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眼盲腿残 贫病交加 妻子41载始终不离不弃 世间再无这样的爱情

眼盲腿残 贫病交加 妻子41载始终不离不弃 世间再无这样的爱情

时间:2024-06-30 11:40:11

相关推荐

眼盲腿残 贫病交加 妻子41载始终不离不弃 世间再无这样的爱情

眼盲腿残、贫病交加,妻子41载始终不离不弃,世间再无这样的爱情

民国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繁华又落寞,封建就王朝的背影尚未远去,新时代的步伐如浪潮一般涌来,战火纷飞,政局动荡,华夏大地满目苍夷。民国也是一个最有味道最有情怀的时代,那是一个盛产大师的时代,梁启超、赵元任、王国维、钱钟书太多太多我们高山仰止的大师都造就于那个在民纷扰的乱世里,民族危难与个人存亡之际这些知识分子所展现的铮铮傲骨与文人气节,一如民族的脊梁支撑起一个时代的精神信念。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就是陈寅恪。

陈寅恪十三岁东渡日本,后游学欧美,二十余年潜心学问,能读十四种文字,会说五国外语,能听懂八种语言,是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四导师之一。在清华园,他以学识渊博著称。在情感上,他虽年近不惑,却未婚娶,也没爱情经历。他甚至不讲究衣着,夏秋季穿蓝布长衫,冬春季一身灰长袍、青布马褂,腋下夹着蓝布书包。在水木清华西装革履的教授中,他特立独行,是一道别致的风景。

陈寅恪情感上的“晚熟”,急煞父母。家人开始好言催促,最后父亲陈三立厉声警告他:你若再不娶妻,我将马上代为聘定。陈寅恪看父亲着急上火的样子,才感觉事态严重,只好请求宽限时日。只是婚嫁之事,哪急得来呢。缘分来了,挡也挡不住。一次闲谈中,同事偶然提到曾在一位女教师家中,看到墙上悬挂的诗幅末尾署名“南注生”,他不知“南注生”是何人,特向陈寅恪请教。陈寅恪略显吃惊,沉吟一会儿说:“此人定是灌阳唐公景嵩的孙女,住在何处?我要去登门拜访。”

此人便是唐筼,确实是灌阳唐景嵩的孙女,她出生书香门第,乃是民国有名的才女,从小饱读诗书,能诗能画,无一不通,当时她正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担任体育教师。才子佳人,相见恨晚,两人一见钟情,很快便陷入了爱恋。当时陈寅恪可谓是大龄剩男,30多岁还没有谈个女朋友,而且还是个有不婚族思想的人,直到遇到唐筼,他便陷落了。之前陈寅恪父亲多次催促他结婚,甚至放话说:“尔若不娶,吾必代尔聘定。”就是这样陈寅恪都不为所动,只是假托要求父亲宽限时日,如今只因一幅字便与唐筼一定终生,便立马与唐筼相爱结婚。

结婚后,陈寅恪和唐筼在清华园过起了幸福的日子。这算是二人难得的幸福时光,陈寅恪的女儿陈流求、陈小澎、陈美延在《也同欢乐也同愁》一书中,“抗战前家居生活”是陈寅恪夫妇坎坷、悲怆一生中最温暖的乐章。但苦难接踵而至。随着抗战的全面展开,陈家也随着国家的命运一起沉浮。从1937年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与南开大学先撤退到长沙,后又南撤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陈寅恪一家自北平、长沙、梧州,辗转到香港。后陈寅恪赴联大任教,唐筼因病独自带着三个幼小的女儿留居香港。期间骨肉分离,各种生活的艰辛,都是唐筼在极力维持着。

到1945年时,陈寅恪因视网膜脱落导致双目失明。壮年目盲,陈寅恪顿时陷入生不如死的痛苦中,唐筼拖着病体温柔体贴地安抚丈夫身心的创痛,照顾饮食起居,打理家务,查阅资料,诵读报纸,并承揽家中书信的回复。1962年7月,陈寅恪洗漱时滑倒在家中的浴盆里,摔断右腿股骨,自此长卧于床榻。在那段风雨漂摇、贫病交加的岁月,唐筼亲历亲为,甘为丈夫遮风避雨。她以孱弱的身躯抵挡密集的箭矢,为他争得一片稍可喘息的空间,而自己的心脏病也日趋严重。是年10月7日,国学大师陈寅恪因患多种疾病,离开了人世,夫妻俩一同度过了41载风雨人生。唐筼平静地料理完丈夫的后事,接着又安排好了自己的后事。45天后,唐筼也静静走了。她要去追寻天堂里的丈夫,天上人间永相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