励各类休闲经营场所设立图书角,配置一定数量的图书报刊,增强阅读文化辐射力;加强“职工读书站”建设,开展争创“职工读书站”示范点和“服务职工送文化、图书配载进企业”活动,力争3年内购置图书10万册,年内配送3万册;逐步在中心城区建成15分钟数字阅读圈,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到“十三五”末,许昌市将在市区建成10座24小时城市街区图书馆,每个城市街区图书馆藏书不少于500册,配备自助借还、自助办证系统设备,建设24小时无人值守全天候开放的公共文化场所,让图书无处不在,让书香沁人心脾。

许昌市通过持续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不断提升市民文化素质,在全社会形成“知礼明德、诚信包容、开放创新”的良好氛围和文明风尚。

开拓空间 “书香许昌”惠及全民

“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女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飞翔;书不是万能的,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28岁的常云宁最喜欢毕淑敏在电视上的这则公益广告。她认为,书是生活的一部分,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不应该忘了读书。

位于市区科技广场上的24小时智慧阅读空间灯火通明。许昌日报记者 乔利峰 摄

9月18日上午,常云宁在科技广场散步时偶然瞥见一个别致的小屋,透过玻璃墙,她看到书架上满满的新书。掏出身份证、刷卡、开门……常云宁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是许昌市倾力打造的全新阅读空间——智慧阅读空间。

作为许昌市投入使用的第一个智慧阅读空间,它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封闭管理的模式,是一个全新的开放式阅读平台。“它采用透视性好的钢构玻璃房,集云计算、互联网通信、远程监控等新技术于一体,堪称新型智能图书馆。”负责管理工作的河南盛行电子有限公司经理吴迪告诉记者,每个阅读空间标准使用面积为50平方米,藏书量为2000余册,可实现24小时免费开放及各网点之间、网点和市图书馆之间的通借通还,同时为学雷锋志愿者提供活动及休息空间。

夜幕下,前来24小时智慧阅读空间看书的市民。许昌日报记者 乔利峰 摄

在这里,空调和照明灯都是智能的,可以根据室温和光线自动开关;门口还设有感应器,如果未经借阅直接取走书籍就会立即鸣叫报警。吴迪随机取了一本书,刚准备推门离开,就听见响亮的“滴滴”警报声。

“目前,自助办证机、借书机已经投入使用,还有Wi-Fi全覆盖,极大地方便了读书的市民。”吴迪还说,这样的智慧空间市区已经建成3个,还有8个在建,随后将陆续对社会开放。

与24小时智慧阅读空间建设同步,许昌市还在城区人流密集、交通便利的路段及公共服务场所规划设置了41个诚信阅读漂流屋(站),并全天候向市民开放,无人监督,随意取阅,借书不用凭证,还书全靠自觉……

市区莲城大道新投入使用的诚信阅读漂流屋。许昌日报记者 乔利峰 摄

在东城区八一路祥瑞小区看到了一个已投入使用的诚信阅读漂流屋。高约2米、占地约1平方米的小屋设在该小区南门,主色调是橄榄绿,四壁镶嵌通透的玻璃,一侧张贴着项目介绍及漂流规则。

据悉,图书漂流规则是以书换书、等量交换。市民将自己的图书放在漂流屋的书架上,然后随意取阅书架上的等量图书;而从漂流屋取走图书的读者要爱护图书,阅读完毕后,可通过全市任意一个诚信阅读漂流屋进行“转漂”。

马秀花是魏都区半截河街道办事处天宝社区的一名基层干部,家住祥瑞小区。她告诉记者,自这个诚信阅读漂流屋投入使用后,每天傍晚,小区居民就多了一份乐趣。特别是家有儿女的家长们,会给小朋友挑上几本书,大多是作文指导类,“转漂”次数最多的则是一些杂志,比如《读者》等。

“之前有人放了一本《我的前半生》。我在闲暇之余借来读了一遍,感触颇多。”马秀花说,对她而言,读书是最幸福的事儿,许昌的书香味儿真是越来越浓了!

41个诚信阅读漂流屋(站)和11个24小时智慧阅读空间,给更多市民提供了阅读机会,也必将引导广大市民渐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城市如此,乡村亦然。在许昌,伴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脚步,文化的清泉流进农村,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成了基层百姓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娱乐休闲的好去处。而日常开展的公益性文化惠民活动、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等,也让农村文化生活精彩不断。

农村书屋,方便社区居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许昌日报记者 乔利峰 摄

努力打通文化“最后一公里”、改变地方信息闭塞的状况,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我市7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310个农家书屋、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和2223个基层服务点全面建成,实现了乡镇文化惠民工程全覆盖。

多元化平台 激发全民阅读活力

在许昌市,公共图书馆成为市民享受读书乐趣的重要场所之一。

许昌图书馆藏书丰富,成为市民享受读书乐趣的重要场所之一。许昌日报记者 乔利峰 摄

李根勋是一名老年书迷,今年已近70岁。除了读书,他没有别的爱好。“早起晨练后,要读上一两个小时;午饭后,再读上一两个小时,每天至少读书3个小时。”退休多年的李根勋喜欢读历史类丛书,尤其是古代史,前至秦皇汉武,后到唐宋元明清,他都颇有研究。“中华文化底蕴深厚,唯有读书方能解其中味,方能开阔眼界、有所顿悟。”说话间,李根勋又从市图书馆借阅了一本《中国通史》。

5月,许昌市图书馆新馆投入使用,这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读书的场所被市民形象地誉为城市“大书房”。市图书馆藏书40余万册、各种报刊60万余册,馆藏古籍文献16004卷,各种阅览席位超过800个。数据显示,上半年,该馆共接待读者23万余人次,文献流通量达17.6万册次。

推动全民阅读,让城市更文明。许昌日报记者 乔利峰 摄

目前,没有管理员、不受借阅时间限制、位于许昌市图书馆大门南侧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正式向读者开放。市民刷卡入内,在智能借书还书设备前操作,体验随时借阅的便捷。

在大力倡导传统纸质阅读的基础上,我市还将数字阅读纳入全民阅读活动计划。

,许昌市图书馆、许昌东站、许昌学院、魏都区南关街道办事处七一社区、许昌迎宾馆、新田360广场等单位被确定为首批“倡导全民阅读·构建书香许昌”建设计划试点。同年10月20日,首批6台电子书借阅机正式投放。

据许昌市图书馆统计,这些试点运行以来,电子书累计下载量超过10万册次,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书香许昌”数字阅读推广工程建设被许昌市委、市政府列入十件民生实事。许昌市计划在中心城区主要街道、社区、人流密集场所建成投用公益性电子图书借阅服务点70个,设置电子图书借阅机,内置各类正版授权电子图书、期刊及报纸资源3000种,市民可就近免费下载文献资源。

家庭是阅读的基本单元,要营造家庭阅读的氛围,人之父母、长辈要率先读书。建设“书香许昌”,从培育“书香家庭”做起。和,许昌市5户居民因积极买书、藏书、读书、著书而赢得“全国书香之家”荣誉称号。其中,获得首届“全国书香之家”称号的是焦增祥家庭和鲁俊磊家庭,获得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称号的分别是刘雪锋家庭、王亚非家庭和丁浩然家庭。

9月,许昌市图书馆在市区范围内征集“书香家庭”图书分馆试点,以家庭为单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图书流通服务。9月30日,许昌市图书馆遴选出8个居民家庭,并与其签订了“书香家庭”图书借阅协议,授予首批“书香家庭”图书分馆标识牌。

就建设“书香许昌”而言,全面丰富基层群众的业余生活,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向基层延伸同样重要。近年来,许昌市各种读书会、读书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春秋读书会、建安读书会等,吸引了众多热爱读书的人加入。此外,许昌市各中小学长期开展的经典诵读、主题演讲和校园读书节等活动,进一步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成立读书会带动学生阅读,学生带动家长阅读,阅读的热情由校园延伸至家庭。

此外,以传统节日为载体,许昌市依托市新华书店、市图书馆、各级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等文化平台,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活动,吸引了广大社会公众更多地参与阅读,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许昌市文化部门组织工作人员及志愿者走上街头、广场,为群众送上免费的文化大餐;组织中小学生走进图书馆;组织“作家卖场”和“名家进校园”签售活动,李芳、秦文君、曹文轩等著名作家先后走进许昌与读者见面,深受市民欢迎。

推动全民阅读,让城市更文明。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许昌”,绝非一日之功。通过开展多种主题活动,加快构建公共阅读服务体系,让书香充满城乡每个角落。一个书香氤氲的全民阅读氛围值得期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