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他的每一部电影都被奉为美学圣经 韦斯·安德森新片的野心也不小

他的每一部电影都被奉为美学圣经 韦斯·安德森新片的野心也不小

时间:2020-09-06 08:15:51

相关推荐

他的每一部电影都被奉为美学圣经 韦斯·安德森新片的野心也不小

说安德森是全球影迷的最爱毫不为过。在当今得美国独立电影体系中,除了伍迪·艾伦、科恩兄弟等早已功成名就的准大师,后辈里就属这位相貌帅气、品味独特的导演人气最高了。

从二十年前的处女作《瓶装火箭》出道至今,年过不惑的安德森并不算多产,一共也就8部长片和一系列堪称外传的短片。

但他慢工出细活,几乎每一部作品都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和赞誉。

韦斯·安德森

这次的新片《犬之岛》距离他上一部《布达佩斯大饭店》已有4年之久,同样是在柏林电影节开幕亮相,一举摘得了最佳导演奖。

《布达佩斯大饭店》作为安德森风格的集大成者,不仅获得了柏林的评审团大奖,更在奥斯卡上获得了9项提名,并最终摘得了最佳服装、最佳化妆、美术和配乐四座小金人。

这四个特长恰恰也是安德森最受影迷青睐的地方。精心搭配的暖色调,颇具格调的复古画风,造型鲜明的人物和道具,以及旋律走心的原声音乐,就连业内同行都对韦氏美学体系钦佩不已。

《布达佩斯大饭店》

这种极具辨识度的的作者性,自《青春年少》后日渐成型,到《天才一族》和《穿越大吉岭》炉火纯青,再到《月升王国》,《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里更加清澈,《布达佩斯大饭店》终于达到了巅峰。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迈过荣誉的安德森,在《犬之岛》中展现出了更严肃的世界观追求。哪怕同样是对称构图、摇镜、横移和俯拍镜头,因为代入了更多的政治隐喻,视觉风格有了新的诉诸,不再只是小清新的随心所欲。

《犬之岛》是安德森第二部定格动画,假如非要用一句话来概况《犬之岛》的剧情,那就是日本版的“汪汪队立大功”——但是掺入了历史性和社会性的寓言体,并非只属于孩子的低幼体。

在一个虚构的未来城市里,由于突然爆发的“犬流感”病毒,所有的狗狗都被流亡到了一个废弃的垃圾岛上。

勇敢的男孩阿塔里为了寻找爱犬点点,独自驾机降落在“犬之岛”上。

在“首领”(chief)等五条狗狗的帮助下,经历了一番冒险,最终战胜了制造阴谋的市长叔叔,用解毒血清拯救了汪星人和人类。

这个听上去非常主流的故事梗概,落到了安德森的手中,必然处理得与众不同,既有大量风格化和趣味化,也有“开脑洞”的叙述方式和深层寓意。

狗与狗,狗与人之间的情感依托,流浪犬的阶级性和认同感,不只是催泪点,还有对野性的歌颂。

更何况全片基本采用狗狗的视角,而非常见的人类视角,观众能听得到狗语(狗说英语),日本男孩等人类的对话却没有翻译,甚至没有字幕。

导演如此处理,不懂日语的观众就只能把自己也假设成“犬之岛”上的一员,听不懂人类的表达,天然产生了隔离感,也催生了不信任感,弥漫在影片大部分的时间里。

但缺乏日语解释的话,如何解决叙事的理解问题,身为美国人的安德森想了个“即笨又聪明”的方法——

他让某只懂“人话”的狗来转述,或让一个美国交换生,一名英语同声传译来传递关键信息,这稍许能打破语言的巴别塔,同时也突出了文化的差异性,有点外来旁观者清的距离感。

Greta Gerwig 配音的美国交换生

而且这部影片采用的定格动画形式,本来就有种让人窥视的微缩模型感,制作时虽费时费力,倒也最能体现导演的意图——那种浓缩、提炼现实世界的精致,最适合有收藏癖的强迫症患者了。

比起《狐狸爸爸》里的田园牧歌,《犬之岛》构建的未来世界更宏大,场景更多元,角色和道具也更丰富。

主创曾透露《犬之岛》里一共有240套布景,1097个人型和动物木偶,需要37个动画师和技术人员来操作,就是那种人偶摆一个动作拍一帧画面的慢工细活。

这些动画师总共要花费445天来制作,哪怕只是一分多钟的切寿司过程,也花了好个月来完成。

完全不用CG的定格动画,人工成本实在太高了,也就安德森这种有视觉洁癖的人还如此任性。即便是前年那部同样源自日本文化的《魔弦传说》,也不得不用数码技术来辅助场景。

因为安德森的固执,才让《犬之岛》里的水流、烟雾、爆炸等呈现出别致的效果,仿佛前电脑时代的特效产物,颇有些怀旧的“工匠精神”。

相比《魔弦》对日式元素的生吞活剥,安德森在《犬之岛》里不仅严谨细致,更对日本的历史、人物和政治有所投射,几乎就是他自己编写了一本日式指南,画了一副 “Made in USA”的浮世绘。

其实,好莱坞乃至整个西方影坛对于日本文化的推崇由来已久,“菊与刀”是他们遥望东瀛的入门,具体到黑泽明、沟口健二、小津安二郎等当代大师的谱系,影响了斯皮尔伯格、科波拉、马丁·斯科塞斯,乔治·卢卡斯这些“新好莱坞导演”,延续至安德森这辈中生代。

相比《穿越大吉岭》里浮光掠影的印度旅行,安德森这次对日本文化的浸入,因为有动画的想象力,即能处理得抽象,也可以更具象,把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都移植进来,可供按图索骥的解读。

精巧的寿司料理,戏仿的葛饰北斋,重复变奏的太鼓声,以及娓娓道来的绯句,樱花、相扑、能剧……堆砌这些显性的日式元素不难,但安德森并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旅游纪念品收集,而是在社会批判层面花了更多心思,甚至不惜减少鲜艳的画面,突出清冷的末世寓意。

《犬之岛》对于日本近代政治格局的影射无处不在,小林市长的家族世袭,他与管家之间的权力争夺,所谓民主选举背后的门阀制度。

这一切都在日本的天皇治下,因为一个美国交换生的勇敢,引发了“为了狗狗”的抗议运动,指向很明显。当年受到西方左翼思潮影响的热血青年,也曾出现在黑泽明的战后作品中。

《犬之岛》里有个镜头颇具玩味:在岛上荒废的游乐场里,男孩执拗地站在武士刀下,虽然不到“身高限制”,却一定要独自登上去体验一把。

这个跳出剧情主线的段落,不正是流露了安德森的小小初衷——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对伟大的黑泽明来把“高山仰止”的致敬嘛。

文/编 _ Luc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微信号:the-bund)

已授权律师对文章版权行为进行追究与维权。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 THE END-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