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植根社区 当好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植根社区 当好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时间:2021-01-22 13:05:51

相关推荐

植根社区 当好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全年开展义诊义检活动

家庭医生为术后患者开展上门换药服务

家庭医生为术后患者开展上门换药服务

走进辖区幼儿园开展儿童健康体检

丰富多彩的职工活动,营造团结协作、和谐发展的团队精神

四川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青白江区红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于1954年,位于青白江区团结西路318号,7月由原区红十字医院整体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设有示范中医馆、AAAA级预防接种门诊、四川痔漏泰斗黄济川第4代弟子费杰中西医结合痔漏工作室、四川省农村卫生拔尖人才胡怀正工作室、“五代传承”王氏骨科、全科诊疗区、康复理疗科等共计19个科室,开放床位99张,中心在岗职工111人,拥有副高及中级职称31人,省农村卫生拔尖人才2人。中心以中医“起家”,在品牌医疗上坚持在中医特色上做文章,中医药年服务量达到了门诊总服务量的85%。

青白江区红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

优秀家庭医生

团队介绍

在“十三五”期间,中心坚持以“和谐稳定、持续发展”为主线,从“固本强基”到全面提升,坚持中西医并重,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纵深推进家庭医生服务,让居民有更多健康获得感,竭尽全力打造让“政府放心、居民满意、职工幸福、社会认可”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心合理组建服务团队,坚持“医防整合,医生必须成为主力军”家庭医生发展方向,率先探索“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中西医齐肩并驱”发展模式,不断充实家庭医生团队人员,由最初的基本型“公卫医生+社区护士+公卫人员”升级为全能型的“临床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中医师+社区护士+公卫人员+乡村医生+志愿者”模式,并根据签约居民的特点,融入心理医生等特需医务人员。

团队心声

红阳家庭医生团队:中心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增强定力,最大限度凝聚共识,推动医改纵深发展。同时以饱满的热情,优质的服务,迎接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春天,真正成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居民点赞

感谢红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正因为有这样一个负责任的团队,我们的健康才能得到保障。

中心自8月作为青白江首家试点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立足辖区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以政府为主导,根植社区,以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做实做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连续两年荣获成都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全市第一名,代表成都市接受四川省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受到专家好评,代表青白江区迎接市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获得A类机构圈层排名、市级排名第一名。

外强内建

呵护民生服务的“热度”

青白江区卫计局、红阳街道对辖区公共卫生工作全程保驾护航。一是全面参与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政府牵头组织、搭桥,全力支持中心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居民健康卡推广等各项民生工作,整合区域医疗、民政、残联、公安、计生、村(社区)等部门力量和资源,建立健全民生事业长效发展机制。二是加大力度划拨公共卫生专项经费,支持家庭医生工作。

对内中心合理组建服务团队,坚持“医防整合,医生必须成为主力军”家庭医生发展方向,率先探索“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中西医齐肩并驱”发展模式,不断充实家庭医生团队人员,由最初的基本型“公卫医生+社区护士+公卫人员”升级为全能型的“临床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中医师+社区护士+公卫人员+乡村医生+志愿者”模式,并根据签约居民的特点,融入心理医生等特需医务人员。

人群分类

提高民生服务的“精度”

中心在实践中遵循“人群分类、服务分层、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健康需求以及家庭的自然属性,将社区居民分为Ⅰ、Ⅱ、Ⅲ类人群,分类分层提供公共卫生服务。

Ⅰ类人群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服务对象,同时与街道办事处网格化管理人员合作,开展精准医疗扶贫工作,将辖区贫困户纳入Ⅰ类人群签约服务,让每个贫困户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Ⅱ类人群,即重点人群的家庭成员;Ⅲ类人群,即除去Ⅰ、Ⅱ类人群的其他社区人群。对于Ⅰ类重点人群,做到“一对一”签约,责任到人,优先解决签约服务和医疗需求;对于Ⅱ、Ⅲ类人群,按居所分区,责任包干,加强做好慢病筛查管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对服务人群的科学分类,借助家庭医生签约、规范管理,给予针对性的服务和干预,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的精准度。

多方接轨

提升服务能力的“高度”

临床专家融入家庭医生团队,中心通过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的深度合作,为每个签约居民打造全专结合的服务模式。同时中心以家庭医生病区为基地,初步推出家庭式病床增值服务,为入住院患者推出养疗双重管理模式,由家庭医生和相应的专科医生共同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让患者在入院期间既享受到了高水准的专科医疗,在出院后由家庭医生全力接棒,享受到连续性的后期疗养追踪服务,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的信任度和依从性。

,中心结合精准扶贫、残疾人康复等工作,由康复科服务团队牵头、全科医师团队协助的模式与辖区残疾人家庭进行签约服务,针对不同家庭,不同病人,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采取不同的康复措施。

中心主动与辖区民政、公安等部门加强沟通,筛选特殊人群提供“一条龙”健康管理,为特殊签约家庭争取帮扶项目、疑难重病住院费用减免、获得公益基金救助等,从根源上减轻贫困户经济负担,让贫困家庭看得起病。

重点突击

拓展民生服务的“广度”

中心拓宽服务面,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走特色化无偿服务。一是与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合作,探索发展“康养融合”新思路,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提供健康体检、疗养康复、临终关怀、居家医疗等特需医疗服务。二是与辖区物管、企事业、机关合作,开展健康惠民政策宣传,推行家庭医生签约。三是与上级医疗机构、托幼机构、社会组织合作,发展“医教结合”模式,将医学服务和早期教育融合到一起,开展大手牵小手系列医教结合的公益性课堂。

刁先丹华西社区报记者董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