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心理学:你喜欢看什么书 已经暴露了你的性格和心境

心理学:你喜欢看什么书 已经暴露了你的性格和心境

时间:2020-03-15 16:20:35

相关推荐

心理学:你喜欢看什么书 已经暴露了你的性格和心境

读史可以明智,读诗可以怡情。看不同的书可以给人不同的体验,引发不一样的情绪共鸣。

对于读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有的人喜欢读史书,有人喜欢看诗文,表面上这只是个人喜好和个人倾向问题,其实有其内在的原因。

心理学表明,人所有的情绪、行为和好恶等都与内在的心理有必然的联系,比如说人兴奋、情绪激昂大多数因为心里高兴,骂骂咧咧大多数心里愤慨。

人对某些东西的偏向和好恶,也能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喜欢读史书的人与喜欢看诗文的人,在性格和心境上会有明显的不同。

心理学家认为,很多时候人读书是为了引起情绪上的共鸣,找到类似知己的感觉。所以很多人说,读书其实是在跟著作者交心,而书是连接你们的工具。

人都喜欢看与自己观点一致,能够引发共鸣的书,对于那些与自己观点相悖,引起内心抵触的书,提不起什么兴致。

因此,你喜欢看什么书,表面上是个人偏好,实际上是寻找内心的情绪共鸣,它能反映出你的性格和心境。

看书的目的

看书的目的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获得某项技能或者知晓某种知识,带有目的性地看书;另一种是在闲暇时光,为了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而读书。

如果是为了第一种目的而看书,那就谈不上喜欢不喜欢了,因为那是迫于某种目的而看书。

比如说作为销售人员,你刚入职,需要快速了解和适应自己的工作,所以你看了销售方面的书。你只是为了工作需要才看这些书,也许在你心里面对这些书根本谈不上喜欢。

如果是为了第二种目的而看书,才有喜欢和不喜欢之说。在这种前提下,你更喜欢看什么书,就能体现你的性格和心境。

为了第二种目的而看书的人,是为了寻找内心的情绪共鸣,所以才有个人偏好,他们更倾向于看那些能引发自己兴致,让自己感同身受的书。

读书与个人性格

不同的人,情绪需求不同,寻找的情绪共鸣不同,所以喜欢看的书也不一样。

喜欢读史书的人一般非常理性,他们很尊重事实,最讨厌别人在他们面前胡扯、歪曲事实,所以对史书爱好者来说,他们最看不惯的就是在不了解历史真相的情况下,捏造子虚乌有的“史实”。

读史可以明智,喜欢读史书的人一般比较老成,对很多东西看得通透,因为历史告诉了他们,世界上很多事都没有绝对的对错,一切只是立场问题。

喜欢看诗文的人不同,他们更加感性,心思更加细腻,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体会到“叩门”、“敲门”和“推门”在意境上的不同,才会反复斟酌每一个字的意蕴。

对于不喜欢诗文的人来说,他们可能根本体会不到有什么不同,更不会为了一两个字反复纠结。喜欢诗文的人,性格洒脱,情感丰富,更加儒雅而知性。

最能体现读书与个人性格之间关系的就是四大名著了,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每一部都是著作。但是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对于四大名著的喜好有明显的不同。

我本人就有很深的感触,四大名著里,我最喜欢《三国演义》,我记得我第一次看《三国演义》就非常喜欢,在那一年里,我把《三国演义》完完整整看了三遍。

我最不喜欢的就是《红楼梦》,虽然我知道《红楼梦》才是四大名著里文学价值最高的,但是我怎么都看不进去。

我曾经多次尝试看《红楼梦》,但看得最多的一次也只看了20页不到,而是还是在高中语文老师的要求下看的20页。

别人都说在《红楼梦》的琐碎事里,记录着那个时代的兴衰,将大家族里每个人的心理和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

但是我就是静不下心来揣摩这些琐事背后的东西,也不喜欢《红楼梦》里描绘的故事。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看《三国演义》里,枭雄曹操如何一步一步建立魏国,诸葛亮如何辅佐刘备建立蜀国。

作为理科生,将近而立之年,性格比较急躁,静不下心,所以我看不懂《红楼梦》,它也无法引起我的共鸣。

性格不同的人,喜欢看的书不同

我也听说过,有的人年少时也看不懂《红楼梦》,但是年老的时候却对《红楼梦》爱不释手;有的人年少时不喜欢读史,年老后却独爱史书。

这也许就是人在不同的年龄,性格和性情发生了很大的不同,情绪需求也不同,寻求的情绪共鸣也不同吧。

性格不同,喜欢看的书也就不同,反而言之,一个人喜欢看什么书,其实已经暴露了他的性格。

不过性格其实是可以改变的,如果你觉得自己性格太急躁,对此不满意,其实也可以通过读书的方法稍作调整,性格急躁,不妨看看文史。

你平时喜欢看什么书?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End-

文/唯情唯心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参考资料:《微表情心理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