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三十年代的福建 厦门鼓浪屿 福州泉州漳州

三十年代的福建 厦门鼓浪屿 福州泉州漳州

时间:2019-06-06 19:28:44

相关推荐

三十年代的福建 厦门鼓浪屿 福州泉州漳州

图为上世纪30年代的鼓浪屿老照片,当时的鼓浪屿已经非常繁华,别墅林立,而对面的厦门很多地方却还都是滩涂。其实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南宋时期命“五龙屿”,明朝改称“鼓浪屿”。因岛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

图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厦门大同路。大同路始建于1929年,长1100米,宽9米,是厦门第一波城市建设时出现的道路。大同路虽然只有1100米,但当年大同路上竟有7座小庙、23家金店银楼和两家戏院。其中朝天公庙里的匾是由清朝雍正皇帝御笔亲书,小庙曾是“文官下马、武官下轿”之地,庙内藏有两尊菩萨,名为“千里眼”和“顺风耳”,塑造手法极具艺术性。

图为三十年代的厦门中山路,厦门中山路始建于1925年,全长1198米,宽15米,与海上花园“鼓浪屿”遥遥相望,是厦门最老牌的商业街。而且中山路的骑楼街是厦门建筑文化的代表,这些建筑绝大部分是二十年代华侨回乡建造的,现已被列为旧城保护的重点。不仅如此,中山路自开街以来,一直都是厦门的商业龙头、经济中心。不论往昔还是如今,人们一提及厦门,就必说中山路,它好似纽约的曼哈顿、东京的银座、香港的中环,让人流连忘返。

泉州开元寺,该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

图为开元寺的东西塔,东西塔与大雄宝殿成“品”字形布局,两塔均为仿木构八角五层楼阁式石塔。而且开元寺的双塔是中国最高的一对石塔,经明万历年间泉州八级地震以及多次台风的考验,仍屹立不倒。

图为三十年代拍摄的福州镇海楼,福州镇海楼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楼前右侧有七星罡按北斗七星方位排列,筑此楼以寓北斗之水厌火祥之意,保佑全城平安;明清以来,镇海楼除了作为历史名楼,还被作为“太平盛世”的象征,所以历经六百余年沧桑,屡毁屡建不绝于世。

图为福州西湖公园荷亭,福州西湖公园位于至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严高所凿,在唐末就已经是游览胜地;五代时,福州西湖成为闽王王审知次子王延钧的御花园;到宋代更富盛景;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林则徐为湖岸砌石,重新修建;19辟为西湖公园。

图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漳州中山公园,漳州中山公园始建于1910月,1911月建成。中山公园原为漳州府治旧址,民国元年,改为龙溪县署。19,援闽粤军开辟闽南护法区,改龙溪县署为漳州第一公园。1927年元月,北伐军东路军将其更名漳州中山公园。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