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捱过七年之痒的《中国好声音》 重“新”出发

捱过七年之痒的《中国好声音》 重“新”出发

时间:2022-10-20 18:50:00

相关推荐

捱过七年之痒的《中国好声音》 重“新”出发

作为一档已捱过“七年之痒”的现象级音乐综艺,《中国好声音》无疑已在时间的检验中成为了一个行业标杆——

不管是对新人的挖掘,还是对乐坛好声音的打磨,《中国好声音》都为华语乐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从第一季的梁博、吴莫愁、吉克隽逸再到张碧晨、张磊、毕夏等等,前仆后继的个性音乐人在这个舞台享受着音乐,也通过《中国好声音》实现了职业生涯的跃进,真正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歌手。

回顾前七季《中国好声音》的赛程,这个舞台上也诞生了许多经典的翻唱和原唱曲目,流传至今。而伴随着机遇与挑战的双重迎击,越来越多的优秀选手在竞争和自我超越中脱颖而出,他们发挥出自己最大潜能的同时,也找寻到了音乐中潜在的真我。

这一季自然也不例外。

于今天(7月19日)起每周五晚9时档在浙江卫视播出的新一季《中国好声音》,更换了新场地和全新导师阵容,正式开启了它第八个年头的重“新”出发。用总导演金磊的话来说,今年节目最重要的主题也在于此,一切“全新出发”。

围绕这个概念,在《中国好声音》的节目中,除了保留了上一季的盲选演唱歌单和“魔镜转椅”环节外,还加入了诸多全新规则:

比如抢人环节不设人数上限、“一键闭麦”(抢人时,导师可以让任何一位“威胁”到自己的对手“一键闭麦”。被“闭麦”导师的座椅将重新转回,麦克风也将无法发声)等。从赛制上来看,导师们的第一轮选人就已然火药味十足,更不用说之后陆续拉开的PK车轮战。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季的导师阵容完全不同于去年“全男班”的导师阵容,设定上更加权衡了音乐风格流派上的求同存异。

“元老级”导师那英的回归,音乐顽童哈林庾澄庆的留守,对熟悉《中国好声音》的朋友而言,这个阵容并不陌生。甚至,如今再回头看,他们二人也曾是此前多季节目的导师,对赛制自是熟稔不过。一个偏重于华语流行抒情,一个选择上崇尚多元,都曾带领过相当一批优秀的学员步入乐坛。此时再坐镇《中国好声音》,也让所有人期待他们在这一届的选择会是如何。

而国际天王王力宏和乐坛创作才子李荣浩的全新加盟,则带来了许多新鲜感。要知道,相较于以往偏Vocal的导师阵容,这两位新晋导师都更偏向于原创,在创作属性有着自己的鲜明特征,唱功同样让人不容小觑。

参照这两年综艺诸如《这!就是原创》和《我是唱作人》等对原创的大力挖掘,这或许也将成为新导师筛选学员的一个标准。他们究竟是不按常理出牌还是谨慎为之,以及节目中会不会诞生一些好听的原创金曲等,也成了新一季《中国好声音》的亮点。

但总的来说,参照如今“三男一女”这一经典配置下的四位导师组合,从60年代到80年代,他们的身上更加兼具华语乐坛的包容性和创新性,也必将给节目注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现场教学型”导师 王力宏

今年《中国好声音》的导师阵容里,鲜少上综艺做导师的王力宏,是给我的一个惊喜。事实上,我也坚信王力宏的加盟必然给这个节目带来许多不一样的东西,尤其是音乐性的垦殖。

这一点,结合王力宏的音乐生平就能看出。自他出道以来,专辑的词、曲、编、混,甚至MV都多是亲力亲为,也产出了许多华语歌坛具备传唱价值的金曲,如《花田错》、《大城小爱》、《我们的歌》……从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史上看,王力宏是游走在前沿的,做音乐的过程同时也是引领时代流行乐的过程。

从他的专辑就能看出端倪,《心中的日月》首开中国风嘻哈的先河,《盖世英雄》把传统音乐元素融入R&B中,《改变自己》在赏听性上相当出彩。而之后的几张专辑,《十八般武艺》将视野放向民乐和交响乐,《你的爱》主打EDM曲风,《AI.爱》大玩未来与科幻感的。

从音乐的深度和包容度上看,王力宏身上具备的音乐性是许多华语歌手难以企及的,他的队伍也必然是一支能融合多种音乐类型学员的大本营。

他可以唱功弱,但一定要有吸引人的一技之长;他可以感情表达欠缺,但音乐性上一定要亮眼。可想而知,王力宏能很容易地感知到学员身上流淌着不同音乐类型的血液,看到他们潜藏的可能性。

同时,王力宏自身厚实的教育背景以及对于各种乐器和音乐的精通,试想也会让他坐实“现场教学型”导师的身份,在音乐玩法上给更多学员最有效的指导。

这一点,从提前曝光的试录短片就可以得到佐证。在点评环节,王力宏就开嗓亲自为选手做起了示范,把节目现场变成了“王老师的音乐课堂”,音乐辅导老师的角色应该会给节目带来一些专业性上的拓展。

在接下来的节目中,从乐坛天王到王老师的身份转换,王力宏应该会成为《中国好声音》8季以来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导师!

“情感共鸣型”导师 李荣浩

新加盟《中国好声音》的李荣浩,是节目八季以来唯一一个85后导师。

他的加入,最直接的就是能带来一种小年龄差的亲近感,和参加节目的学员代沟最小,经历的时代相同,也拥有最多的共同话题。这一点,相比其他三位导师,这是李荣浩最大的优势,也很容易和学员产生类似的情感共鸣。

但同时,关注音乐本身,你又会发现身为唱作人的李荣浩,作品从创作到演唱都是一个人完成的,兼具个人属性和市场属性。

他的歌曲往往重叙事、取材于内生情感的宣泄,但也能成为大众流行。

要知道,在华语流行乐坛做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流行金曲对于大多数原创歌手并非一件易事,至少它的创作环节必须要满足两点:一是叙事完整,二是旋律好听。而后者,常常又和情感表达真挚联结在一起,你的演唱环节至少是要动人的。

以李荣浩的歌曲为例,《老街》、《戒烟》、《年少有为》、《李白》……歌曲之所以能成为脍炙人口的流行金曲,大多是因为内生的情感足够打动人。

因此,对于李荣浩来说,技巧性和唱功型选手不会成为他的首选,包括他自己也不是这一类。反而是那类情感能打动人的学员,会在节目中最受他青睐。

“听完你这首歌之后,我听得懂你想跟我说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在李荣浩之后的队伍里,情感共鸣上的培养会是他的重点之一。

“技能开发型”导师 庾澄庆

在过往的几届《中国好声音》里,哈林就曾以一副大大咧咧、音乐顽童的教学法大大激发出学员的音乐潜能,助力他们在舞台上完成个性的表达。

这与他在乐坛这些年的歌路是紧密相关的,他也向来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歌手。既可以唱《情非得已》这样的歌曲,也可以深情演唱《春泥》,甚至带点爵士气息的《老实情歌》,庾澄庆的音乐性在60年代的歌手里是最丰富的。

落脚在选人的标准上,庾澄庆的眼光也是如此。独到、细致,更偏向于一些个性鲜明、演唱风格小众的优秀选手。

作为节目的资深导师,这些学员才能在他的调教下获得最明显的音乐进步,被开发出更多的音乐技能。

“综合学习型”导师 那英

如果说刚参加第一季《中国好声音》的导师那英还是依据自己的喜好和听歌类型选择学员,那么在这么多届之后,她的眼光尤其是全局观无疑是所有导师里面最好的。

一方面,这是节目赋予她的经验,作为“三届冠军”导师,那英在参加了多届之后,她显然更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选手、市场需要什么选手;另一方面,她也是曾经的金曲奖得主和华语流行情歌天后,这些年始终保持着持续学习的能力,即便是面对自己的短板,那英也很快能找到空隙去适应。

因此,从选人的标准来看,那英会拍板一些个性鲜明的歌手,也会一眼相中稳定度和唱功实力强硬的Vocal加入自己的阵营。

同重“新”出发的《中国好声音》一样,如今回归的那英也在节目中开始了自己的重新出发和自我寻找。

透过这次崭新的导师阵容和全新赛制,相信重“新”出发的《中国好声音》还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期待今晚节目的正式开播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