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国家卫生健康委4月12日例行新闻发布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4月12日例行新闻发布会

时间:2019-08-31 00:16:40

相关推荐

国家卫生健康委4月12日例行新闻发布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微信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4月12日在浙江湖州长兴县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浙江省推进综合医改、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发布会现场视频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

宋树立

欢迎大家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们的发布会主要围绕着“壮丽70年 阔步新时代”主线,集中展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进步和成就。

今天,我们主要向大家介绍县域综合医改进展情况。县域综合医改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是强基层,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重要抓手。昨天下午,大家已经到长兴县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采访调研,今天这场发布会把现场放在长兴县,是因为浙江省、湖州市等地,特别是长兴县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有一些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

今天发布会,我们还将把全国的情况,以及浙江省县域综合改革的整体情况向大家进行更全面的介绍。

我很高兴向大家介绍今天邀请到的嘉宾,他们是: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梁万年司长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张平

瑞安市人民政府市长麻胜聪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院长

长兴县卫生健康局金宁局长

海盐县卫生健康局朱琛瑶局长

首先,请梁万年司长向大家介绍全国深化县域综合医改总体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司长

梁万年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我首先代表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向长期关心、支持医改工作的新闻界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根据工作安排,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全国推进县域综合医改进展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卫生健康和深化医改工作,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深化医改作出顶层设计和重要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卫生健康和深化医改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部署新要求,强调以基层为重点,引导医疗卫生工作的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李克强总理多次主持研究部署深化医改重点工作,强调建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增强基层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孙春兰副总理多次深入调研和推动深化医改工作。其中,县域和基层始终是深化医改工作的重点,处于基础性、先导性的地位。

一、县域综合医改的主要成效和进展

深化医改以来,县域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始终冲锋在前,蹄疾步稳。,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开,全部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目前,全国县级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已初步建立,总体运行平稳,收入结构逐渐优化,公益性得到保证。,反映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性收入占医药服务收入比达到56.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不断巩固完善,同步推进了编制人事、薪酬分配等制度的改革,多渠道补偿机制不断健全,绩效工资制度已全面实施。县域服务能力不断强化,,全国84%的县级医院达到了二级医院的水平。县级医院的门诊与住院人次明显增长,全国县域内就诊率达到85%左右,并逐步实现“大病不出县”。县域内新型服务模式正在形成,全国积极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形成了责权明晰、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渠道和机制。远程医疗服务全面推开,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在基层稳步推进,以健康为中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整合、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二、继续稳步推进县域综合医改

围绕群众健康需求,国务院深化医改领导小组将县域综合医改确定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之一。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山西运城市召开了全国县域综合医改的现场会,按照“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模式新”的思路,大力推进县域综合医改。

目前,全国所有省份都已开展县域综合医改的试点和推广工作。浙江、山西已经在全省全面推开。吉林、江苏、安徽、福建、河南、广东、宁夏、贵州等地积极推进试点工作。其中,浙江省以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县域综合医改,形成了“领导重视是保障、资源整合是前提、利益趋同是关键、权责明确是基础”的宝贵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概括起来,就是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以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作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抓手,通过系统优化、机制创新、服务协同、激励引导、信息助力,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上下结合、防治结合、医养结合、中西医结合,最终实现医疗卫生健康系统的水平现代化、服务整体化、管理信息化和模式的集团化。

下一步,我委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化县域综合医改,不断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健康中国建设。

谢谢。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

宋树立

下面,请张平同志介绍浙江省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典型经验做法。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

张 平

各位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上午好!

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浙江、来到长兴!一直以来,浙江的卫生健康工作得到了中央媒体和省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支持,这次大家又一次来到浙江走基层、访一线,聚焦浙江综合医改。借此机会,我也代表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向各位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新一轮医改以来,特别是我们省被纳入综合医改试点省后,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指导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浙江省全面贯彻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聚焦破解卫生健康领域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聚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探索了一条符合中央要求、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具有浙江特色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路子。

主要做法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突破,夯实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

“基层不强”是长期以来制约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块主要短板,也是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最大制约。所以我们把推进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重组、体系重构、机制重建和服务重塑,实现基层服务能力达标升级,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一是深化“双下沉、两提升”, 既要“城市医院强”,也要“县级医院强”。针对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全面推进城市医院和医生下沉,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和群众满意度。54家省市级三甲医院与122家县级医院开展了紧密型合作,累计建成各种类型的医联体526个,通过“双下沉、两提升”,县级龙头医院的管理、技术和服务能力全面增强。

二是推开县域医共体建设,既要“县级医院强”,也要“县域医疗强”。如果说“双下沉、两提升”促成了紧密型、半紧密型的医联体建设,解决了县级医院龙头带动不强的问题;那么县域医共体就是要把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组成“一家人”,形成管理、服务、利益、责任和文化“五大共同体”,我们认为这是破解“基层不强”、推动实现“乡活”的根本出路,也是改革的主战场。

在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当中,在改革路径上,坚持试点先行与高位推动相统一,9月在全省11个县(市、区)开展试点,探索整合县乡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体制机制。从试点情况来看,县级医院急危重症抢救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三、四类手术例数增长10%以上;乡镇卫生院对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也得到了增强,三分之一以上乡镇卫生院恢复或者新开设了一二类手术,门急诊和出院人次分别增长12%和22.3%,基层就诊率提高6.1个百分点,达到67%,县域就诊率达到86%,医疗费用也得到了较好控制。

基于试点成效,在去年9月,由省委、省政府在德清县召开会议,省委省政府专门下发文件,全面推进医共体改革。在改革的内涵上,提出了“一体两层级、三医四机制、五中心六统一”的改革新要求。“一体、两层级”就是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融为一体、成为“一家人”,但明确各自的功能定位,统分结合,重点是解决体系重建的问题;“三医、四机制”,就是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改革医保支付、服务价格、药品供应及人事薪酬等机制,重点解决制度供给的问题;“五中心、六统一”,就是在医共体层面,要求成立人力资源、财务、医保、公共卫生和信息化“五大中心”,统一医共体的资产运营、物资采购、人员使用、信息化建设、财务管理和绩效评价,重点解决运行保障的问题。

在推进医共体建设上,目前70个县(市、区)已经全面推开医共体改革。208家县级医院、1063家卫生院,一共组建成了161家医共体。改革以后,县乡机构人、财、物等要素流动的渠道被打通,医务人员的编制、岗位、身份等“藩篱”被打破,职称评审、内部考核、绩效分配等内部机制被激活,碎片化的资源被攥成了一个个“拳头”。

三是落实“三个强化”,既要“基本医疗强”、也要“公共卫生强”。增强医共体合理诊治、主动做好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的内生动力,强化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看病有钱”向“防病省钱”转变。实行“1名全科医生+1名专科医生+1个签约团队”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机制,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面已经达到了73%,县乡村层级断裂、服务脱节的问题逐步得到扭转和解决,“村稳”的良好态势已经显示出来了。根据第三方评估显示,群众对县域医共体的满意度达97.8%,医务人员满意度达94.8%。

二、以打造“数字健康”为支撑,加快构建“上下联、信息通”的运行新模式。

坚持以“数字健康”驱动改革创新,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为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赋能。

一是在布局上,突出系统性。拉开信息大框架,谋划“五个一”的重点建设项目。

二是在建设上,突出见效快。省卫生健康大数据中心启动建设,县(市、区)检查检验、影像、心电、病理等应用共享实现全覆盖,5G远程会诊系统初步构架。居民电子健康卡和医保卡“两卡融合、一网通办”,发卡量累计超过1500万张,群众不论在哪家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哪张卡的入口,挂号、诊疗、检查、取药、付费等线上线下服务可“一步到位”。“浙江健康导航”全面运行,一键挂号、就医导航、排队叫号、报告查询等由一个App实现;互联网医院服务与监管平台正式上线,为患者提供在线咨询、慢病网上复诊、家庭医师网上签约等服务,并实现数据留痕、全程监管。

三是在应用上,突出新体验。省市级医院门诊智慧结算率达77%,病区智慧结算率达62%,湖州市首创“医后付”,把付费环节从诊疗流程中彻底剥离,杭州等地全面推开;检查检验结果,具备2种以上智慧查询方式的医院比例达98.53%,全省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均建立“智慧药房”,过去“人等药”、现在“药等人”。

三、以实现“四个分开”为目标,不断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既要补短板、提能力,更要优层级、建秩序。浙江省把建立成熟定型的分级诊疗制度作为改革的主要任务,紧扣“四个分开”的要求,合理布局资源、分流病人,积极推动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到基层”的就医新秩序。

一是围绕推进区域分开,打造“医学高峰”。浙江省主动对接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辐射,打好医疗质量安全提升攻坚战,加强重点学科和专科建设。去年全省三级综合医院三四类手术占比提升19.17%,出院患者中RW≥2的疑难重症病例数增长29.21%。恶性肿瘤、心脏大血管手术省域外转人次有效下降,区域医疗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

二是围绕推进城乡分开,努力实现大病不出县。开展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县级医院能力水平不断提升,诸暨、东阳、瑞安等县(市)人民医院达到省市级医院水平,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三是围绕推进上下分开,强化基层网底作用。制定了基层首诊、县级医院首诊和县域不轻易外转三张“病种清单”,畅通双向转诊通道,让急性病和术后恢复期患者转到家门口康复。为了让下面乐于接、接得稳,,在试点的基础上,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要求,建立了乡镇卫生院“建设运行靠政府、增加收入靠绩效”的服务补偿新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基层的积极性。

四是围绕推进急慢分开,加快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用好医保支付政策的杠杆调节作用,在金华市、德清县等地试点的基础上,正在积极推进住院按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结合点数、门诊按人头结合家庭医生签约付费等改革,进一步完善日间手术、慢病“长处方”等制度,既节省了医保资金、减轻了病人医药负担,也缓解了大医院的压力,让群众看病更有序、就医更加协调。

四、以深化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努力实现服务的优质高效。

服务是医疗卫生的本质属性,实现服务的优质高效,也是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去年以来,紧扣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烦”等“关键小事”,持续推进服务更优、效率更快、技术更高。

一是优化“服务用情”。坚持从群众的视角谋划政策体系、用群众的语言设定发展目标、以群众的感受来确立工作标准。从17家省级医院做起,建立医疗服务月度“心”级排行榜,每个月向社会公布,倒逼医院主动创新服务的理念、作风和方式,实现就诊更便利、体验更舒适。

二是提升效率用劲。一些群众反映,到大医院看病有“三长一短”,就是候诊长、缴费长、取药长、但就诊短,为此,浙江省推出“看病少排队”“检查少跑腿”“付费更便捷”等十大举措,各级医院再压流程、再简项目、再优环节,城市医院高峰时段排队平均时间从8.26分钟缩短到3.06分钟,分时段精准预约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排长队”“人满为患”已经大为减少,协同、高效、智慧的医疗服务新模式加速形成。

三是提高技术用心。在城市医院,推广常态化、个性化、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在县级医院,建好县域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新生儿救治等专病中心,努力实现技术更精准、诊疗更安全。浙江省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得到了各方肯定,并被评为全国“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今年,浙江省将以“领跑者”的标准,再推新“十大举措”,提质、扩面、增效一起抓,坚决把改革进行到底。

总之,浙江省将始终不忘医改的“初心”和“使命”,牢牢把握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精髓和要义,纵深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持续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融合、创新和升级,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卫生健康事业。

谢谢。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

宋树立

谢谢,下面请瑞安市麻胜聪市长介绍瑞安市综合医改典型经验做法。

瑞安市人民政府市长

麻胜聪

各位领导、各位新闻媒体界朋友,大家上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国家卫生健康委、省卫生健康委一直以来对瑞安工作的关心与大力支持,也非常感谢各新闻媒体朋友对瑞安的关注、关心。瑞安市深入贯彻“健康中国”、“健康浙江”建设战略部署,坚持以医共体建设重构分级诊疗格局、以医保医药改革重构医疗利益格局、以智慧医疗手段重构就医就诊格局,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一系列问题。去年,基层就诊率73.9%,提高7.4个百分点;县域就诊率86.6%,提高8个百分点;群众就医满意度达95.7%,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多项指标居温州首位。

主要做法有三个方面:

一、坚持体系改革先动,把医疗机构从“各自为政”变成“一家人”

聚焦聚力“多头管医”“权责分散”“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以医共体建设为主抓手催生县域医疗机构物理、化学“两大反应”。“物理反应”就是以“2+27机构”建设实现体制上的物理整合。建立党政领导负责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实行医疗、医保归口一位市领导分管,早在机构改革前一年就设立实体化运行的医保办,整合全市政府办医疗机构,构建以瑞安市人民医院和瑞安市中医院为总院的“2+27”医共体架构,投入8.56亿元,启动基层医疗机构业务用房改造提升三年计划。“化学反应”就是以“3个统一管理”实现机制上的化学融合。采取集团化管理模式,推动人员、财务、卫生资源统一管理。在人员管理方面,实行编制备案制,推进岗位管理,去年总院在分院开设固定专家门诊111个,专家排班9526个工作日,分院门诊人次年增10.8%,住院人次年增12%,手术例数年增21.5%,上转患者和下转患者明显增长。在财政财务方面,落实“两个允许”,突破工资总量限制,实行院长年薪制;建立专项补助与付费购买相结合、补偿与服务绩效相挂钩的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新机制。在卫生资源方面,建立医共体智慧医疗平台,搭建五大医学共享中心,开通预约、付费、结算、随访和健康信息查询服务等云端服务,实现患者踩点就医、移动支付、实时报销,诊间结算占比达到47%。

二、坚持医保改革驱动,推动医共体从“看病有钱”为中心转向“防病省钱”为中心

以支付方式改革为杠杆,扭转医共体经济运行模式,让医院主动引导就医秩序、控制医保总额、提升医保资金绩效。去年7月至今年2月,城镇职工医保支出增长率同比降低5.8个百分点,城乡医保支出增长率同比降低11.8个百分点,转外就医医保支出增长率同比降低12.1个百分点。重点采取三大举措:

一是实施医保总额预付制度。以上一年度医保支出为基数,分别给予城镇、城乡居民医保10%和8%的增长系数,确定年度医保预算总额,打包给两大医共体,实行“结余留用、超支分担”,变“医保病人医疗费用增长”为“医院成本支出”,倒逼医院主动控费。

二是实施住院按DRG支付。创新实施DRG支付“两分开、两步走”模式,即医疗管理端开展DRG评价绩效,医保支付端上线简易版DRG支付系统,813组病种采用相对价值法协议结算。开发本地化、开放参与的DRG谈判协商支付工具,分步实现精细管理。

三是实施城乡居民医保全域按人头付费。根据前三年数据测算,赋予医共体分院不同的付费标准和增长率,引导基层做好健康管理。同时,制定首诊和转外病种目录,实行差异化报销,引导群众合理有序就医。

三、坚持药、价、保联动,把“患者医疗费用降下来”

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在医保改革驱动腾出“空间”的基础上,突出向存量要空间、向结构调整要效益,推进药、价、保改革联动。实施“向使用环节要空间”的服务价格调整方案,医院减少药品耗材使用,通过“调价资金池”就换回医疗技术服务项目提价空间。把降低药品耗材费用的主动权交还医方,有力提升精准性、实效性。开展“监测指标全达标”绩效评价,调价后的第一个季度,医共体均次费用等13项监测考核指标全部达到目标,医疗服务中药品耗材使用减少,含金量更高。调价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产生“叠加效应”,较好实现了“医药联动”。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

宋树立

下面,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院长介绍医院“双下沉、两提升”典型经验做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

王建安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早上好!

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卫生健康委决策部署下,我们正式启动全省首批“双下沉”项目,目前已形成“10+1”双下沉服务体系,包括10家分院或者院区,1个浙西心脏中心。

一、优质资源下沉,服务能力上来

我们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带着任务、带着感情下沉,不断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人才下沉层面,年累计下沉常驻专家250余人,周末专家600余人次,参与手术近2000台次,教学查房500余次。学科建设层面,因地制宜建立建德心脏中心、龙泉肿瘤治疗中心,以专科、专病建设带动全面发展;在余杭分院建设中,通过消化、胸外等9个学科深度融合、一体化建设,科室门急诊、手术分别增长23.8%、25.3%。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50余项,帮扶学科门急诊量、住院量分别增加27.4%、15.7%,三四类手术量增加约40.8%,病人外转率下降48%以上。队伍建设层面,实行人才下沉与精准进修培训、现场帮带与远程帮扶、长期派驻与短期指导三结合,实施一对一导师制,各分院实现“周周有名医,天天有专家”。

二、先进理念植入,发展动力提升

注重内涵建设,在质量安全方面,开展不定期病历线上点评60余次;推广应急管理和全员心肺复苏培训350余次,建德分院一收费员经过培训,在家人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时紧急施行心肺复苏,并成功抢救,一时传为佳话。在管理方面,我们开展“品质之旅”管理培训,培训分院中层管理干部500余人次,帮助分院建立专科护理、日间服务团队;余杭分院成为全国首家门诊无输液的县级医院。在文化方面,我们把医院150年来形成的“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的核心价值观植入每一家分院,营造尊重员工、关怀患者、事业拼搏的正向文化。

三、信息上下贯通,服务链条顺畅

在数据连接方面,通过“广济健康云”实现实时、全信息、标准化、全方位信息共享;首创电子eICU托管的异地医疗新模式,实现重症患者远程实时监管、实时处理。远程医疗方面,依托医院国际远程服务平台,一手牵世界知名医疗机构,一手牵基层医院,并通过基层医院辐射到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在3万余人次的疑难病例会诊中,将96%的患者留在了当地。双向转诊方面,建设分级诊疗中心,畅通转诊通道、规范流程。

四、下沉模式创新,长效机制形成

在遂昌分院开展了医疗人才“省属县用”试点,专设编制、统一招录、同质培养,专家常驻基层,破解县域人才紧缺难题,推进精准下沉、精准提升。模式革新,将长兴县人民医院纳入浙大二院医疗集团,人财物统一,行政隶属、政府投入不变,以价值导向推动纵向有机整合。

资源下沉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利民惠民政策,衷心感谢国家卫生健康委、省卫生健康委等各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在未来工作中我们一定会继续探索,不断前进,向老百姓交上满意的答卷。

谢谢。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

宋树立

下面,请金宁同志介绍长兴县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典型经验做法。

长兴县卫生健康局局长

金 宁

各位领导、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对于长兴医改工作的支持和关注。

近年来,长兴县通过“双下沉、两提升”、县域医共体建设和县域综合医改等重点举措,初步实现了“体系整合优质高效、三医联动紧密有效、信息支撑落实见效”的改革成果,获得了落实国务院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表彰激励县等荣誉。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基层就诊比例提升到67%,第三方测评群众满意度达到92%。

主要做法如下:

一、对上借势,利用“双下沉、两提升”做强县级医院

按照“精准下沉、精准提升”的思路,由县政府主导,三家县级医院全部和省市大医院建成了不同形式的医联体。县人民医院纳入浙医二院医疗集团,实行“一张发票”管理模式,建立了15个教授级专家工作站、5大诊治中心;县中医院与安徽中医药大学、浙江省肿瘤医院分别合作共建。通过传帮带,累计建成市级以上重点学科22个、省县级龙头学科8个、市级基层特色专科10个,目前每天都有20余名上级专家在长兴坐诊带教,县域医疗能力大幅提高,三、四类手术占比提升了17.5%,县域外就诊占比从32%下降到10%以内,医保基金收支平衡。

二、对下整合,开展医共体建设实现从县级强到县域强

围绕“发展共同体”,建立分别由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牵头,两大医共体集团、一个管委会为基本框架的管理体制,所有乡镇和村医疗卫生机构法人全部由医共体集团院长担任,全力推进县乡机构“一家人”、人员使用“一盘棋”、财务管理“一本账”。

围绕“责任共同体”,制定主管部门、医共体集团和成员单位“三方权责清单”,指导医共体集团成立八大中心,实行在人员、财务、物资、医疗业务、健康服务、党群、医保和信息八个方面的统一,促进县乡医疗机构文化理念上下融合的运行机制。

围绕“利益共同体”,统筹考虑医共体内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运行,累计投入近13亿元,对全县医疗机构进行新建、改建和标准化建设;每年对医疗设备购置专项补助超过1000万元;实行面试进编、购房补助、生活补贴和县招乡用、定向委培、师徒结对等人才引育政策。发挥考核引导作用,加大医共体建设关键指标在考核中的权重,结果与政府补助、人员待遇挂钩,统一委派总会计师,医共体运行不断紧密。

围绕“服务共同体”,制定全县分级诊疗疾病目录,建立医共体远程诊疗、双向转诊、资源共享、人员互动等机制。近5年基层门急诊人次增长了近100万人次、出院人次增长了4.2倍,基层增幅连续3年超过县级,基层手术量同比提升57.12%。

三、对内联动,深化药、价、保等综合医改做优服务效能

在改善医疗卫生服务行动中,深入推进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把“智慧医疗”贯穿于院前、院中、院后服务全流程,累计投入8900余万元建成区域信息化平台,群众就医体验和感受明显改善,30分钟以内可以分时段精准预约就医,自助挂号、诊间结算占比超过了50%,每天近千人享受“诊间可结算、离院再支付”的新体验;“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检验检查模式和区域影像云项目已覆盖全县,两项措施惠及患者60余万人次,年均节省就医费用超过3500万元。

在药、价、保等联动改革上,推进药品耗材联合采购和规范使用,药品采购平均单价下降11.89%,每年减少支出4500余万元。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对门急诊诊查、住院诊查、等级护理3项收费进行上调,同步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实行医共体内总额预算、结余留用、超支分担的机制,对133个病种推行临床路径规范管理和按病种支付改革。改革以来,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从23%提升到29%以上,门诊和住院均次费用增幅控制在3%左右。

服务永无止境,改革始终前行,长兴将在国家、省、市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和长兴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全力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卫生健康事业贡献长兴经验,谢谢大家。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

宋树立

下面,请朱琛瑶同志介绍海盐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新机制的典型经验做法。

海盐县卫生健康局局长

朱琛瑶

各位领导、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根据会议安排,下面由海盐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新机制工作做一个介绍。

作为浙江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首批试点之一,近年来,海盐县按照“保障与激励结合、管好与放活并重”的改革思路,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建立起“专项补助与付费购买相结合、资金补偿与服务绩效相挂钩”的补偿新机制,基层医疗卫生发展新动能得到增强,达到了“政府合意”“医院愿意”“医生乐意”“群众满意”的多方共赢良好局面。

一、保障是根本,让政府责任实起来

补偿机制改革的原则是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存量调整与增量引导结合,压实政府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责任。一是“保基本”。对符合政府规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信息化建设、人员培养培训经费、基本人员经费等项目支出实行财政专项补助;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对口支援任务等指令性工作任务,按定项定额购买的办法给予补偿。二是“守底线”。设置购买上限,对基本医疗服务当量增长幅度进行合理控制,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超过规范要求的不予购买,防止“过度服务”。财政设立500万元改革风险金,积极缓冲改革风险。三是“稳增长”。建立财政保障增长机制,改革以来,县财政对基层机构的补助资金总投入从改革前的1.16亿元增加到的1.93亿元,增幅达66.37%。

二、激励是核心,让机构效率提起来

补偿机制改革的核心是引入市场机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激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一是明确“买什么”。对基本医疗服务,由医保基金和患者个人按规定的支付标准付费购买;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政府统筹整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和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采用标化工作当量法,按核定的单位当量价格进行购买。二是规定“怎么买”。以一个普通门诊服务15分钟为一个标准工作当量,根据服务标准、人力成本、资源消耗、风险和难度等因素,确定每项服务的标化工作当量,并规定其“规格”和取数标准。比如规定规范管理1个高血压患者算10个标化工作当量,使基本公共卫生资金从“打包补助”转为“按量购买”。三是核定“如何算”。海盐县确定年度购买服务当量单价(10元),标化工作当量项目53个,财政购买资金按“年度预算、分期预付、次年结算”。全县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总工作当量从到增长了20.7%。海盐县基本公共卫生考核连续三年名列省市第一,所有基层医疗单位诊疗量逐年增加。

三、管好是关键,让服务质量优起来

补偿机制改革的关键是利用大数据实施精细管理和精准评价,促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实做优服务。一是建平台。海盐县先后投入8000余万元建成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形成以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卫生数据中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补偿机制绩效考核系统,实现系统自动抓取工作当量数据和辅助审核监控数据。二是通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区域HIS等应用系统城乡全覆盖,预约转诊系统多级应用,县、镇、村三级诊疗、体检、辅助检查、签约服务等信息实现实时调阅和互通共享。三是强质控。借助大数据工具和人工随机抽查,建立服务质量责任追溯制,对不规范的服务量按核查比例予以核减,、分别核减30万和4万当量,并对考核中发现的不真实服务追溯到人,使“质量第一”成为基层提供服务的生命线。

四、放活是动力,让医生待遇高起来

补偿机制改革的动力是放活绩效工资政策,落实“两个允许”,提高医务人员待遇,实现从“要我做”转为“我要做”。一是放开限制。打破绩效工资比例,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达到了4:6,甚至更大,加强了绩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二是明确奖励。设立医疗卫生服务效益考核奖,明确基层机构在年度工作和项目绩效考核中得分在950分以上的,可在本年度收支结余的50%内计提效益考核奖并进行内部分配。三是突破总额。明确医疗卫生服务效益考核奖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经费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9家基层机构医务人员年均收入逐年增加,职工年平均收入超过14万元,比改革前增长25%。

谢谢大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