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海畔牧星群闪耀——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三亚测控站人物侧记

海畔牧星群闪耀——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三亚测控站人物侧记

时间:2020-11-16 12:30:52

相关推荐

海畔牧星群闪耀——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三亚测控站人物侧记

坐落在南海畔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三亚测控站,是我国陆基测控网“大三角”的南方支点,测控设备型号多、功能全,对航天发射测控有着重要作用。在这里工作的航天人,日夜与海相伴。

深夜值班时,从机房开着的窗透去,能听见海的呼吸声;天线维护时,攀上机顶眺望,能看到起伏的海平面。

潜力无限、激昂澎湃、纯粹澄澈、海纳百川。航天人浸润了海的品格,勾勒出三亚测控站的精神风貌,亦绘制出一幅幅灿烂的星辰画卷。

赵凯:探索创新的进取之火

每隔一个月,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技术人员,会被站里评为“北斗之星”。伴随着6月北斗三号卫星全球系统正式组网,又一次被评为“北斗之星”的供配电技师赵凯,是群体中的佼佼者。

,北斗三号设备进站,在试运行阶段的一次通电测试中,赵凯发现若是断电后重启,新机房内的20台空调只能手动开闸,这极大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在对着配电图纸反复琢磨后,赵凯灵机一动:如果能让空调自动重启,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探索的路上充满未知,赵凯尝试替换自启动开关,但造价过高;尝试合并开闸,但操作仍有时间差。后来,赵凯创造性地尝试改造回路控制,对照配电箱图纸一点点走线,最终成功完成自启动改造,解决了精密空调断电后需手动启动的问题。

创新基于底蕴,成于探索。如同充满着无限可能的大海,只要尽情探索,新的领域总会向你敞开。赵凯意识到,供配电岗位的相关理论知识还不成体系,一旦操作不规范,设备正常供电会受到威胁。为了确保供电的可靠性,在验收送电前,赵凯将北斗三号各机房的供电图纸看了不下20遍,哪根线怎么布,用粗管还是细管,外设电缆是否绝缘......几千条线缆在赵凯心中,布局得清清楚楚。在对每根线的操作规范进行整理后,赵凯编写了《北斗三号供电检测方案》、《配电房改造方案》、《柴油油料补充方案》《市电停电对北斗三号影响》等多份供配电相关材料。这一创造性的编写为后续的供配电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方法指导,规避了大量风险。

李易:激昂奋斗的青春之歌

在前不久圆满成功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任务中,该站承担对火箭遥测接收处理及轨道测量任务,对首飞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次任务总体之一,是本科毕业仅四年的助理工程师李易,这也是他第一次担任“国字号”任务总体。李易的成长经历,充满激昂劲足的色彩。

底,李易正式上岗没多久,就作为三亚站点负责人与西安中心接洽融合交互支持项目。过往,单位跟的卫星数量少;融合后,将对30多颗在轨卫星进行跟踪。由于设备不同,李易发现中心提供的卫星数据并不完全适用,想要真正对接信号,只能一颗颗试。凌晨1点、3点、5点......设备的每一个空档期,李易都利用来对星找信号。那段时间,李易形容自己“浑身使不完的劲儿”。半年多的时间里,他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李易越来越了解设备,了解到许多只有在实践中才会发现的问题,迅速提高了自身能力,圆满完成融合工作。

初站里业务拓展,大批骨干调至其他站点,留下来的多是像李易这样的新兴力量。“现在前面没有前辈罩着,我们要迅速顶上!”跟着厂所人员学,跟着项目组长学,跟着设备学......多问,多学,多思,多练,这最普通,却又最重要的方法,李易把它运用到了极致。半年后的北斗卫星任务中,他以精湛的工作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首秀”,成为同批中最早上任务的人。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团队中所有新生一代的写照。挑战攥到手中,变成机会;困难踩在脚下,化为经验。越是砾滩巨石,越要勇往直前。年轻的航天人在无垠的星海里不畏风浪,不断向胜利的岸边迈进。

黄斌:专一纯粹的赤子之心

泡沫砂石,终会消散于澄澈的蓝。干航天事业,容不得一丝杂念,唯有纯粹,方能成就匠心。先后参加了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长征七号首飞、北斗三号等任务,被上级评为“工匠人才”的测控大拿黄斌亦是如此。

熟悉黄斌的人都知道,他很爱“较真”——眼里绝对容不下一粒“问题的沙子”。一次站里进行设备改造,按照计划,黄斌将用1个月时间完成软硬件测试,但他最终用了近半年时间,才正式交接设备。期间,厂所设计师不理解,为什么要揪着不影响使用的小问题不放,怀疑黄斌有意拖延。黄斌没有解释,只是不停测试、解决漏洞,在他看来,无论影不影响使用,只要有问题就必须解决。半年时间,他测出了近1000个漏洞,全部解决后才允许设备出厂入站。事实证明,这套设备是出现问题最少的,就连设计师后来也愧疚地对黄斌说:“所有出厂设备里,后续返修最少的就是你这套,当年误会你了,航天人的认真我是真正领会到了!”

前两天新人考核中,黄斌又把测控员小李考哭了,“太严格了”“考的题目太细致了”,新人们对黄斌总是抱有一丝畏惧心。与之相反,在黄斌带领下走出来的测控骨干们,却十分感激他。“黄师父从第一节课就强调,搞航天一定要去掉侥幸、粗心、‘可能’的杂念,技术必须落实到地,只有‘肯定’‘问题归零’才能执行任务。”当洗祛杂念,返璞归真,至纯至简,才是科研之道。

梁全东:深邃广阔的能者之道

在工作两年后,梁全东回到西安交通大学攻读研究生。等底学成归来,他立刻被安排负责新设备安装。一次检试中,梁全东发现波导功率异常,但常规检查没有发现问题。必须仔细排查!这意味着刚组装好的设备要重新拆掉。两天两夜,梁全东一段段分拆管道,检测其中的功率传输,找到了问题所在。2月,新设备安装完成。3月,该设备首次运行即圆满完成 “远征一号”发射测控任务,这是该站首次使用测控数传一体化模式,执行我国首个上面级火箭测控任务。同时,这也是梁全东第一次上岗参加任务。多个“首次”,成为梁全东记忆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越是艰苦越磨砺意志,惊雷暴雨更显大海的深邃。从机房到天线的地沟近300米,铺设光纤缆线只能通过人工布线。从一头进,每隔几米就要蹲守一人,梁全东和同事一起,二话没说抱着线就下沟。由于上地不方便,他们在地底下一呆就是一整天,空气稀薄,昏暗无光。“我们下去前就带着一个泡沫垫子,累了困了就靠会。”就这样一米一米往深处走,他们仅用两天时间就布完所有26根电线。

辽阔无垠,海纳百川,包罗万象,知人善用。这是海的智慧,也是航天人的智慧。在航天事业奋斗近十年,梁全东从技术骨干逐渐成长为领导组成员。在选才用人方面,梁全东充分包容特性,激发潜能,让新生力量迅速成长。助理工程师阮灿进入岗位后没多久,便被梁全东带着上任务。几次指导后,阮灿迅速成长为独立成熟的任务总体。梁全东有想法,会找阮灿讨论,他也能够很好地把想法落实落地。

“万人一杆枪”的航天事业发展史,也是每一个牧星人的成长奋斗史。三亚测控站的牧星人们,把海的精神融入浩瀚寰宇,始终发扬“扎根海岛 矢志航天 艰苦奋斗 无私奉献”的精神,投身祖国航天事业的奔涌浪潮中。

来源: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

作者:雨 露

编辑:王艳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