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三亚市老教授协会特聘专家热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

三亚市老教授协会特聘专家热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

时间:2024-04-29 09:25:38

相关推荐

三亚市老教授协会特聘专家热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

三亚市老教授协会特聘专家热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

借助自贸港东风 贡献多方力量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对外发布,立即在各界引起热烈反响,三亚市老教授协会6位特聘专家就“建言自贸港建设”话题展开热议。

三亚市老教授协会社科委主任刘庶明:

打造人才高地

为自贸港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刘庶明:三亚市老教授协会社科委主任,主要从事经济研究工作,领域包括东北再造、吉林省与通化市发展五年规划与产业项目研究、改革开放方案研究、长春汽车节与振兴吉林等。在吉林省委党校、吉林大学讲学。作为“候鸟”专家,为三亚市和东方市提供咨询建议,操作三亚市老教授协会天涯论坛与科普基地网课等。

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的第一要素。深圳由一个小镇跃升为国际大都市,就是汇集了国内外人才。海南自贸港是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三亚要以大海胸怀求才若渴,拥抱各方各类人才,用好国家支持自贸港建设的人才政策,推动人才制度集成创新,解决人才服务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优化选才、用才、留才环境,使自贸港成为国内外各类人才竞技场。

聚集国际人才。三亚要落实好对外籍高层次人才投资创业、讲学交流、经贸活动方面提供出入境便利、停居留等政策,使大批国际高层次人才在海南投资创业,让海南成为国际人才的高地。

汇集国内人才。要落实好对高端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最高15%税率、对鼓励类企业实施15%企业所得税税率政策,落实人才落户、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提供用武之地,使海南成为国内人才的硅谷,愿意来、有事干、留得住、干得好。

充分发挥本地人才作用。强化对本地人才的现场培训、网课学习、外地与国外培训,提高综合素质;落实本地人才的职称、工资待遇、住房等方面优惠政策;继续开展名家、英才、工匠、乡土人才活动,激励本土人才在自贸港建设中成就事业,获得幸福感。

积极发挥“候鸟型”人才作用。通过探索建立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制度、各部门单位企业专家顾问制度、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导师制、重大课题委托制与评估制等,并为“候鸟型”人才提供优质生活服务。让各方面人才拧成一股绳,为自贸港高质量建设汇集磅礴力量。

三亚市老教授协会特聘专家包征:

迎接“大风口”小微企业再飞扬

■包征:三亚市老教授协会特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MBA,海南省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现任职于海南省股权交易中心。

海南迎来新的重大历史机遇,小微企业该如何借势“再出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指明了方向。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包括旅游业互联网、医疗健康、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资源与环境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这些都是小微企业可以顺势起飞的“风口”。

那么小微企业如何迎接“大风口”顺势起飞呢?有三个建议:一是创业或转型之初进入孵化器和产业园区,是小微企业的首选。目前海南新批了一批重点园区承载海南自贸港“早期安排”政策主要任务,进园区有政府免房租、免税等强力政策扶持,方便资源对接等成本优势;二是借力专业的孵化完成与资本的对接。可以选择专业的孵化机构对企业进行规范化治理,对项目进行重塑和包装,使企业具备与资本对接的条件,让企业与资本共舞,是小微企业快速成长的必选;三是借力政府的政策扶持。三亚与新挂牌的自贸港产业园区都已出台了现代服务业的五大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强力扶持政策,力度全国独有。

随着海南自贸港税收政策的进一步落地实施,将有一大波高级人才、投资机构和优势企业从世界各地涌来。小微企业抢占先机、迎“风口”再出发的时候到了。

三亚市老教授协会特聘专家陈宝庆:

迭代升级

打造三亚国际旅游购物天堂

■陈宝庆:三亚市老教授协会特聘专家,主要从事田园综合体、大型文旅项目、共享农庄等产业投资研究。历任海南农垦中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农垦中新集团投资管理部负责人、北京东方园林、文旅集团海南区域投资总监、上海秦森园林投资总监、现任中炬信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海南省旅游招商产业培训会议特邀讲师。

离岛免税升级等政策将海南带往“购物天堂”的康庄大道,而国家航运枢纽、金融开放则为海南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这些政策的迭代升级,为三亚打造国际旅游购物天堂注入更大的动力,加速文化和旅游以及商贸融合发展,使海南在我国旅游业开放发展中进一步强化排头兵地位。面对海南自贸港更加清晰和高远的图景,国内外很多公司已在厉兵秣马,积极布局海南。

海南文旅产业发展迎来最好的时代,要全面推进各项政策举措的落实。一是积极引进国外高端旅游文化企业,促进三亚同行业按照国际标准提高整体水平;二是挖掘海南优秀文化底蕴并与国际化相对接,创造高端旅游文化IP,以享誉世界的旅游文化品牌聚集国内外消费者;三是落实全域旅游这个总体规划,形成点、线、面结合互动的旅游文化产品格局。推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延伸旅游、文化、康养、会议会展等旅游产业链,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竞争优势;四是按照国际化标准,强化现有文化旅游产业企业修炼内功,提高全市文化旅游企业的管理质量与形象;五是政府各个职能部门抓紧落实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的政策举措,进一步优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通过政策举措的迭代升级,把三亚打造成为国际旅游购物天堂。

文旅产业对政策的系统性要求也较高,未来也一定会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需要政府出台更多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发布只是一个新的开始,还有大量复杂艰巨的工作需要完成。新的历史机遇赋予海南新的使命,相信三亚文旅产业的发展将迎来最好的时代。

三亚市老教授协会特聘专家杨宝民:

乘势而上打造健康养生胜地

■杨宝民:三亚市老教授协会特聘专家,城市土地一级开发与产业规划专家,度假旅游和养老项目规划设计专家。中国十大杰出商业地产操盘手,我国文化旅游和休闲养老双核引力理论创始人,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产业规划、旅游规划设计、商贸物流规划四结合理论创始人。

三亚拥有得天独厚的康养旅游资源,这里气候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美,常年空气质量排名榜首。优质的空气、气候、海水、温泉等自然资源,都是三亚发展医疗康养产业的独特优势。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促进旅游与医疗康养深度融合。延伸旅游+康养产业+中医中药+生物医药的产业链,把三亚打造成为产业要素齐全、产业链条完备、公共设施完善的综合性康养旅游目的地。挖掘“天然药库”“南药之乡”优势,大力发展南药多样化产品;发挥海洋大省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引进国际医疗健康资源,打造国际健康旅游示范区。引进金融、保险、医疗、健康等战略合作伙伴,继续发展以中医药资源为依托的国际中医药康养基地,以温泉资源为依托的高端康养度假基地,以优质生态为依托的高端休闲养生基地,以运动医疗康复为主题的医疗康养基地,以森林为依托的森林健养基地,以海岛为依托的养生静心基地,以运动为依托的健身养生基地,以养生文化为依托的文化康养基地等。

积极为旅游康养产业发展创造条件。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积极筹建康养产业发展基金。继续开展对旅游康养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推进互联网+旅游康养,建立数字化旅游健康信息系统和管理体系。建立旅游康养支撑体系,聚集国内外高端资源,努力把三亚打造成健康养生胜地,为自贸港建设发挥突出作用。

三亚市老教授协会特聘专家仇铁健:

打造“智慧三亚”

推进自贸港高质量建设

■仇铁健:三亚市老教授协会特聘专家,三亚市互联网协会执行会长、三亚市青联常委、三亚市知联会常务理事、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客座教授、国家工信部注册高级移动营销师。从事互联网及文旅传播,聚焦互联网科技+文旅板块的战略规划和营销推广。7月在三亚发起成立三亚市互联网协会,积极促进三亚互联网产业发展。

数字时代到来了。以人工智能、5G、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要素,对其他要素效率具有强大的倍增作用。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编制实施“智慧三亚”各领域行动方案,全面落实中央批准的“智慧海南”方案,使“智慧三亚”成为自贸港高质量建设的强大引擎。

“智慧三亚”如同神经网络一样,遍布三亚的各行业、各领域,覆盖全市各界,需要在自贸港建设中全面实施。培育发展数字经济,一个方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智慧旅游”“智慧农业”等创新发展;另一个方面创新数字化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新服务、新机制,发展互联网+、共享经济。推进在线教育、在线医疗,推进数字办公与数字社会治理。

要采取创新性推进措施,保障“智慧三亚”落地。加快建设5G网络、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基础、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强化数据资源共享开放,统筹完善“智慧三亚”大数据中心,深化跨部门、跨层级的系统集成、共建共用。强化数字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一网通办”服务能力,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构建智慧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强化数字人才支撑,建立“数字”人才评价体系,培育提高“数字公民”素养。在确保数据流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扩大数据领域开放,实现数据充分汇聚,从而使数字化促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建设。

三亚市老教授协会特聘专家于淼:

拥抱自贸港

建设三亚国际教育名都

■于淼:三亚市老教授协会特聘专家,中科院心理所硕士,三亚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三亚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先后在天津、上海知名国际化学校从事国际教育与管理工作,聚焦中西融合背景下的课程建设与学生品格发展。

一座城市的国际化程度取决于所在区域人口结构、文化结构及语言结构等因素,特别是语言结构更是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双语及多语教育,应该成为三亚的城市名片。

以世界为坐标,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模式,以国家课程为基本,实现K12教育(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中西方教育的深层次融合。加强国际文化交流,让学生具有更加豁达的胸怀和民族的自尊自信,去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成为面向未来的有宏观眼光、格局和跨语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促进本土、国家与国际多元文化的有机融合。让汉语及英文成为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主流语言媒介,同时敬畏优秀本土文化,实现海南方言的语言课程,避免原住居民传统文化的流失。

解决国际化双语及多语教育人才短缺的源头问题。在提高外国文教专家引进门槛、确保外国文教专家专业素养的同时,培养本地国际化教育的双语人才。在本地综合大学或师范院校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及教育专家,建设双语教育课程,培养有国际化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引进国际教育机构,发展国际化教育。全面提升全民双语及多语言口语及书写能力,特别是政府对外窗口及社会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外语应用能力。

期待有更多艺术、科技、人文等城市软环境的营造。如博物馆、科技馆、音乐厅和美术馆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科技的启发和美育的熏陶;也期待有更多的家庭教育指导资源,帮助家长们更好地提升对教育及国际化教育的理性认识和重视程度。

(记者张华为)

相关稿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