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莫言与另一诺奖得主泰山脚下文学对话!首届泰山国际文化论坛开幕

莫言与另一诺奖得主泰山脚下文学对话!首届泰山国际文化论坛开幕

时间:2024-02-21 01:18:05

相关推荐

莫言与另一诺奖得主泰山脚下文学对话!首届泰山国际文化论坛开幕

10月23日上午,首届泰山国际文化论坛在泰山脚下隆重开幕。40名中外专家学者汇聚于此,共襄文化盛举。

23日下午2点半, 在岱庙东御座,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韩子勇的主持下,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与法国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让-马里·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 进行了以《文明互鉴:文学的可能》为主题的文学对话。

“孔夫子登泰山而晓天下,我们是登上泰山感觉天下更大,感觉到中国的独特山川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共同部分,也是世界文明当中,世界文化当中一个独特非常有艺术价值的部分。这样一种文化,正是因为它的独特性,才能够流传开来,才能够吸引成千上万的各个国家的登山观展,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灵魂的启发,得到艺术的性感。”莫言说。

莫言表示,每个作家都是有国籍的,但是文学是没有国界的;每个艺术家都有国籍的,但是艺术家是没有国界的。每个创作者是站在本国家和本民族的立场上和他所熟悉的生活基础上来进行创作,那这样的创作必定充满了强烈的个性,是带着鲜明民族地区文化特征,这样一种包容在艺术里面的而且成为了艺术的鲜明标识的这样一种特殊性地区性,也是这样一种艺术能够走向世界的通行证。这也是现在所有的文化都特别要强调的这种个性的保存问题。只有保存个性,才能够通向世界。

作为一名作家,莫言认为他之所以写出来这样一系列的作品,取得这样的成绩,是跟广泛地阅读外国的文学分不开。首先他承认是一个中国作家,他更多地是读中国的古典文学当代文学成长起来,更多地在中国的民间感受着传承着中国民间的文化。但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任何一个国家的作家,都不能否认外来文学对自己的帮助,莫言最开始的时候读《悲惨世界》,同时也有电影,这些电影也给当年一些没出国门一直在比较小的范围内生活的人,大大地开拓的眼界,那样一种激动,那样一种振奋,那样一种灵感被激发的强烈的创作冲动。

勒·克莱齐奥其实非常羡慕莫言先生,因为勒·克莱齐奥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文化身份,并且拥有双重国籍,一个是法国国籍,一个是毛里求斯国籍,勒·克莱齐奥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法国人。

“所以其实我并不知道,我是谁,我的身份到底是什么,所以我非常感谢文学,在文学中我找到了自己的身份,其实这个也是跟我的写作语言相关,也就是用法语写作,所以我书写的空间也是非常大的。其实我自己读了莫言先生写的关于自己的生平,从这个生平中我看到了很多与他的相似点。”勒·克莱齐奥说。

勒·克莱齐奥表示,文学确实可以实现非常重要的文学或者文化的混血,同时也要保留传统所遗留下来的宝藏,过去所遗留下来的价值,这些价值通过非常重要的语言来体现。在这个语言中,能找到自己的身份。

在对话的最后,勒·克莱齐奥认为一定要通过文化直接的交流,保证世界的和平,这也是文学的任务所在。要在不同的文明之间建立交流,文学是无国界的,并且寻找更多的可能性,建立没有国界的文学。

两人私交甚好

两位诺奖得主在此次对谈之前,其实已经有过很多次交流且私交甚好,克莱齐奥还曾回到莫言的故乡——高密,看望莫言90多岁的老父亲。

莫言

勒·克莱齐奥

说到两人的缘分,要从的八月说起,莫言与克莱齐奥初识于西安,一同参加“长安与丝路的对话”活动媒体见面会,并参与节目录制。

四个月后,他们在山东大学对谈,克莱齐奥还受莫言与其夫人邀请,一同回到莫言的故乡——高密。

此次山东之行,大大加深了两位的友谊。此后,克莱齐奥忆及几年前的高密之行,“这个房子并不大,而且里头非常简朴。我想到他在很早以前,就是在这里开始写作,他和妻子、女儿也都生活在这里。我有一种一下子就和这个地方,和他的作品,建立起了强烈联系的感觉。我真的一点也不夸张,我的眼睛是湿润的。直到现在,我想起这里依然非常感动。”

在诺贝尔文学奖揭晓的前一天,在“故事:历史、民间与未来——诺贝尔文学奖作家高峰对谈”上,莫言和克莱齐奥再聚首,一同畅谈故乡、文学与人生。

文人相惜,克莱齐奥曾说,莫言几乎所有的书都有法语译本,自己很早就喜欢上了他的文字,爱逛旧书摊的他很幸运地在莫言还没“贵”起来的时候就拥有他全套的书,“莫言的小说中有很多地方书写的是灾难和黑暗,让我感到震撼的同时看到了希望。”

而莫言将比自己年长的克莱齐奥称为自己的老师,“勒·克莱齐奥先生的文笔非常优雅。他的小说从小处入手,依然展示丰富的人性和广阔的人生。那种感觉和细节很好。我认为他是在法国新小说运动的基础上又往前跨了一大步。”

从莫言第一次发表作品,至今已接近四十个年头;而勒·克莱齐奥自1963年出版第一部小说《诉讼笔录》,至今已近六十年。巧合的是,莫言和克莱齐奥的作品都非常注重从小处着手,展示丰富的人性和广阔的人生。无论是《透明的红萝卜》里的黑孩,《四十一炮》里的“炮孩子”,《蛙》里的姑姑,还是《变革》中科特迪瓦男孩让·马罗,《流浪的星星》中尼斯的犹太女孩艾斯苔尔等,无不让我们看到这些源自民间的故事的力量,这些“故事”记录着历史,书写着关于人性和人的世界的寓言,激荡着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共同的乐符。

据介绍,举办首届泰山国际文化论坛,目的是借助泰山这个中华文化宝藏,打造一个展示中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对话平台,让泰山文化、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互鉴共荣。

五年前,在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古城,勒·克莱齐奥与莫言这两位诺奖得主在大唐西市的广场上象征性地从东西两边相向而行,紧紧握手的那一刻,见证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倪方圆 聂美风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