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从盛世到灭亡 超乎想象的硬实力 唐朝到底有多强大?

从盛世到灭亡 超乎想象的硬实力 唐朝到底有多强大?

时间:2021-08-13 09:21:31

相关推荐

从盛世到灭亡 超乎想象的硬实力 唐朝到底有多强大?

公元6,北周贵族李渊逼迫隋恭帝杨侑禅位,建立大唐,和所有新生事物一样,一个新王朝的建立之初,也必然处于风雨飘摇中。内忧外患笼罩着这个新生的王朝——

内忧方面,主要是刚刚经历了数百年战乱的华夏大地,在隋朝短暂统一后,再次陷入战乱,人心不稳;再者,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三征高句丽等举措,及隋末战乱带来的人口骤减,使全国人口从开皇年间的890余万户,骤减到了贞观年间的300万户:

“隋文帝开皇五年……户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四十六。”——《隋书·地理》“国家贞观中有户三百万,至天宝末百三十余年,才如隋氏之数。”——杜佑·《通典》

要知道,在冷兵器时代、在农业社会,人口就是生产力和军事力量,这样大幅度的人口骤减,对国家是致命的打击,唐朝自贞观始,花了130多年,才让人口恢复到开皇水平。

外患主要来自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当时东突厥是草原上的霸主,不仅契丹、吐蕃、高昌等国臣属于东突厥,就连曾经和唐军争天下的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为了牵制唐帝国,也纷纷臣服于东突厥。东突厥的梦想也很纯粹,就是要打败唐帝国,入主中原。

直到630年,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带领下,李靖、秦叔宝、尉迟恭、程咬金等我们熟悉的英雄人物悉数登场,唐军主力倾巢而出,东突厥无力反抗,自此灭亡。

外患已经彻底铲除,则内忧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一个传奇的王朝拉开了序幕。

从贞观之治到二圣临朝

贞观之治唐承隋制,李世民延续并改革了三省六部制,精简机构,朝政为之一新;文化方面,他设立弘文馆招揽天下人才,又通过科举制,让寒门子弟有机会入仕,还将国子学改为国子监,成为了唐朝最高教育机构;经济上,为了让农民能更安定地从事生产,实行了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减轻农民赋税劳役,自己也戒奢从简克制欲望,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军事上,灭东突厥、降服高昌吐蕃诸国,亲征高句丽,又设立六大都护府,稳定了北方边疆。

更有领先于时代的举措是,在士农工商阶级明确的古代社会,李世民还十分重视商业,使长安和洛阳成为了世界性的大都会,益州、扬州等地也成了商业气氛浓厚,百姓富足的新兴城市。对外贸易则延续了汉朝开辟的丝绸之路,并设立安西四镇维护丝绸之路的秩序,一时间,丝绸之路上的商旅络绎不绝,成了世界的黄金走廊。

李世民的为政期间的一系列高明措施,稳定了大唐的国祚,被后世称为贞观之治。

二圣临朝李世民去世后,唐高宗李治继承了父皇的遗产,开创了永徽之治,让唐朝国力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疆域也达到了唐朝之最,李治晚年因身体原因,把政事都交给皇后武则天打理,形成了二圣临朝的局面,差点让李氏江山易主。

好在朝廷中还有一批李氏忠臣,通过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复辟李唐王朝,在经历了李显、李旦两位没有太大作为皇帝之后,李隆基接受父亲李旦禅位,成为了唐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

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

开元盛世前有贞观之治和永徽之治打下基础,又有武则天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到李隆基继位,是为唐玄宗。大唐帝国终于迎来了最高峰,整个国家都洋溢着一种青少年般的蓬勃朝气,史称“开元盛世”。

玄宗时代,没有内忧外患,他可以尽情发展文艺,也让中国自百家争鸣以来,文艺再次复兴。可说的人物和作品实在太多了,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歌、以王孟为代表的山水田园派、以高岑为代表的边塞诗……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诗人,绝大多数都生活在这个时期。还有“颠张醉素”的草圣张旭和怀素、“楷书四大家”的欧阳询和颜真卿、擅长舞剑的公孙大娘和裴旻、“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浪漫的艺术家纷纷在开元盛世尽情挥洒他们的才华。

同时,玄宗还组织天下博学鸿儒,校订经史子集四部图书,编订的《大唐开元礼》是中国历史上最完善的礼制书籍,《唐六典》是中国历史上最完备的行政法典,为了加强普通百姓的文化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玄宗皇帝还允许开立私学,而且不仅唐朝人可以到国学、私学进行学习,外国人也一视同仁,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都在开元年间达到了巅峰,周边国家臣服于大唐帝国,到唐朝留学的外国人不计其数,甚至很多人在长安城呆久了,再也不愿回到自己的祖国,因为外国人在唐帝国的生活真的很优渥,只要有才能,外国人也可以做官、可以当将军,法律也不会偏袒唐朝人,通婚更是平常,外国僧侣到唐朝传教也不会遭到打压,只要你不捣乱,就可以像个真正的唐朝人一样正常生活,真如王维诗中写的那样: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盛唐气象彼时的唐帝国,不仅在亚洲是强国,放眼整个世界,也是最强盛的国家,当时欧洲最厉害的国家是日耳曼人建立的法兰克王国,和后来击败法兰克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但英国人威尔士在比较欧洲与初盛唐时,在书中这样写道:

“中国国家之盛,都市之文雅,文化之蒸腾,威力之远被,与西方之腐败、混乱、分裂相较,判然不同。”——《世界史纲》

可见唐帝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也难怪日本人在充分学习唐朝文化之后,毅然发起了大化改新,模仿唐朝的制度——奠定了日本今后的发展方向。

国家繁荣昌盛、百姓丰衣足食,按古人的观念,他们必须感谢天地的恩赐,因此,泰山封禅就被唐玄宗提上了日程。封禅自古有之,但泰山封禅真正被视作最高礼仪,象征君权神授,则始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第三年,为了向天下人说明自己“受命于天”的正统性,秦始皇在泰山首次举行了封禅典礼,自此以后,到泰山封禅就成了古代的最高礼仪,也是一种巩固皇权的手段。

从秦始皇到唐玄宗,1000多年时间,上百个皇帝,到泰山封禅的也不过五位,其他三位分别是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无一不是有卓越贡献的皇帝,可见这件事的神圣性,历史上第六位封禅泰山的皇帝是宋真宗赵恒,这位老哥封禅纯粹出于封建迷信,沦为笑谈,封禅泰山的神圣性遭到毁灭性打击,从此以后再也没有皇帝封禅泰山。

安史之乱开元盛世虽然很美好,但满打满算也不过40年左右,唐玄宗后期改元天宝,这一改似乎也把皇帝的性格改变了,也许是国家太过强大让他失去了警觉性,也许是朝廷奸小太会伪装蒙蔽了皇帝的双眼,他开始沉迷享乐、任用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为相、任安禄山为三镇节度使,终于在公元755年,狼子野心的安禄山以诛杀杨国忠为名,发动了安史之乱。

多年后,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字字泣血,诉说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被称为唐明皇的李隆基,第一次抛弃了长安城,逃亡西蜀,途径马嵬坡时,在手下军士的逼迫下,赐死了他最爱的杨玉环。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七月七日的长生殿中,再也没有两情相悦的爱人,也没有奢靡盛大的极乐之宴,过去的辉煌,将永远不再回来,只有那些留守的老宫娥和夜里的秋雨,还在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其实,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些不好的信号,全盛时期的唐帝国,万国之主,多么不可一世,却在对大食、南诏的两次军事行动中接连失利,对唐帝国的自信带来了打击,紧接着安史之乱毫无征兆地爆发,才让皇帝都吓破了胆,要放弃首都去逃命。

藩镇割据本质上来说,安史之乱不过是一场雇佣兵作乱,根本不可能造成如此巨大的灾难,但此时父子争权的戏码再度上演:父皇你既然要逃命,置百姓和国家不顾,那你的使命就由我来完成吧,于是,被唐玄宗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负责平乱的太子李亨,趁势在灵武继位,是为唐肃宗,尊玄宗为太上皇。

雪上加霜的是,此时吐蕃再度崛起,内忧加外患,自信包容的唐人,开始自我怀疑了,这种怀疑不但体现在百姓生活中,也体现在军事指挥上——一系列错误的军事任命,让叛军越来越壮大,唐军已经被打怕了,无力还击。

直到公元763年,唐代宗李豫继位,因无力彻底平息叛乱,朝廷只能妥协,参与安史之乱的降将成了各地节度使,虽然长达8年的安史之乱就此平息,但从此也让唐帝国陷入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再也难以挽回。

历史的轮回

宦官专权和党争代宗之后,唐德宗李适(kuò)继位,他本欲平藩,却反而造成了节度使叛乱,李适也成为了又一个离开长安的唐朝皇帝,为了重新回到权力中心,他只好把军权交给宦官。从此以后,唐帝国的每一个皇帝,不但要面对藩镇割据,还要面对宦官专权

但即使在这样的局面下,唐朝还延续了150余年的国祚,也有唐宪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等励精图治的皇帝,试图力挽狂澜,出现唐宪宗李纯一度战胜了所有藩镇,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兴,史称“元和中兴”,人们一度以为开元盛世将重回大唐,但此时朝中又出现了“牛李党争”,彻底断送了回到盛唐的美梦。

这一场旷日持久的党争,持续了40年,经历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6朝皇帝,最终以牛党获胜而宣告结束。同时,唐文宗李昂正在密谋一场对宦官集团的毁灭性打击——他们计划在甘露寺将宦官一网打尽,却由于大将军韩约心理素质不过关露馅了,反倒被宦官诛杀殆尽,史称“甘露寺之变”——据记载,这场变故被诛杀的大臣及家人有1000多人,从根本上摧残了大臣对朝廷的信任,至此,宦官不仅把握朝政,还把握了对皇帝的废立和生杀大权。

最后的余晖大唐的最后一抹耀眼的余晖,出现在唐宣宗李忱时期,在唐朝国力日益衰退的局面下,他还能重新征服西域,强行延长了唐朝国祚,被后人称为小太宗:

“宣宗精听于断,而以察为明,无复仁恩之意。呜呼,自是而后,唐衰矣。”——《新唐书》

可惜,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内忧外患、国力衰退的局面下,宣宗再怎么力挽狂澜,再怎么试图中兴,最终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宣宗之后经历了懿宗、僖宗,发生了黄巢之乱,伟大的长安城被付之一炬,再后来朱温崛起,他弑杀了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唐昭宗李晔,三年后又逼迫唐哀帝李柷(chù),后将其鸩杀,朱温灭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这一年,是公元907年。

从公元6,李渊逼迫隋恭帝杨侑禅位,建立大唐,到公元907年,朱温逼迫唐哀帝李柷禅位,享国290年的唐朝,完成了它的历史轮回,但它带来的自信与包容,文化和成就,终将被每一个中国人一次又一次提起,一次又一次梦回盛唐!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