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人行红河州中支践行“金融为民”理念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人行红河州中支践行“金融为民”理念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时间:2020-11-21 19:25:25

相关推荐

人行红河州中支践行“金融为民”理念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本网讯 以来,人行红河州中支按照“创新引领、示范先行、复制推广、全面开花”的工作思路,以金融扶贫示范县创建为突破口,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探索金融扶贫工作路径,持续引导金融资源流向贫困地区,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末,红河州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95.45亿元,总量在全省州市排名第二;至,年平均增速26.05%,比全省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年平均增速高1.19个百分点;全州5个贫困县各项贷款余额155.88亿元,至年平均增速15.22%,高于全省贷款增速4.66个百分点。

建立金融扶贫工作机制 为脱贫攻坚注入金融“活水”

建立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增强金融扶贫合力。履行金融扶贫牵头职责,与扶贫办、银保监分局采取“联合督导、联合调度、联合监督”的工作方法,在全省首创深度贫困县金融精准扶贫联合督导,对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进行联合调度,压实涉农金融机构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成效考核整改责任,督促乡政府、村委会充分发挥贴近农村、贴近农户的优势,把好扶贫小额信贷“推荐关”“使用关””,合力促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提质增效。

建立政策同频共振机制,增强扶贫政策叠加效应。建立扶贫再贷款、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与政府风险补偿、贴息政策“五位一体”同频共振机制,有效解决银行“有钱放”、银行资金“放得出”的问题,撬动更多信贷资源投向贫困地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形成“财政撬动、金融驱动、产业带动、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以来,全州累计发放扶贫再贷款15.33亿元,至扶贫再贷款年平均增速47.37%。截至6月末,红河州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规模2.32亿元,全州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7.39亿元,受益农户8.58万户。

建立利益联结工作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广特色信贷产品,采取“担保公司+政府风险补偿基金+银行信贷投入+产业经营主体+贫困户”的方式,围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等产业,在屏边、元阳、蒙自、泸西等县市推出金猕贷、乡村旅游贷、枇杷贷、乡村振兴贷等信贷支农产品,重点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扶贫项目、生产基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抓好产业、项目、企业、银行、贫困户五方融合,助推贫困县产业培育和发展,带动贫困户依托产业项目跑出增收致富“加速度”。末,5个贫困县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37.79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高于全州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增速6.83个百分点;5个贫困县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6.66亿元,至年平均增速66.44%。

探索金融扶贫工作路径 为脱贫攻坚提供金融“方案”

探索基层银政互动路径,打造县域金融扶贫示范标杆。,与红河县委、县政府合力打造“金融扶贫示范县”,综合运用人民银行与政府部门履职手段,引导金融资源向示范县聚集,实现贫困地区金融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匹配,打造创新引领、银政联动的金融扶贫示范标杆。至,红河县贷款年平均增速19.61%,高于全州平均水平10.48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州第一;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年平均增速31.07%,高于全州水平21.65个百分点。“红河经验”两次在云南省金融扶贫工作会议上交流。

探索金融助力生态脱贫路径,助力哈尼山乡绿色发展。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元阳县,紧紧围绕生态扶贫工作重心,坚持财政政策与金融支持双推进,形成“产业带动、金融跟进、生态保护、农户受益”的生态利益联结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生态扶贫领域信贷投入,为元阳县获评农业农村部“稻渔共作”示范区、打造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截至6月末,元阳县绿色贷款余额3.31亿元、同比增长65.87%。元阳县贫困发生率下降到的1.46%。“元阳经验”被人总行《金融扶贫专刊》采用,报中办、国办。

探索“重塑”信用路径,优化乡村金融生态环境。引导金平县联社与老刘村委会构建形成基层党组织、金融机构、农户三方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老刘村整村信用“重塑”,培育“信用能当饭吃”的信用信贷相长理念,破解贫困户贷款难题,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6月末,老刘村授信覆盖率达91%,金融机构累计向老刘村农户发放贷款4625.6万元,不良率为零,全村贫困发生率仅为0.1%。“老刘经验”被人总行转报国家扶贫办,参加第二届全球减贫案例评选。

探索金融支持特色农业发展路径,降低“三农”融资门槛。推动蒙自市健全完善财政金融“5+5+2”联动扶贫机制,扩大农村产权抵押范围,拓宽农村经营主体融资渠道。同时,推动蒙自市委市政府出资2,000万元设立特色农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和民营小微企业扶持贷款风险补偿金,缓释信贷违约风险,有效降低“三农”领域信贷准入门槛,实现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多赢”局面。截至6月末,累计发放1.63万笔特色贷款,金额14.96亿元,较同类型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低1.15个百分点,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2350万元。“蒙自经验”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督查组总结为云南省“两支撑”的重要内容。

创新金融服务方式 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创新无网点州级国有银行与深度贫困县扶贫项目对接服务方式。针对国有银行在深度贫困县机构缺失的现状,牵头搭建融资对接平台,加强监测督促,推进州级国有银行与扶贫项目无缝对接,增加对贫困县的信贷供给,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截至6月末,落地贷款2.42亿元;国有银行网上商城销售深度贫困县农特产品金额117.63万元,惠及552户建档立卡户。

创新加载普惠金融服务站功能。为优化贫困地区金融环境,延伸普惠金融服务触角,在深度贫困县建成284个惠农支付服务站(点),结算金额11.56亿元,实现有需求行政村全覆盖。在全省率先试点减免建档立卡贫困户惠农支付业务手续费,惠及深度贫困县自然村32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083户、贫困群众3,000余人。

创新“党建+信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新模式。在全州13个县市选取37个村委会或村小组组织开展“党建+信用”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构建农村多方利益联结、激励约束和分类授信机制,提升农户融资可获得性,降低融资成本,降低金融机构管理成本,促使金融管理工作成为促进基层党组织提高乡村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