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北京首家!西城区展览路医院成功转型康复医院

北京首家!西城区展览路医院成功转型康复医院

时间:2021-01-15 00:32:23

相关推荐

北京首家!西城区展览路医院成功转型康复医院

北京公立医院转型做康复已迈出实质性步伐。10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从业内获悉,日前,经北京市卫计委批准,西城区展览路医院增加“北京市第一康复医院”第二名称,成为北京首家顺利完成公立医院转型康复医院的试点医疗机构。至此,北京在去年、今年分别启动了两批、12家医院的转型试点已开始落地,一张连接三级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社会办康复机构的康复医疗系统网络正在逐步成型。

新闻事实

去年,北京启动了首批公立医疗机构向康复机构转型,其中包括西城区展览路医院等6家机构。今年初,市卫计委又启动了第二批医疗机构作为转型试点,西城区广外医院等6家医疗机构榜上有名。据悉,试点医院经过转型后,科室设置将基本符合二级康复医院设置要求,康复工作按亚专业逐步开展。

北京商报记者获悉,本次率先完成转型的西城区展览路医院建于1960年,是一所二级综合公立医院,共设置康复床位80张,康复治疗区面积2000多平方米,康复专业技术团队共有60余人,配有康复功能评定试验检测与专业治疗设备。现在,展览路医院已形成以骨科术后康复为特色,涵盖心脏、脑血管病、妇科疾病等多个康复亚专业、多科室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和补充的康复服务体系。累计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复兴医院等多家三级医院的转诊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治疗21万人次。

有业内人士介绍,西城区展览路医院之所以能首个完成转型,是因为该医院早在就开始自主往康复医院方向改革,虽然定位还是综合医院,但很多康复医院所需的基础工作早就开始筹备了,人员框架等也在先期就搭建起来了,相比较于其他按照康复医院定位从头开始着手转型的公立医疗机构来说,展览路医院转型难度相对较小。

此外,还有知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按计划,明年北京还可能会选定第三批公立医院转型试点,涵盖医疗机构数量还是6家,三批18家名单全部公布后,基本各区都会拥有1-2家公立康复医院,之后试点暂时将不再继续扩围,也不会立即放开其他公立医院申请转型康复的扣子,而是根据试点情况以及各区康复需求变化再做打算。

转型背后的解困

“不可否认,公立医院愿意转型做康复,一定程度上与医院本身经营情况不尽如人意,需要依靠新的定位引入患者密切相关。”上述知情人士介绍,成为转型试点的医院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处于“夹缝”中艰难生存的状态,尤其是那些以前医院收入药占比达到70%-80%的一级、二级医院,长期只担当一个开药医院的角色,在本轮新医改药品零加成改革推开后,它们需要寻找新的收入来源。在这种情况下,承接三级医院下转康复患者,满足社会上日益增强的康复需求,就成为了这些医院的改革方向。

该人士表示,随着试点医院转型逐步展开,这些医院的收入结构将出现明显变化,理想状态是从以前七八成的药占比,变为技术类收益占70%-80%,药占比降低至20%-30%的状态,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数据显示,以展览路医院为例,该医院逐步转型做康复医疗后,与相比,门急诊工作量增加了58.29%,病床使用率增加了10.47%,药占比降低了19.02%。

北京西城区展览路医院院长王雪松曾公开表示,二级公立医疗机构转型做康复,既是形势所需,也有市场主导的因素,”距离居民更近,位于市区的一级、二级医院在向康复医疗转型的过程中,具有地理位置上的优势。”

在业内看来,目前北京已经初具规模的康复医院中,无论是公立的小汤山康复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国家康复副局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还是社会资本投资的北大康复医院、和睦家康复医院、裕和康复医院,大都分布在城市周边,路程较远并且床位紧张,位于市中心的康复医院屈指可数。“可见,位于市区内的、距离居民比较近的康复医疗机构仍旧是市场空白点,也是康复医疗机构的发展机遇所在。”王雪松说。

另一方面,小汤山医院康复中心主任武亮介绍,目前,北京已有的公立康复医院数量非常少,总量只有个位数,根本无法实现每个区医联体拥有一家公立康复机构,与国外社区康复医院占医疗机构总数80%-90%的情况有着明显差距,试点转型后,这些公立康复医院将成为区域医联体中康复医疗的核心,担当康复患者上转、下转的中枢角色。“三级医院中康复患者长期压床,没有专门专业的康复医院下转,也成为了我国分级诊疗改革的一大阻碍。”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错位发展

近年来,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有关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机构的表态愈发频繁,康复也成为各路资本紧盯的新蓝海。早在,原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就表示,我国将鼓励社会资本作为增量进入康复医疗服务领域。,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毛羽也提出,北京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康复、护理以及妇幼等医疗领域。同时北京市强化规划严控公立医院特需病房规模,为未来民间医疗机构进入高端医疗服务业创造空间。

实际上,不论是北京还是全国,康复床位“一床难求”的情况长期存在,社会资本未来势必会成为康复行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据《-中国康复医疗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约有3000余家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仅占全国综合医院总数的24.6%,其中仅一半设有康复病区;各类康复医院338所,康复编制床位仅占全国卫生机构床位总数的1.18%。

去年,北京市卫计委曾出台《关于加强北京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北京将实现康复医学科设置达100%,康复医学科床位占医院总床位数不低于2%。二级综合医院(含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应当设置康复医学科,康复医学科床位占医院总床位数不低于2.5%。

“然而,时至今日,北京的社会资本投资康复机构仍然存在发展规模、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各种打着康复噱头做非专业服务的机构仍然存在。”北京社会办康复机构企业代表、英智康复集团运营部高级经理姚珍直言,由于我国对于康复医疗的界定还不是很清晰,所以社会办机构容易出现服务不规范的情况,也很难帮三级公立医院分担下转的病人。上述业内人士也告诉记者,虽然北京康复医疗行业中社会办机构数量有着绝对优势,但却很难成为患者的主流康复选择,因此,更加规范地管理社会办康复机构,一边鼓励一边加强监管,令这些机构能对公立康复医院形成有效补充并实现错位发展迫在眉睫。

而对于有意转型的二级医院,王雪松表示,这些综合医院的各项医疗资源都比三甲医院差。比如,综合实力弱,医疗特色不明显,医疗技术偏低,医务人员构成不合理,学历层次偏低,缺乏后备人才。王雪松对此,应逐步探索建立分类保障制度,发挥政策引导和调控作用,借助不同的支付比例,利用经济手段调控康复医疗服务供给和利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