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中疾控专家:吃饭时不要喝酒划拳 唱歌吟诗

中疾控专家:吃饭时不要喝酒划拳 唱歌吟诗

时间:2020-09-21 09:35:17

相关推荐

中疾控专家:吃饭时不要喝酒划拳 唱歌吟诗

今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情况。

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巩固,防控工作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生活在逐步回到正常状态。民众对于影剧院、旅游景点将有条件开放的问题非常关心。专家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回应。

中疾控首席专家:何时摘口罩?有一个原则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大家对口罩戴还是不戴一直都很关心很纠结。

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摘口罩有一个原则,就是通风条件好的地方没有必要戴口罩,只要通风好,应该说就是安全的。具体来说,哪些情况不需要戴口罩?第一、户外宽敞的地方,比如操场、公园、街道等人员稀少的地方没必要戴口罩;第二,家里也没必要戴口罩;第三低风险地区的工作场所,比如在办公室、工地、工厂等地方没必要戴口罩;第四,户外运动没必要戴口罩;第五针对大家特别关心的中小学,在学校的环境中没必要戴口罩。他还补充解释,它有一个原则就是,对于大家都很熟悉,都不是经常外出出差到不明地区的人员,是情景相对固定的环境,又是低风险地区,基本上都不用戴口罩。

牢记这些原则,低风险地区可办会议会展聚餐

大型会议什么时候可以召开?成了许多人关心的问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介绍,现在全国大部分地方都处在低风险地区,在这些地区各种会议都可以召开,但是需要防控措施到位。如果能够用视频召开的会议还是尽可能首选视频召开。需要现场召开的会议,会议的人数、规模,没有明确的限制,要根据会场的情况,如通风情况和工作需要来安排,安排多少人、多长时间,应该尽可能地开短会,尽可能地缩小人员范围。开会期间还得有一些防范措施,像保持通风,会议代表间保持一定距离,包括就餐时也要按照防控指南来执行。

会展也一样,展厅的通风条件要好,同时消毒措施跟上。会展过程中比如展览的人员和前来参观、介绍的人员也要保持一定距离,同时要佩戴口罩。只要这些措施到位,应该说出现疫情的可能性非常小。

“现在就全国来说,感染的风险还是非常小的。所以会议是可以召开的。”他补充说道,涉及到会议就会涉及到吃饭、聚餐。对于聚餐有什么明确要求和限制?根据对于当前风险的评估,聚餐也是可以的,但是要把握一个原则,能不聚的尽量不聚餐,能在户外吃的就不在室内,在室内要注意通风。聚餐也是为了工作的需要,不要喝酒划拳、唱歌吟诗,尽可能地缩短时间。

中国疾控:严禁教职工带病上岗学生带病上课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冯录召介绍,近期新冠疫情在境外仍在蔓延,我国内地也有个别地区还在发生聚集性疫情,所以学校里要非常注意新冠疫情就带来的风险,尤其是陆续开学之后,针对学校的防控工作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制定防控的制度。学校应该围绕关键的环节和重点措施,制定专门的疫情防控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和工作制度,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和卫生、健康、疾控以及就近的定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沟通,形成“点对点”的协作机制。

第二,要做好人员管控,开展每日健康监测,尤其是体温监测,加强对教职工学生的晨午检,对一些住校学生要增加晚检,加强对学生因病缺课以及教职工因病缺勤的监测,严禁教职工带病上岗,学生带病上课。

另外,要控制校内人员密度,实施相对封闭的管理措施,比如控制聚集性活动,人与人之间要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

第三,要开展校园的环境整治和师生的健康教育。要加强教室、食堂、宿舍等学生经常活动的聚集场所,以及洗手间、洗漱间的环境卫生。以日常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不需要天天进行消毒。另外,对一些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要提升消毒、清洁的频次,加强通风换气。

现在天气比较暖和,教室、办公室可全天保持通风状态。师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手卫生,做好自我防护。

第四,要做好疫情应急处置。如果师生发现自己有可疑的症状,要及时向学校报告,采取居家隔离或者到医疗机构就诊排查等措施。一旦发现新冠肺炎的疑似病例或者确诊病例,学校应该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开展疫情处置,配合疾控机构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排查管理。

疾控专家:四项措施提升无症状感染者发现可能性

无症状感染者一直是疫情防控的隐患。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冯录召介绍,检测问题最近确实很受关注,快速准确的检测,是疫情防控早发现的一个重要保障。

第一,在对疫情风险检测能力科学评估的基础上,针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扩大检测范围,是有利于精准防控,保障群众健康,有助于人员的合理流动,推动全面复工复产。

第二,扩大检测范围,其实核心重点是提升检测能力,加快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并且加强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疾控机构、海关检疫机构的核酸检测能力建设,重点支持人员人口密度相对比较高、流动性比较大的地区,以及边境口岸等重点地区的能力建设,同时也要鼓励有资质的社会检测机构提供检测服务,来扩大商业应用。

第三,针对重点人群实施应检尽检。重点人群的检测目的,是尽可能发现有潜在的感染者来降低疾病传播风险,包括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对发热患者和新入院的患者以及陪护人员,还有我们海外入境人员要进行检测。另外针对我们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以及监所的工作人员、口岸检疫人员、我们边防检查人员,如有任何可疑的线索,也要开展检测。

第四,是对其他人群实施愿检尽检,优先组织,有序引导,做好学校幼儿园工作人员,来自疫情重点地区的复学学生,还有公共交通以及客运场站的服务人员,还有复产单位新到岗或者返岗人员的检测。这些措施主要是为提升无症状感染者发现的可能性,为全面复产复工复学提供保障。

国家卫健委:吉林等地局部疫情暴露出社区防控等问题

最近吉林省的疫情引发广泛关注。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针对黑龙江、吉林、湖北等地发生的局部疫情,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国家卫健委近期先后向重点地区派出了联络组、督导组,督促指导各地对本地的防控措施和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针对暴露出来的医院感染控制、社区防控、人员防护松懈等问题尽快补齐短板、堵塞漏洞。

“这些新情况提示我国疫情防控工作从应急状态进入常态化,并不意味着我们防控措施可以松一松、歇一歇,这是不行的。”贺青华强调,疫情防控工作仍然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仍然是我们推进社会秩序全面恢复的前提条件。所以需要做好应对疫情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贺青华表示,要按照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督促各地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各项措施的落实,一旦发生疫情,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全面提升专业机构的检测检验能力,迅速查明传染源,判定、追踪密切接触者,科学划定防控区域至最小单元,有效阻断传播链,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针对散发病例和局部疫情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扑灭一起,防范疫情反弹,把疫情消除在萌芽之中。

同时,坚持预防为主,创新爱国卫生运动的方式,强化常态化的防控意识,前往人员聚集场所、参加人员聚集活动要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旦小区或区域出现病例或聚集性疫情,涉及到的社区、涉及到的场所、单位和个人都应该积极地配合专业人员做好流行病学调查,提供详实、真实的有关信息,为防控工作做出应做的贡献。

本文综合整理自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新京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