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合肥科学岛科普报告团:为青少年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

合肥科学岛科普报告团:为青少年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

时间:2018-06-30 22:15:53

相关推荐

合肥科学岛科普报告团:为青少年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

“人造太阳”、强磁场、无人驾驶车……在位于合肥科学岛上的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里,各种各样“高大上”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而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些科研成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传播科学精神,科学岛上的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开展科普活动。不久前,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科学岛科普报告团正式成立,将向公众开展一系列科普报告演讲和科普志愿服务。日前,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采访了科学岛科普报告团团长张毅,听他讲述科普的心路历程。

【缘起】

临时“搭台”开启科普之路

1982 年大学毕业后,张毅就一直在科学岛工作,从科研到管理,他对科学岛的科普发展历史了如指掌。“科普工作,是我们科研人员工作的一部分,科研人员一方面要开展研究,一方面也有责任向社会宣传科学技术,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

李建刚院士作报告。

张毅告诉记者,科学岛真正开始系统地开展科普工作,建设自己的科普馆,大概是在 年5 月。“那是科学岛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参与到全国科普活动周的活动中,我们对湖滨楼商场进行改造,建成了一座科普馆,集中展示岛上各个所的科普展品。”

科普馆是临时改造而成,而展品也是临时搜集。“那时候因为是刚刚起步,大家对科普也相对陌生,我们从各个所征集上来的一些材料,写得非常专业,有的连我们自己都看不懂,更别说普通老百姓了。”

于是,张毅和同事们加班加点,重新按照公众可以接受的语言方式来组织科普材料,主要用展板和展品介绍岛上的研发成果,“就这样, 年科普活动周,科学岛的第一个科普馆正式开始运行了。8 月,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在科普馆正式挂牌。”

“一号别墅”变现代科技馆

张毅说,这些年来,不仅科研工作的规模和水平在不断发展提高,科研人员的科普意识也在不断转变。“以前,有一些人认为,科学家,最重要的是科研,做出好质量的成果,写出高水平的论文(是第一位的),科普可有可无。但是现在,随着国家‘一法一纲’(编者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大家对科普的认识提高了很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科普队伍中来。”

从 年开始,科学岛上的科普日、公众开放日等活动规模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合肥市乃至全省、全国的青少年上岛参观、学习,了解世界前沿的科学技术。在合肥市委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研究院对原有“一号别墅”进行了改造。 年8 月29 日,新建的合肥现代科技馆在岛上正式开馆,“新馆比以前临时改造的科普馆面积更大,展品更多,装饰更好。”张毅说,合肥现代科技馆分为氛围序厅、智能时代、能源世界、光学和材料世界、磁的魅力等五个展厅,科普内容与合肥研究院各研究所主要科研方向一致,展品绝大部分由研究院科研人员自行研制开发,“现在,这个馆每年接待公众3.5 万人次,已成为安徽省科学传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进阶】

受到启发成立科普报告团

除了在岛上开展科普活动,科学岛上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们,还走出研究所、走出科学岛,到全国、全省各地开展科普报告工作。 年,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组织了近百名来自科研一线、拥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成立了博士志愿服务团,走进中学课堂和实验室,开展科学传播活动。“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蒲公英科学传播志愿服务团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希望像蒲公英一样,将科学的种子植入青少年的心中。”

科学岛上,“黑科技”不断涌现,但想把它们讲清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科普报告团的目的,就是用通俗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知识和科学精神。

今年5 月,研究院为了使科普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和专业化,成立了科学岛科普报告团。张毅说,之所以有这一想法,也是受到了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报告团的启发和影响,“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报告团1997 年成立,50 余人,主要由中科院离退休研究员组成,也有高校、解放军和国家各部委的教授和资深专家参加,还吸收了一些热心科普事业的优秀中青年学者。建团以来,在全国32 个省、1500 多个市县演讲18000 多场,听众超过680 万人。报告团专家严谨务实的精神和深入浅出的演讲,使听众真切地体会到‘科学就是力量’‘科技就在身边’。”

“您放心吧,有我们呢”

张毅说,科学岛上有不少老科学家,做了一辈子的科学研究,对科研工作有深厚的感情,即使退休也始终放不下,“做科普讲座的时候,有种老朋友叙旧的感觉,回顾科研经历,重温科研成果,分享经验和体会,自豪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科研的生命得以延续。通过科普报告,让自己的科研成果被听众了解。更重要的是,让青少年能够受到科学的启蒙教育,点燃崇尚科学、努力学习、从事科研工作的梦想,也算是一种精神传承。”

张毅还举了个例子:科学院原高技术局局长张厚英研究员退休以后作了2000 多场载人航天工程的科普报告,深深地影响了许多青少年学生。其中有一名学生,从此爱上了航空航天,高考考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毕业后到中科院空间中心读了研究生,毕业后留所从事航空航天科研工作,实现了自己的科研梦想。

“还有一个故事,在一次讲座结束前的互动环节里,一名小学生递上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爷爷,还有很多事要做,您放心吧,有我们呢’。”张毅说,这样朴实的话语,蕴含着祖国未来的希望,“这对老科学家们来说是很大的欣慰,也是对他们继续在科普岗位上奋斗的最好回报,所以很多人都有动力来做这件事。”

【计划】

除了知识更要传递科学精神

据了解,目前科学岛科普报告团已经有五十多人,其中包括李建刚、刘文清、万元熙等岛上的多名院士,“我们的第一场科普报告,就是李建刚院士讲的,他讲的是大家最熟悉的‘人造太阳’实验装置,效果很好。未来,院士以及其他的团员,都会陆续开展科普报告。”

张毅说,希望通过这些科普活动,为孩子们心中植入一颗科学的种子,“要让我们的下一代从小就有开阔的眼界和创新精神。”张毅说,科普报告不仅要给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向他们传递科学精神,“就是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他说,我们不少的研究生学习很好,也能很好地完成导师交给的任务,但是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却相对不足,“我们希望向他们传递敢于质疑权威的科学精神,培养他们的勇气,让自己的思想不要被禁锢住。”

未来两个月将作14场报告张毅向记者说明了科普报告团接下来的工作计划,“下一步科普报告团将于9 月至11 月初,在省内开展14 场科普报告活动。有七位老师参与,科普报告内容包含航天、核聚变、绿色能源、垃圾分类、医学健康等多个方面。”

同时,合肥研究院也会大力支持科普报告团的工作。合肥研究院老科协会长单文均表示,科普工作是科技工作者回报社会、贡献社会的最有效方法,科学岛拥有得天独厚的科研环境和大量科技工作者,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根据社会各界对科普工作的需求,“定制”富有针对性的讲课内容,使每个成员都能把报告团的科普工作与自己所承担的业务工作和技术专业融为一体,发挥应有的作用。

【感悟】

市民存在不少“科学误区”

张毅注意到,目前在社会上,还存在因为科学素质不高而对科学产生误解,甚至被误导的现象。“比如我们一开始做‘人造太阳’实验装置的研究时,有的人担心既然是‘人造太阳’,多出一个‘太阳’会不会造成合肥的气温上升?会不会有很强的辐射放射性?对人体有没有危害?”他说,甚至有关部门特地对此进行了调查。“事实上,‘人造太阳’只是利用太阳聚变反应的原理,并不是真的造一个太阳。而聚变能具有不污染环境、不产生高放射性核废料的优点,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他说,这些问题的存在就是要对公众坚持做科普工作的原因,要让老百姓真实准确地了解科研工作。

“除了公众本身对科研项目不够了解之外,还有很多人以营销为目的,进行虚假宣传误导市民,从以前的纳米材料到现在的量子科技,市场上所谓的‘量子袜’‘量子内衣’也不少见。”张毅说,“这些产品,其实与量子概念毫无关系,都是在蹭量子的热度,所谓的疗效显然也无从说起。这也充分说明通过大众传播进行科普,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性。”

如何做好科普“很有讲究”

在张毅看来,做科普工作并没有那么简单,不是报告一下科研成果就行了。“爱因斯坦说过,‘要是你不能言简意赅地解释某种理论,那就说明你自己都还没有理解透彻。’不做好充足的准备,想要用几句话向老百姓说清楚复杂的科研内容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低年龄段的孩子开展讲解工作,那就更难了。”

关于如何做好科普工作,张毅在今年5 月16 日科普报告团成立的首次报告上,就如何作科普演讲以及PPT 制作进行了分享。“通过通俗的叙述进行科普,力求表达科学技术的逻辑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文艺手段来宣传科技知识和科学思想,使科学较易为人们所接受,展现出科学的形象美。”张毅还针对演讲和PPT 制作技巧提出了建议,“衣着要得体,用语要规范准确,注意手势的使用,多用提问的语句启发听众思考,要多准备一些事例、趣闻与听众互动。在PPT 制作方面,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用图说话,字尽可能少,切换特效不要过于花哨,不要使用超过三种字体……”

杨玉婷 吴衡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陈牧 刘旸 项磊 采写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