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人为什么会因爱生恨?

人为什么会因爱生恨?

时间:2019-05-20 08:34:04

相关推荐

人为什么会因爱生恨?

KY作者/缩飞

编辑/KY主创们

在印度泰姬陵附近,有一家名叫“Sheroes”(女英雄)的咖啡馆。咖啡馆的工作人员都是被硫酸攻击的幸存者(皆为女性)。她们的容貌已经尽毁,但通过在咖啡馆里工作,重新找回继续生活的勇气。

在“买硫酸和买口红一样容易”的印度,女性被泼硫酸的事情并不罕见。而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追求者或伴侣求爱不成,反生恨意,然后寻求报复。

虽然没有泼硫酸这么严重,但最近我有一个朋友失恋了,她每天都诅咒前任“长命百岁,孤独终老”。我能感受到她内心的恨意。原来我们真的可以那么恨自己爱过的人。

今天,我们就想和大家谈谈“因爱生恨”。为什么我们会恨那些自己爱过的人?你恨ta说明什么问题?

在深入讨论“因爱生恨“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白爱与恨究竟是什么。

喜欢或欣赏一个人,不代表着爱ta;而讨厌或嫌弃一个人,也不能意味着恨ta。爱与恨都并不是每天都会发生的那种常见的情绪。在心理学上,为了区分爱与恨的独特存在,Rempel& Burris ()将爱与恨都定义为一种“动机”。

爱:是一种希望他人的福祉能够保持或增长的动机

恨:则是一种希望他人的福祉能够降低或者被摧毁的动机。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如果你喜欢一朵花,你会摘下它;如果你爱一朵花,就会为它浇水” (来自于《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不过需要知道的是,爱与恨动机只是一种主观动机,并不必然会导致行动(Rempels& Burris, )。

和喜欢、讨厌的情感不一样,动机是更加持久且稳定的。喜欢、讨厌的情感往往是被对方身上的某一个特征即刻触发的,相较更为短暂和波动。而如果对方给我们带来的感受足够强烈或持久,就可能让我们对对方产生“动机”。(Rempel& Burris, )。

但爱与恨仍然是两种不同的动机。

我们会因为对方本身的特质就产生爱,比如因为对方美丽、有趣、智慧等。也有可能是因为对方和我们的关系,比如对方让我们感觉良好 (Francia& Sharman, )。

但当我们却不会仅仅因为对方的特质就产生“恨”的动机。我们只有在“主观认为ta伤害了自己”之后,才会将ta视作一个自己的威胁物而希望ta变弱或者消失 (Francia& Sharman, )。

首先,人们在亲密关系中本来就更有可能“因爱生恨”。

研究者指出,人的感情在外界刺激下,具有两极性的特点(Moskalenko, )。这被称作“心理摆”效应。也就是说,人们的感情很容易向相反的状态转化。而如钟摆被高高拎起然后荡下去一样,感情的力量越大,这个反向转化的程度就越大。

因为心理摆效应,我们的确会更容易恨那些曾深爱过的人。尤其是当ta给我们带来了直接的伤害和痛苦。在亲密关系中,这些伤害的常见情况可能包括:

“单方被动的失去”、

“不平等的付出-收获”、

“对方允许关系中存在爱慕自己的第三者”等等 (Brogaard, )。

我们在爱中完全敞开了自己,给予了对方能够伤害自己的可能性。这样的敞开基于一种信任——相信对方不会滥用这份权力。但在不尊重、不平等的关系中,一方往往就是抓住了对方的这一点,从而实施故意的利用、操纵、欺骗和剥削。

“展开脆弱性却被他人滥用”,带来的不单单只有痛苦,还有对自己的羞耻感。比如对于自己“轻信”的自责,或者感到自己很愚蠢。在被伤害后,一方可能会对一开始敞开脆弱性的行为和决定感到羞耻。而心理学家们认为,羞耻感,本身就是指向毁灭的、是一切暴力最本质的起因(Gilligan, )。

1.伤害对方的一方,没有做好“自我坚定”。自我坚定,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不含敌意的坚决(McKay, )。

没有做好自我坚定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不够坚定,比如给出一些若即若离、前后矛盾的态度,时常给予对方虚假的希望。另一种是误解了坚定的含义,直接消失、不给解释——其实这反而会造成对方更难释怀,因为ta会反复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也很想继续寻找答案。

自我坚定,需要我们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真实需要,但同时也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McKay, )。也就是说,在我们表达自己“不”的意愿的时候,也需要让他人有机会了解这些决定背后的原因。通过开放的沟通,我们尊重了他人知情的需求。

2. 一段毫不“互惠”的关系

有些人觉得,别人对我好,是ta的自由选择,与我无关。这是一种对于现实的过度简化。因为只要在互动中——哪怕只是接受,就都会给对方传递信号,是一种关系的开展。

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不局限于爱情)的基石,就包括了“双方是互惠的”这个基本条件(Nicholson,)。

如果接受付出的一方,单单享受他人的付出,却从来不置可否。那么这种行为,可能只是在利用暧昧来获得他人的付出。这可能是一种不公平的、掠夺的关系。

不互惠的关系,维系的同时就是一种伤害。这种关系被认为很容易使处于弱势的一方最终产生“恨”的动机。

3.被伤害的一方:错误认知造成的“遗弃暴怒”。

也有时,恨的发生是由被伤害者本人造成的。比如他们可能对爱本身存在误解:最后没有和ta在一起,就是我失去了我应得的 ,或者是我失败了。

当人们将自己的爱慕对象或者恋人视作自己的占有物时,在失去的时候会感到被剥夺了理所应得的东西,从而感到一种“遗弃暴怒” (abandonment rage) (Gerstel, )。而爱并不是占有另一个人。就像一开始所说,爱应当是“希望ta更好”的动机。

还有一些人,会把他人的爱视作是一种自己价值的肯定和成功。因此一旦在自己的心意不被回应或认可的时候,便将其引申为一种生活对于自己的敌意——因而想要与之对抗。

不管是将爱视为占有,还是自我价值指标,这些想法都可能被归因于“自恋” 的人格特征(Gerstel, )。自恋的人,并不是真的喜欢自己,而是非常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会不断的向外界寻求关注和肯定,来让自己感觉良好。他们将自己的需求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因此把他人视作“因为满足自己需要”而存在的。

自恋者容易因爱生恨,因为他们的注意力所在的对象,拒绝满足他们的需求。而这是一件他们无法接受的事情。

很多时候,并不是人们主动选择了去恨,而是无法自抑地因爱生恨。而且“恨”也绝不是一种愉悦的体验。那么为什么我们依然会恨呢?也许人们没有意识到是,“恨”有它自己的存在意义和功能 (Ben-Zeev, )。

1. 保持联结是恨最重要的功能。

很多人说“当你还恨的时候,你还没有放下这段感情”——这也许是真的。

和爱一样,恨是一种动机,指向着和对方紧密的联系。在“爱”不再可得的时候,“恨”是唯一一种能够和爱人保持紧密的情感联结的途径。当正面的紧密联结不可得的时候,人们选择了“恨”作为一种折中和妥协(Francia& Sharman, )。

2. 自我保护

对一个人想爱而不能爱的体验,会导致强烈的情绪失调 (Ben-Zeev, )。为了调和这样的情绪失调,人们会否认自己爱着对方,选择一个恨的立场。这种反向作用的心理抵御机制,将人们不能接受的事实压抑到潜意识里去——不用意识到它们,从而减少自己的痛苦感。

3. 力量重建

在被伤害的时候,恨反而会让人们感到自己有力量,因为这是一种抗争 (fight)反应。恨把被动的、由外而内的“对自己的无望、无力和耻辱感”转化为一种主动的、由内而外的对他人的攻击和对抗(Gerstel, )。

4. 对公平感的追求

“希望对方的福祉减少或者摧毁”的愿望,其实也是希望自己受过的痛苦,能够被对方经历和承受。这是一种对于公平感 (fairness)的向往。比如说,很多年前风靡一时的巫毒娃娃和最近的“天道好轮回” (karma is a bitch),都反映了人们对于这种公平感的追求。

我们的社会文化将“恨”构造为一种负面、甚至不道德的存在,但正如Ben-Zeev () 所说,恨有其正面的存在意义。不过,“由爱生恨”也的确会给人们带来负面影响。

恨过的人都知道,“恨”是一种恨难受、辛苦的体验。过于长久的恨,会延长事件本身带来的负面情绪 (Curtin, )。而且人们往往在恨意中反刍过去发生过的事情,这些反刍占用和消耗了自己的认知资源,进而影响正常生活(Francia& Sharman, )。此外,恨意最终可能会增加人们实施复仇的可能性,这其中就包括暴力的攻击性行为 (Brogaard, )。

比起刻意地压制自己的恨,或是任由自己去恨;人们更需要的是在“因爱生恨”正面和负面的体验中寻得平衡 。以下是一些可采取的建议(Matas, ):

1.允许自己的恨,但将其视作暂时的非常时期

有的人会因为自己产生的恨而自责,认为自己小家子气、不合道德甚至恶毒。但其实“恨”更像是一种受到伤害的保护机制。在“恨”中,人们慢慢愈合-找回力量-最终不再需要来自“恨”的“保护”。

2. 在独处的时光中,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不要过度反刍过去的事情

在失去了一个能够释放“爱”的对象的时期,人们需要将爱的能量重新投注在自己身上。将注意力放在当下和自己身上,而不是过去和他人身上。

3. 在原谅和放下中获得掌控的力量

如果最终如果能够放下和原谅,人们能够获得一种比“恨”更强大的力量。这份力量意味着你已不再束缚于两人的关系当中,而是站在比对方更高的层面上赋予了对方“被原谅”的机会。

4. 从其他社交关系中获得爱和安全感,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当人们完全地陷入到一段两人关系当中时,可能会忽视其他人与自己的感情联结。事实上,家人朋友甚至新的人际关系,都能够为我们带来需要的爱和安全感。当然,心理咨询师也能够为我们提供需要的情感支持和帮助。

References:

Ben-Zeev, A.(). Hating the one you love-“I hate youbut I love you”. Psychology Today.

Brogaard, B.(). When love becomes Infiltrated by hate. Psychology Today.

Curtin, M.(). Ever hated someone you used to madly love? Neuronscience says you arenormal. Inc.

Francia, L.& Sharman, R. (). Fairytale no more: When love turns to hatefully everafter. The Conversation.

Gerstel, J.(). How does true love turn into hate. Zoomer.

Gilligan, J.(). Shame, guilt and violence. Social Research, 70(4), 1149-1180.

Matas, A.(). Is there a thin line between love and hate for everyone. Better Help.

McKay, B.(). Quit being a pushover: How to be assertive. Art of Manliness.

McLaren, K.(). The twisted love inside hatred. Karla McLaren.

Moskalenko,S. (). The swinging pendulum of psychological wisdom. Psychology Today.

Nicholson, J.(). Do you believe in conditional love. Psychology Today.

Rempels, J.& Burris, C. (). Let me count the ways: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loveand hat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2(2),297-313.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