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再读《七律·长征》 叹人世间破艰难险阻 唯一个“敢”字当头

再读《七律·长征》 叹人世间破艰难险阻 唯一个“敢”字当头

时间:2024-07-11 20:09:09

相关推荐

再读《七律·长征》 叹人世间破艰难险阻 唯一个“敢”字当头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主席最著名的七言律诗之一,长期入选小学语文课本,是中国人民家喻户晓的诗篇之一。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经历的事情增多,尤其是今年遇到人类有记载以来罕见的疫情,回顾这次全国人民同心抗疫的过程,再读《七律·长征》,回顾那段腥风血雨,九死一生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历程,我体会到人世间破艰难险阻,唯一个“敢”字当头。

敢,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双手持武器捕捉野兽,以会有胆识与勇气之意。“敢”可表有胆量、勇于进取。《说文》:敢,进取也。

“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中国古人云:绝处逢生,置之死地而后生。

让我们再次一起回顾那段堪称人类“艰难险阻”之最的历程,重温中国工农红军用他们敢于“亮剑”,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创造的中国革命史上一次次“奇迹”,体会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凭一个“敢”字创造了五千年绵延不绝中华文明的伟大精神。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长征路途之艰,可从这一路高岭深壑加以想象。

“五岭逶迤腾细浪”。毛泽东这样轻松地描述一年前走过的五岭。在地理学家的眼中,这正是对五岭山地形象的写照。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故又称“五岭”,地处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省交界处。1935年,某中学地理教材第八章名为“ 岭南山地”,其中对五岭描述:“南岭山脉蔓延数千里,随地异名……南北交通,非限于曲似羊肠之河道,即为崎岖升降之山路,其艰难险阻,盖可想见。”其中大庾岭、骑田岭就在郴州境内。红军在郴州的长征路线,很多地方是山高林密,悬崖峭壁,敌人据险布防,修筑碉堡。这点从地名就可以体会到,如山口,岭头,铁坑,寨前,百丈岭,石壁山,等等。可以说红军迈出的每一步都有流血牺牲。长征之艰,可想而知。

长征之难,难于上青天。历尽千难万险,爬雪山,过草地,可称难上难。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岷山北起甘肃东南岷县南部,南止四川盆地西部峨眉山,南北逶迤700多公里,有“千里岷山”之说。过雪山,是红军长征中最艰难的行军之一。红军翻越的雪山,大都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人迹罕至,白雪皑皑,山高谷深,气候变幻无常 。1935年6月,中央红军在川康边地区翻越了终年积雪、气候变化无常的大雪山——夹金山。

夹金山被当地老百姓叫做“神仙山”。他们告诉红军,只有神仙才能登越夹金山。夹金山是一座不可思议的山。鸟儿都飞不过去,但无畏的红军却偏偏要与命运抗争。数月行军,粮食不足,人也筋疲力尽。风雪刺得红军睁不开眼睛,又没有路,人们在冰上摔倒了,要站起来,浑身无力,有的就这样永远地躺倒在雪山的怀抱里了。7月上旬,红一方面军又相继翻越了梦笔山、长板山、仓德山、打古山等雪山。雪山地区的行程约31天,1350公里。党岭雪山,海拔5000多米,是红军三大主力在长征途中翻越的最高雪山。据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统计: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红军克长征之难,卓绝古今。

长征之险,险象环生,数次陷入绝地,几近面临全军覆没。大渡河之险,可算险中至险。

“大渡桥横铁索寒”。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地势险要,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从云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后,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蒋介石急令薛岳率主力北渡金沙江向四川省西昌进击;令川军第24军主力在泸定至富林(今汉源)沿大渡河左岸筑堡阻击。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

强渡大渡河是指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在四川省越西县(今属四川省石棉县)安顺场渡过大渡河的战斗,也是长征途中的一次著名战斗。红军营长孙继先从第2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4名当地船工摆渡。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追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突击队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突击队迅速登岸,并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奋勇冲杀,击退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随后,红1军团第1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红军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后,要用仅有的几只小船将几万红军渡过河去,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然而国民党的追兵紧追不舍,形势十分严峻。当急之下,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决定后,当即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指令。

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240里,终于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第2连连长和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东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整个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便奇绝惊险地飞夺了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南追北堵欲借助大渡河天险将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历数长征之险,“大渡桥横”堪称险中之险。

红军长征二万五,可以说步步是阻击,阻截,阻断,阻拦。这一路上既有敌人设置的重重封锁线,又有中国种种自然天堑。

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8.6万余人,从江西省瑞金、古城等地出发,开始战略转移,直到12月1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直属队于渡过湘江。期间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红军指战员付出了巨大牺牲,中央红军渡过湘江后锐减至3万余人。

此后又一路冲破重重天堑阻隔: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度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穿过茫茫草地……例如诗中所写“金沙水拍云崖暖”之 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峡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就会被国民党军压进深山峡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摆脱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粉碎了蒋介石欲将红军围歼于川、黔、滇地区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

可以说,整个长征,就是红军突破一切的历程。

如今,长征已成为一段历史,但长征精神却依然闪烁着熠熠光辉。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回顾那段历程,说九死一生都不足表达其艰难险阻。天下艰难险阻,唯一个敢字能破。回顾中华文明五千历程,中华民族无数次突破“最危险的时刻”,一路走来,靠的就是中华民族一个“敢”字当头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民族精神。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