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竹林中》:比真相更可怕的 是人性的黑暗面

《竹林中》:比真相更可怕的 是人性的黑暗面

时间:2020-09-19 02:28:54

相关推荐

《竹林中》:比真相更可怕的 是人性的黑暗面

我们今天来探案。

这几天,关于疫情的新闻很多,我也很诧异于如今造假的便利性,一张藏头藏尾的微信截图,就能在人群中吸引一大群人,哪怕是纷纷辟谣之后,我们都依然半信半疑。

信息发达的时代,可能我们的真实,越来越难追觅。

我们今天,也就不妨,当一回侦探。找一找那些隐藏的真实。

故事情节取自《竹林中》,芥川龙之介的名篇。

“一起凶杀案”

安静的竹林中,发生了这样的一起案件。

案子并不复杂,一位武士死去了,他的妻子被贼人侮辱。我们好奇的是,凶手到底是谁?

他们都有口供,一共七个人。

首先是证人们,一个是樵夫。他是今天早晨第一个发现尸体的证人,接着是云游僧,是昨天下午见到他们夫妻的人,然后是抓到嫌疑人的小官吏,最后则是老妇,他是女主角的母亲,去世的人是她的女婿。

我们重点关注的是下面三个人,因为这三个嫌疑人,都说自己才是杀了武士的凶手。第一个是大盗多襄丸,第二个是武士的妻子,第三个很有趣,因为武士的亡灵说他是自裁的。

这就是整个故事的框架。我们接下来再看看各自的口供。

大盗多襄丸的口供很简单,他爽快地承认武士的死亡可能是他造成的,并且不掩饰自己任何的杀人动机,他侮辱了武士的妻子之后,在武士妻子的怂恿下,他们之间进行了公平的决斗,然后在二十多个回合之后,武士失败了,大盗认为自己杀死了他之后,便扬长而去了,武士的妻子也不知所踪。

而在武士的妻子真砂口中,她却承认武士是她杀的。她没有否认大盗糟蹋她的事实,但是作为一个弱女子,她却绝望的发现丈夫的眼神里只有鄙视,甚至连一点怜惜都没有。她感觉自己并没有脸面活在这个世界上,在大盗扬长而去之后,她又回到了现场,和丈夫自陈心迹的时候,她说她原本是想准备先杀了丈夫,让知道这个事实的人越来越少,然后再让自己和丈夫一起去,但是杀死丈夫之后,她苦于没有自杀的勇气,因而苟活到现在。

死去的武士借着自己亡灵的口,说出了自己奇怪的口供,他并没有特别厌恨大盗,这一造成他们悲剧的人,而是撇清了关系,说他是自杀的,原因是看着强盗糟蹋他的妻子后,他妻子对那个强盗竟然有了感情,想和那个强盗一起走,并且唆使强盗杀了他,因为太过绝望,他选择了自裁。

在扑朔迷离中寻找真相

其实这个故事里,只有两个事实是无可否认的。

第一个是武士的死亡,第二个是妻子的失贞。

在判断谁的话更可信的时候,我们应该采取如下的原则。

第一条是,相比于利益相关方,旁观者的证词更为可信。

第二条则是,不同的人说的共同点,往往是事实,矛盾之处,则要好好考虑。

第三条是,不在场的人,说话可信度很低。

我们就按着这个原则去看他们说的话。

强盗多襄丸说自己是被美色所吸引,并且刚开始并没有杀人的打算,这是他的心理活动,属于孤证,我们只能半信半疑。骗他们夫妻进竹林和糟蹋了真砂,这是三个人都承认的事实,我们可以选择相信。

但是关于决斗那一节,在武士那里却没有说到这个情节,但是根据樵夫的描述,“这里似乎有一场恶战”,多襄丸关于决斗的描述,可信度是很高的,至于决斗的结果,武士已经死了,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答案了。关于他杀死武士的可能性,因为在他扬长而去之后,武士和武士妻子里的口供都说武士没有死,而他这时候属于不在场者,我们对他这一段不取信。

而武士,描述的重点,主要在于自己妻子的背叛,给自己塑造了一个悲情的形象,并且为自己之后的自杀,提供了感情基础。但是疑点也在于此,他对大盗的控诉,力度明显不够,明明大盗才是造成他悲剧的根源。

我们只能有一个推测,曾经是有一场打斗,然后武士输给了臭名昭著的强盗,他之所以不对强盗的行径多加指责,因为除了糟蹋自己的妻子外,强盗和他唯一冲突的地方,可能就是强盗所谓的公正决斗,所以这必然会带出自己决斗失败的蛛丝马迹。

只说强奸,并且把矛头也对准了被糟蹋的妻子身上,他通过把妻子描述成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来塑造自己一个悲情英雄的模样,但是他的这个描述,又与他的丈母娘所说的妻子“刚烈”,“忠贞”的形象不符,这就是矛盾之处。所以我们从他的描述中,唯一得到的就是,后来有人来过,因为这件事,他没有说谎的必要。

妻子真砂说的很有趣,她说自己是先是昏了过去,所以在昏死的这段时间,她不在场,所以她没有看见那场决斗也是很正常的,我们并不能因为妻子没有说决斗,就断定妻子和武士说的没有决斗是真实的。

至于杀夫这件事,我倒是觉得有几分可信,首先根据妻子母亲的描述,妻子是一个很贞烈的人,她失贞之后,一定是动过这个念头的,她无法忍受自己的不洁,也更无法忍受自己的丈夫,用鄙夷的态度对待她,她希望大盗和自己的丈夫双双死去。

然后就没有人知道自己的不洁。所以她关于这个的说法,是更有可信度的。并且由于妻子的并不是供词,在作品中,只是一个忏悔,因此在佛像前,撒谎是没有必要的,可信度又高了几分。

但可悲的事,还是发生了,我们并不能根据他们所说的,推断出一个真相,哪怕是说服我们的真相。

我们刚刚的推理,都建立在我们认为的一个或是几个关键点上,可能母亲是为了维护女儿的贞洁形象,可能强盗是为了给自己创造出一个光明正大的形象,伪造了一个打斗场,也有可能是妻子,她刺死了一个武士,一个女人刺透了一个男性的胸膛,也是疑点重重。

还有可能是武士,因为自杀的方式,居然不是传统的切腹,而是刺胸膛,这也是一个疑点。如果脑洞再开的大一点,就连樵夫,都有可能自己看到武士的时候,武士还没有死,他就是那个把武士胸口的匕首拿掉的人,只是为了换取钱财而已。

“外面的人”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到处发生着罗生门一样的迷宫。

就像是和疫情起来的流言蜚语一样,无数的人都是,我看见,我在场,然后用一张煞有其事的微信截图来渲染一种自己想要的感觉,然后那些无数的不在场的人,都以为自己在场了,开始站队,开始批判。

人和人之间需要看见感,人和事之间,也需要一份在场感。我们相信我们的眼睛,这本是好事,但是这个信息的时代,无数的信息真假难辨,有的时候,与其片面的相信,倒不如等一等,让自己想一想。

这篇小说里,其实并不是一个所谓的像阿加莎克里斯蒂那样的侦探小说,我们之所以用探案的形式来吸引你进来,并不是为了秀什么逻辑,只是为了让我们意识到,在如此繁杂的信息里,每个人都有说谎的可能。

就好像一个超市里,如果只有一样物品,那么进这个超市的人,除了出来之外,大概只能选择这物品,但是如果有许多,我们在选择里,就会撩乱,然后根据我们的需要,拿走我们的物品,只拿走我们需要的。

那间满是物品的超市就是真实,我们拿走的,那叫信息,外面的人,只能得出,超市里有这个,但是无法得出,超市里只有这个。这还是在进超市的人不随身带的情况下,如果再随身带些什么,外面的人估计还是觉得,这也是真相。

我们就是外面的人。

习惯于被动的获取信息,因为网络的便捷,信息的迅速,并且总是会掉下我们廉价的泪水,给那些虚假信息,赚下不菲的流量。这叫信息不对称,其实获取真相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自己进入那家超市,看一看。

但是要注意的是,你出来之后,如果没有看尽超市里所有的东西,也没有记得超市里所有的东西,你是不配站在真相的这一方的,你最好加上,我觉得。

最后还是来说说人性的另一方面,关于承认。

芥川龙之介和鲁迅的关系,一直很好,19,鲁迅就翻译了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他们其实很像同一种人,悲观的人。芥川一直很悲观,他不止一次说“人生比地狱还像地狱。因为如果层层拨开人心,或许连我们都无法直视自己”,鲁迅也说,“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度别人”,但是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敢承认。

自己是高尚、光明等等伟大的词形容自然是好,然而我们不会有人说,自己是自私、贪婪的。就像大盗,那么见色起意,那么残忍,在临死的时候,还是希望给自己留下一个侠义之士的光明面。

我们同样不喜欢谎言,但是有的时候,我们所谓的真相,在某些人看来,也是谎言,这也就是辟谣如此艰难的原因。

人家不信,你能有什么办法?以前是有图有真相,现在是图可以抓拍,可以ps,我们真的不知道,如何辨别了。

那就不要辨别了,放弃对别人过高的幻想,也承认自己的阴暗,如果绝对的真实已经不可得,那就坚信自己心中的那份真实。

文/扒拉文史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