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广州北京路VS杭州南宋御街 南京老门东

广州北京路VS杭州南宋御街 南京老门东

时间:2024-05-10 17:11:19

相关推荐

广州北京路VS杭州南宋御街 南京老门东

北京路位于广州市中心,北起广卫路,南到沿江中路,全长1500多米,是广州城建之始所在地,也是广州最繁华的商业集散地。漫步北京路,古道、遗址、百年老店与新兴商场交错,古街新貌,行人匆匆,千年城脉繁华依旧。

然而,很少人了解,北京路是岭南历史文化的集中地,也是广州建城2200多年(秦末汉初,公元前2)以来从未改变的广州传统中轴线,全世界仅有罗马、亚历山大城和广州如此。这里汇聚了6个有千年以上历史的文物古迹,可称为“北京路六千年”。

在商业繁盛的同时,千年古道上不少历史瑰宝掩藏在繁华的喧嚣背后。这一期,通过与杭州南宋御街和南京老门东的改造比较,或者我们能寻觅到广州城市中心的历史文化复兴思路。

编者按

美国学者科特金在其著作《全球城市史》中有一个重要的论断:一座成功的城市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神圣、安全、繁忙。城市发展到今天,环境质量成为“安全”的主要内涵,经济发达成为“繁忙”的主要内涵,而文化地位和影响力则逐渐成为“神圣”的主要内涵。

文心雕城。城市的文化是一座城市发展前景的决定因素之一。作为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广州不缺少文化,缺少的是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活化,缺少的是展现城市历史的舞台,说白了,就是缺少“老城味”。

用文化的心打造一座城市,打造一座城市的文化核心。连月来,南方日报记者行走北京、南京、杭州、福州等历史文化名城,通过对全国知名文化城市文化核心区进行深入考察,全面分析和解读文化核心区保护、规划、改造、建设的科学之道,以及盘活历史文化遗产对于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旨在启迪广州文化核心保护、升级、活化之路,为重塑文化名城、千年古城做出一份贡献。

【现状】

千年城脉 繁盛如昔

历史的厚重和纵深,经济的活跃跳动,传统和现代的交织……北京路,一路贯古今,道不尽的故事,说不出的岭南情怀。

北京路自古以来是广州城一条具有官方色彩的中心街道。公元前204年南越王赵佗建国,其皇城就在北京路北段财厅前一带。从明清时期开始,北京路就逐渐发展成为全市最繁华的商贸中心,在民国后,北京路更是汇集了城中几大百货和著名食肆。

行街必提北京路

北京路商业步行街,是许多市民行街购物的首选,也是游客探寻广州千年商都文化的必去之处。

广州人爱行街,行街必提北京路。“作为广州最出名的商业街,北京路各方面的开发都非常完善了,本地人、外地人周末都会在那碰头。”晓悦今年25岁,从小就在广州长大,北京路是她和小伙伴相约的好去处。说起北京路的繁华,她如数家珍:“北京路有什么好看?千年古道、水阀旧址。不喜欢古物?没关系,各大戏院、桌游、KTV、密室逃脱也可以玩一天。如果这也不喜欢,广百、天河城、银座等各类品牌店占据整一条街,让你从早逛到晚”。

提起北京路,更多人想起的是北京路商业步行街,这里是许多市民行街购物的首选,也是游客探寻广州千年商都文化的必去之处。北京路商业步行街位于北京路中段,人声鼎沸,是人们所称“吃喝玩乐一条街”的中心所在。从南到北短短的距离内,却一下子把服饰店、饮食店等琳琅满目的商铺涵盖在内,可谓“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映入眼帘的商铺让人目不暇接。

骑楼廊下,各类品牌专卖店播着流行音乐,店员在门口招揽顾客,前去购物的人络绎不绝。各大餐厅外等候的人群排成长龙,人们在欢声笑语中翘首顾盼,仿佛想从外观和食客上寻找老字号的内涵。情侣们手牵着手走进电影院,想要在繁华吵杂处找寻另一个异想世界。联合书店、新华书店等则为喧嚣平添了一分文雅,店里的人并不多,给了逛街逛累了的人带去一份清静。熙熙攘攘的行人中,不乏外国游客的身影。

千年古道和百年老店

“广州的北京路和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一样热闹,但除此以外还有一条举世无双的步行街千年古道!”此外还有“既能食出味,又能品出文化”的百年老店。

对于前来广州旅游的贺铭,更希望能看到城市的脉络。“广州的北京路和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一样热闹,但除此以外还有一条举世无双的步行街千年古道!”

在北京路步行街中心区,层层叠叠的古道吸引了众多游客的驻足。钢化玻璃下装了防水防雾灯,游客可以透过玻璃观赏到五个朝代的十一层古道,每一段古道都标识着其历史沿革。自唐代至民国,古道上的斑驳纹理将历史沧桑展现得淋漓尽致。一边在现代的商店里闲逛购物,一边参观文物古迹,这样的时空交错体验,估计只有在北京路才能体会得到。

除了千年古道,还有百年老店。北京路上的老字号一条街刚实行全日步行街管理,150米的大道两旁,皇上皇、“香港大三元”等19家老字号都挂上了金字招牌。其中最出名的百年老店当属创于1600年、前身为陈李济杏合堂的“活化石”广州陈李济药厂,但如今陈李济已不再只是一间药厂,除申请获得全球最长寿药厂纪录外,在其创业旧址(现银座广场)四楼设立了“广药陈李济健康养生研究院”、“岭南中医药文化体验馆”和“陈李济中医门诊部”,更是作为岭南中医药文化象征的一张名片。

“老字号除了是怀旧情结,也是品质的象征。”陈皓认为,老字号有着丰富的内涵,其食物的制作流程展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其产品养育了一方居民,其风味又是城市的代表作。“老字号既能食出味,又能品出文化”。

传统建筑记录不朽历史

北京路能诉说的不只是繁华,更应该作为历史沉淀的标志,仅有一条古道远远不能代表北京路所承载的记忆。

自广卫路入北京路之处,一幢气势宏伟的白色大楼让人不由屏息,大楼门顶部石匾书有“广东财政厅中华民国八年六月吉日”的字样,前身为明清两代的广东承宣布政使司,是朝廷派驻广东省的最高行政机构。仿罗马柱式巨柱、穹窿顶和门口的一对雄狮使其显得十分庄重肃穆,如守护神般坐镇于北京路。

在北京路上行走,还能见到路旁有匾额书写着娟秀的三个大字:“白沙居”。据说明代大儒陈白沙曾住于此巷半年,故有此巷名。由于当时对诗才儒学的推崇,陈白沙途经广州时引得万人空巷,富人更不惜为其一掷千金。

北京路大马站小巷前也立着金字的牌坊,上书“越秀书院街”五个大字。巷子里来往的人不多,周围骑楼已不复存在,巷口苍天大树的遮掩更是使其难以发觉。走进巷子,现代化的景象让人很难相信昔日这里曾经云集上百家书院。

在北京路步行街往南走,人群渐少,终端处便是宽广的珠江,风物宜人。此处是老广州中轴线与珠江的交汇之处,天字码头坐落于此。码头的门楼上挂着黑底金字的牌匾,带着几分威严,大门两侧镶有林则徐和孙中山的浮雕。如今的天字码头除了用于渡江外,最大的用途是旅游观光,珠江夜游的船只多在这里起航。

一位带着家人从美国回来的老华侨说,自己离家几十年,如今已年近70岁,虽知岁月变迁物是人非无法避免,却难舍对昔日旧街情怀。“北京路的文化不只是商业文化,不是保护那些老店就够了的。现在来北京路的人里,有几个知道‘双门底’?又有几个知道大小马站的由来?”他希望,北京路能诉说的不只是繁华,更应该作为历史沉淀的标志,仅有一条古道远远不能代表北京路所承载的记忆。“而这需要商业对传统让步,商业可以流动,但传统建筑记录着的是不朽的历史。”

陈皓坦言,北京路需要更为详细的旅游文化指引。“除了千年古道极为显眼,其他地方游客也是走马观花,可以增加多一些文化古物的简介,最好能配备公益的讲解员,这样才能在观赏中品味城市内涵。”

【历史】

古道浓缩不朽记忆

走在北京路,总能感到城市中心的脉搏。这条政治地图上的官道,不知有多少王侯将相、达官显贵在这里粉墨登场。

在这里见证广州的过去

千年古道再一次证明,北京路和广州一样古老,广州城的历史,仿佛都可以浓缩在这条马路之中。

北京路北起广卫路财厅,南至沿江中路的天字码头,全长1500多米。现在的北京路北至中段早已开发成步行街,到处尽是现代的商贸街区,每逢周末更是人头攒动,繁华是这里不变的主题。

与玻璃相隔,沿着十一层、层层叠叠的古道(始于唐代至民国年间)走上一段,才能触碰到历史的斑驳。千年古道再一次证明,北京路和广州一样古老,广州城的历史,仿佛都可以浓缩在这条马路之中。

在省财厅旁,以前的儿童公园旧址被改建成南越王宫署遗址,装修完毕后成为南越王宫博物馆在去年底对外开放。这座博物馆可谓是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的历史见证。

据博物馆导游介绍,自1995年至今,南越王宫署遗址先后发现有秦汉时期南越国的宫殿和宫墙、我国目前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宫苑实例——南越国宫苑遗迹;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国的宫殿和池苑遗迹,证实1000年前的南汉国宫城正在此处;自秦汉至民国13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如同一部无字的编年史书,见证了广州城建2000多年发展的历程以及500多口材质构造多是多样的历代水井。

走在北京路,总能感到城市中心的脉搏。作为城建之始所在,北京路古往今来被附上官方的色彩,官办机构遍布周边。这条政治地图上的官道,不知有多少王侯将相、达官显贵在这里粉墨登场。有一说法,官员们从官署出来,都是沿着北京路走到南门或珠江边,场景好不威风。

北京路南段的天字码头,最早是在清初形成的。这个码头只供官员使用,民船不得在此停泊。过去官员南来广州者,大多顺江而下,在天字码头登岸,接受当地官员奉迎,下船后到此接官亭小憩,稍驱除水陆劳顿,然后再沿街北上,到达广州府衙。

数易其名不改兴盛

广州人一直把北京路中段称为“双门底”,辛亥革命后北京路易名“汉民路”,后来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又改名“永汉路”。

北京路原名“双门底”,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宋淳四年(1244年),把“双阙”大规模改建,建成后楼长十丈四尺、深四丈四尺、高三丈二尺,上为楼,下为两个并列的大门,故俗称为“双门”,广州人一直把北京路中段称“双门底”。

辛亥革命后北京路易名“汉民路”,为的是纪念缔造民国的元勋、番禺人胡汉民,后来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又改名“永汉路”。1936年,主粤的陈济棠与胡汉民的关系特别密切,于胡汉民1936年5月去世后,又把“永汉路”改名“汉民路”,以纪念这位国民党元老。1945年,汉民路又复名永汉路。至1966年后,这条路又改名为“北京路”,并沿用至今。

旧时的北京路上商店林立,经营业务与现在步行街差不多,多是百货和零售,个别的商铺更是从清朝延续至今。一大批创建于明清时期的“老字号”在北京路开始辉煌的商业历史,也见证着这处商脉的变迁。在北京路步行街的各个角落,现在依旧可以看到古旧的名牌,卖药的陈李济、卖钟表的李占记……

【思路】

文化是北京路的根脉

与其他商业街不同,北京路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它的文化,历史底蕴非常深厚丰富。

历史文化是北京路的灵魂

有一种说法,北京路是广州的文化之心,广州的传统中轴线,广州或是岭南文化都可以在这里得到集中体现。“相比起商业,文化才是北京路的根脉所在。”

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延忠表示,北京路不是普通的商业街,虽然从商业来讲,它属于广州11个都市商圈之一,是广州城的名片。与其他商业街的不同,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它的文化,历史底蕴非常深厚丰富。

北京路是广州建城2200多年(秦末汉初,公元前2)以来从未改变的广州传统中轴线,全世界仅有罗马、亚历山大城和广州如此。北京路步行街历史遗珍遍地,文化底蕴深厚,是广州历史文化遗址遗迹最为密集的区域。这里汇聚了6个有千年以上历史的文物古迹,可称为“北京路六千年”。它们分别是北京路千年古道遗址、千年古楼遗址、南越王千年公署遗址、西汉千年水闸遗址、秦代千年造船工场遗址和千年古寺大佛寺。

从另一个维度来看,这是一条不折不扣的文化商业街,“文化”二字放在第一位。也有一种说法,北京路是广州的文化之心,广州的传统中轴线,广州或是岭南文化都可以在这里得到集中体现。“相比起商业,文化才是北京路的根脉所在。”他直言道。

李延忠透露,越秀区政府现正依托该区域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提升,在已申报国家历史文化街区的基础之上,拟将以北京路为核心的该区域申报建设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日后建设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整合资源需发挥机制创新

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建设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公有物业整合水平较低,文商旅融合的力度还不够大;项目谋划多、落地少,总体进度较慢,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统筹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等。

李延忠表示,尽管北京路的遗址遗迹数量庞大,但非常分散,散落在中轴线的周边,缺乏统一的策划、包装和宣传,也缺乏统一的管理。“这些文化遗产遗迹怎么整合、怎么包装的,力度不足,基本还处于初级阶段。”他认为,对于历史文化街区,首先是投资文化,其次才是商业配套。但目前,则是本末倒置,商业为主,文化为辅。“政府在这方面理清思路,明确文化先行的方向,那么落点就是看政府如何整合。”

据了解,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建设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公有物业整合水平较低,文商旅融合的力度还不够大,业态转型升级的步伐亟待加快;大小马站书院街等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大、征收安置难度高,仅凭区财力无法独立完成项目建设;核心区可供改造的空间载体十分有限,旧城更新改造政策支持力度不足;项目谋划多、落地少,总体进度较慢,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统筹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等等。

更为麻烦的是,北京路主线公有物业占了七成,这些物业转了几手,层层外包出租。有的建筑业主属于省市单位;有的则是业主委托第三方机构管理。例如青宫在卖衣服卖食品,永汉电影院也是卖食品,各自为政,多头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化氛围,还是处在初级的商业出租层面。“如何把碎片化粘合成整体,利益共享,需要市一级来支持。”有越秀区政府人士坦言,期望通过机制创新,令公有单位出租物业给区一级,变更使用主体,由区一级全面统筹规划。

李延忠说,这种创新包括争取将核心区市、区各类低效、闲置的公有物业(包括但不限于市、区以及国有企业所拥有的物业)通过功能置换、产权置换、统一管理等途径和方式进行“二次开发”。还有,争取市支持盘活不同权属的现有住宅资源、支持历史建筑的盘活利用、支持盘活闲置地和烂尾地及烂尾楼,为区域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拓展空间载体。

另一方面,管委会也通过创建4A景区把这些散落在主轴线各处的历史遗址遗迹以及景点粘合成一个整体,突出文化主体地位,然后通过改造提升周边环境,完善配套。他向记者描绘未来的蓝图:公有物业业主单位就要围绕文化主体来转型,服从街区统筹。首先,文化的基本功能要恢复,比如青宫,永汉电影院都是文化功能区。第二,北京路输入的业态要通过政府和企业配合,围绕文化主体、4A景区的打造以提升。例如,在青宫楼下计划打造广府博览体验功能区,不能再卖衣服和小商品,借助视频和声光电展示广府文化、南方风情、岭南非遗,甚至还可以引入非遗现场制作、销售,把青宫楼下改造成高端消费型的文化综合体。

杭州

南宋御街·中山路:

打造“中国生活品质第一街”

中山路是杭州城内历史渊源最深厚、历史地位最突出的一条历史文化名街,旧时曾是南宋御街,为当年南宋临安城的中轴线和皇帝出行、祭祖的专用道路。彼时路上商贾众多,店铺林立,交通发达,也是最为繁华的商业街区。

如今,中山路仍是繁华的商业街区,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然而,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又在这里奇妙融合。游客可以找寻南宋都城的历史遗迹,可以感受老杭州的市井生活,还能体验到创意的街头艺术。

【现状】

古朴建筑与商业气息共存

香糕砖、青石板、青灰色,南宋御街独具特色的古朴韵味,都能在中山中路的建筑元素中得以呈现。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街上宽窄不一、深浅不一的水渠,渠内鱼游浅底,朵朵荷花点缀其中,再现了昔日杭州“路河相融”的历史风貌。游客可以乘坐具有“南宋style”的电瓶车,参观反映南宋及明清等不同时期风貌的历史建筑、遗址和景点。

城市主题雕塑也是中山路的一大特色,最为夺人眼球的当数“四世同堂”雕塑,为一家人拍全家福的场景。雕塑原型为中山路上的一户汪姓居民。家中最年长的老人今年已有87岁高龄,从小便住在中山路的的行宫前(现在的惠民路)西府局,家里经营过当时杭州城3大绸布庄之一的元泰绸布庄。如今,汪家已有32名成员,大部分还住在中山路一带。

欣赏完历史风貌和老杭州人的风采,中山路的核心区块——南宋御街·中山路步行街将给旅客带来现代商业的体验。步行街南起鼓楼,北至西湖大道。其中,西湖大道至惠民路为“金”典财富老街,设珠宝、首饰、名家珍品、娱乐天地等业态。惠民路至高银街为时尚新领地,运动休闲服饰、流行饰品等均有售卖。高银街至鼓楼段则是现代商业的展示台,配置中外精品、国际产品体验馆、西式餐饮等业态。

目前,南宋御街(鼓楼至西湖大道步行街)已形成珠宝黄金、酒店业、咖啡休闲餐饮类为主,服饰、艺术品、品牌零售为副的“三主多副”的业态格局的业态,入驻营业的商家达100余家,总经营面积达6万平米,成为集杭州独特文化和历史内涵、商业服务、休闲观光、生活居住为一体的品质生活街。

【改造】

综合保护促进有机更新

南宋御街的升级改造源于中山路综保工程,这是是杭州市政府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一项重要工程。

同时,通过业态调整、建筑综保、道路横断面调整、道路交叉口渠化、港湾式公交站设置、绿化景观提升等手段再造中山路。比如,通过引入水系,以及街、坊、巷的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以恢复老杭州记忆和再现江南水乡的景象;通过引进公共艺术长廊,用公共艺术特有的方式,再现中山路的历史风韵和市井生活;通过业态调整、旅游策划,再现杭州悠久的历史文化;通过地下过街设施的建设,结合南宋御街考古挖掘,再现中山路南宋时的风貌。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建设打造,9月30日,南宋御街·中山路精彩开街。升级改造后,老年人可以在这里追忆历史,青年人在这里体验时尚,外国人在这里感受中国,中国人在这里品味世界。

【经验】

打好“文化牌” 注重业态提升

在没有进行升级改造前,中山路曾面临这样的困境:“产业结构老化,商业价值整体衰落,业态资源流失严重。历史风貌和地方性特征破坏明显,特色渐失。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市政基础设施陈旧,市政管网亟待扩容更新,街道环境承载压力较大,景观绿地配置不足,交通系统严重老化,生活在中山路两侧的一些老百姓住在人均只有几平方米的危旧房里,整天过着倒马桶的日子”。

历史文化是南宋御街最突出的特征,如何打好这张“文化牌”?综保工程对南宋御街的老字号文化、中医药文化、民俗文化、节庆文化等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让“外国人体验中国生活,中国人品味国际风情”。同时进行环境提升,逐步完善街区硬件设施,改造更新街区工艺亭、更新提升街区的标识标牌、电子触摸屏、完善街区消防联网和监控系统。

业态提升也是南宋御街升级改造的重要一环,规划后的业态注重市民和游客的需求,体现生活导向,开发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的多样化、大众化、特色化产品和服务,对业态布局进行合理调控,形成差异化的业态定位。比如引优逐劣,引进国际连锁品牌哈根达斯、万宁、costa咖啡、满记甜品、DQ,老凤祥、佐卡伊钻石等高品质商家。

南京

老门东:历史文化体验综合街区

老门东,是南京老城南地区的古地名,位于南京夫子庙箍桶巷南侧一带。这块占地约6.9平方公里饱经沧桑的历史街区,是古城金陵历史最悠久、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地区之一。

这条街区内现在陆续入驻了不少好吃好玩的丰富内容。虽然加入了商业气息,但整体上还是有浓郁的老城南感觉。而目前全球最大常态化运营的老门东3D建筑立体投影秀项目,作为历史街区的一大创新常设展项,更将成为老门东景区亮点之一。

【现状】

历史街区焕发往日光彩

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在国庆开放,当年即引爆旅游市场,风头一时无两。人们穿过“老门东”牌坊,就走进老城南传统民居生活,一条条老街巷让人感受老城南风貌。“老门东”牌坊高17米,梁柱和坊额上以干挂工艺敷设精美石雕,石雕由福建惠安石刻艺人设计雕琢,石雕画面有琴棋书画、梅兰竹菊、玉如意等,牌坊基座上的抱鼓石也敷设了精美的石刻云纹。

这条街区内现在陆续入驻了不少好吃好玩的丰富内容。虽然加入了商业气息,但是整体上还是有浓郁的老城南感觉,勾起了不少南京人小时候的回忆,也让外地游客近距离领略南京民俗文化。沿箍桶巷向南而行,长长的青石板路,高高的马头墙,古旧的木门与铜栓,三条营、边营,这些写满沧桑的老街木楼,纹理清晰地展现眼前。据介绍,门东地区自古就是南京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之地,富可敌国的沈万三、拥有九十九间半的蒋百万、中国唯一的女状元傅善祥等南京人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都在这里留有印记。与夫子庙相比,这里保留了更多的明清风貌和特色。有金陵首富蒋百万和中国第一个女状元傅善祥的故居,以及金陵美术馆和城南博物馆,人文氛围相当浓郁。

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街上的小吃店已陆续开张,蒋有记锅贴、蓝老大糖粥藕、徐家鸭子、鸡鸣汤包等都是老字号。除了传统特色饮食以外,这里还引进一些实实在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金陵刻经,南京白局,还有箍桶这样虽然不是非遗、但别处确实看不到的东西,此外手制风筝、布画、竹刻、剪纸、提线木偶一类民俗工艺,虽够不上非遗,也是城市中人感兴趣的东西,当然还有德云社的京外首家分社。

值得关注的是,老门东3D建筑立体投影秀作为历史街区的一大创新常设展项,将成为老门东景区亮点之一,这个是目前全球最大常态化运营的3D建筑投影秀项目。3D主影片以3D互动、光影变幻展现老城南的历史积淀和保护复兴。

【改造】

保护优先重现古都生活

老门东,是南京老城南地区的古地名,位于南京夫子庙箍桶巷和剪子巷的交叉处。如今的老门东保护区东到江宁路,西到中华门城堡段的内秦淮河,北到马道街,南到明城墙。历史上的老城南是南京商业及居住最发达的地区,按照传统样式复建传统中式木质建筑、马头墙,再现老城南原貌。

南京贵为六朝古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如今,在南京留存较多的就是明末清初和民国时期的建筑。几乎每个老宅子都有一段故事,首要的就是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在老门东项目推进中,“整体保护,有机更新”一直是南京市政府强调的重中之重。事实上,就保护门东旧貌是否必须迁出住地居民而言,早在拆迁之际就一直饱受质疑,多方协调后,住地市民还是给予了支持。后来,老门东很多迁出去的居民回来寻找记忆,也是连声赞叹。

以蒋百万故居为例,拆迁之前,这座7进院落的古宅里,住着47户人家,不仅楼阁破败不堪,而且很多地方已经被私自改造成水泥石板、并搭建了新的墙砖阁楼。如果不及时抢救修缮,这座名闻遐迩的老宅早就面目全非了,所幸借助改造的机遇,蒋百万故居较为完整地保护下来。

集中体现南京老城南民居街巷、市井传统风貌的老门东,正式被“圈地”保护。“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悠长久远的往事,彷现眼前。地名美食都因饱含记忆变得更有味道,因为记忆里蕴含着情感。城市也是如此,门东这样的古老之地能够唤醒南京人的历史记忆。

【经验】

坚持文化传承 保持市井原真

据介绍,门东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南京夫子庙箍桶巷南侧一带,老门东是南京老城南地区的老地名,历史上的老城南是南京商业及居住最发达的地区,如今按照传统样式复建传统中式木质建筑、马头墙,集中展示传统文化,再现老城南原貌。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包括蒋百万故居、C2地块、D4地块、三条营、箍桶巷步行街区、明城墙内侧江宁路至张家衙段等,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0亿元。

老门东的“秘诀”首先是,坚持先行规划、科学设计。其次,坚持文化传承、活化利用。门东历史文化街区以恢复传统街巷肌理为街区“骨架”,通过箍桶巷主街为中轴,两侧支巷不断延伸并构成串联,逐步恢复历史上门东的居住格局,同时根据区域内修缮、修建、复建的建设等级,选用老旧材料构件、传统工艺进行修缮,保持老民居的原真性。记者了解到,以蒋百万故居为例,拆迁之前,这座7进院落的古宅里,住着47户人家,不仅楼阁破败不堪,而且很多地方已经被私自改造成水泥石板、并搭建了新的墙砖阁楼。另外,坚持国资为主、市场运作也是重要因素。

记者观察

“复兴”古道 从买卖商品到消费文化

来到广州,游客知道逛街要到北京路,买东西首选北京路;但是,谁又能说出广州的历史文化街其实也是北京路。历史文化始于足下,却“鲜为人知”,是北京路不得不面对的尴尬。伴随城市的变迁,北京路的景致几乎是三年一变,现代商业的崛起,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原地踏步,文化被商业掩盖,“寂寞”得让人唏嘘。

从清末民初至今,北京路经历了社会历史的巨大变迁。作为旧广州的城市中心,这里的一街一巷、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沉淀了广州的历史,浓缩了老广的生活气息。据统计,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历史古迹丰富,拥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6个25处,占全市的55%;省级重点文保单位14个16处,占全市的34%;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占全市的8%,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占全市的13%。但这些文保单位或被藏于深闺,或是分散于主干道沿线闲置,或是被出租变成餐饮、零售的商场。

现在的北京路,遍地尽是高价的商业广场,款式多样的百货大楼,多元文化的消费娱乐场所,与之相比,厚重的历史文化脉搏却越来越难觅踪影。如果说起北京路的著名地标,光明广场、广百新翼、天河城百货大厦往往能脱口而出,但又有多少人记得禺山市、书院街这些旧时的地名。

有个有趣的细节,银座广场在北京路小有名气,因为它楼上既有服装销售亦有特色餐饮,早前还有一家免费提供雪糕的书店。不过,很少人知悉,其实银座大楼的前身是陈李济药房的旧址,陈李济的招牌名义上还在挂在楼上,但事实已被“高大”、“新潮”的现代霓虹灯广告所湮没。冯巨淳老先生生动地打了个比方:如果说北京路的商业是显而易见的黄金,那么以北京路为中心的历史文化遗产则是有待挖掘的“矿藏”。而后者才是岭南文化根脉之所在。

富有岭南风情北京路,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千年古道,从古到今都是黄金宝地的她所蕴含的经济价值无可估量。相比起经济数据的汹涌澎湃,北京路街头巷尾所“埋藏”的历史文化亟待复兴。岭南得风气之先,商业精神无需赘语,历史文化复兴不是要“推翻”商业街开发,更不是任由市场自由配置,而是实现全局统筹,商业和文化的融合引领。从某个层面分析,就是从单纯的日用品、快消品、食品买卖转变为文化主导的历史文化综合消费,从单一的销售方式走向多元、高端的“打包”体验业态。要实现上述转变,就要求地方政府要有所作为,政府层面要在体制机制和资源配置两方面作出“双轨”保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