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读李清照的《点绛唇》 寂寞深闺 柔肠一寸愁千缕

读李清照的《点绛唇》 寂寞深闺 柔肠一寸愁千缕

时间:2024-03-22 06:36:01

相关推荐

读李清照的《点绛唇》 寂寞深闺 柔肠一寸愁千缕

《点绛唇·寂寞深闺》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惜春,在古代诗人的笔下,有种种不同的意境。既然惜,就总是带有丝丝伤感和憾恨。因为美好春光的逝去,总是令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现实人生。看来此时的李清照,又处于与丈夫的离别之中,故因惜春而伤怀,词境具有两重意蕴。这首词或题为“闺思”、“闺怨”,由女性之手抒写女性的惜春情怀,有别于男性代言。其实很多男性当此时节,也有诸般愁怨。有趣的是,他们往往代拟,即以女性的口吻和角度来抒发惜春之情。

即如辛弃疾,他的词作名篇《摸鱼儿》以“春又归去”为意象,寄托壮志难酬的抑郁,其手法之婉约,典故之女性化,也不类惯常的豪放情调。更不用说,欧阳修那首颇负盛名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整个是以女性为抒情角的代拟之作。不过,这些作品,都无如女性手笔令人感觉贴近。下面我们还会具体看到,不仅作者的不同性别表现于作品,不可能不留下痕迹,即令是相同的感情和表现手法,也会带来不同的美感。

一般的伤春之作,总是从景物切入,清照却从人物的心理落笔:“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第一句看似平平,但带出了愁肠九转的下句,顿觉情境不凡。深闺何以寂寞?都因那人不在。华年正如同这美丽的春光一般短暂,待他归来,我的青春是否又逝去几分?我的容颜是否又多了几分憔悴?这不是无端的伤感,花无百日红,这是无情的事实啊!在离别的日子里,每一寸柔肠都聚集了千万缕愁绪,满腹的愁思又让人如何承受?此处运用了夸张手法,却不使人感到失实。这个意象虽不出于清照,但其化用之功,实不输于独创。

五代韦庄的《应天长》道:“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北宋晏殊的《玉楼春》道:“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欧阳修的《锦香囊》则道:“一寸相思无著处。”这几位词人均以相近的艺术形象写离思,也都用了“一寸”这个量词来强化感情,但细微处仍然有所不同。三位男性词人的笔调比较阳刚,或直抒其情,或用语洒脱,而清照的这两句偏偏不提离情,而将离情暗含于意象之中。正是显豁与蕴藉的差别,呈现了女性词人独有的温婉和细腻。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词人开篇不道破离情,过片却直言“惜春”,一明一暗,两种情怀在此交错,意境也得到了拓展。愈是珍惜就愈是容易逝去,美丽的春光如此,青春同样如此。“几点”照应“一寸”,量之微小再一次得到强调,愁的深重亦进一步得到增强,而抒情主人公“寂寞”的深度,以及上阀不肯明言的离情,在下阀以别一种方式继续表达出来。过片与开篇笔法相似,仍从主人公的心境着笔,变化处在于以动态深化心理:“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高楼独倚,望郎归来,这是古典诗词中一个经典的画面。

且不说晚唐诗人温庭药的《望江南》,更早的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就有“望郎上青楼”、“尽日栏杆头”的描写。李清照青出于蓝而胜之,她用“倚遍”对应“只是”,传神地刻画了相思女子满怀愁绪,没着没落的痛苦。当我们后来读辛弃疾的词,读到“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时,不禁想到,女词人的词笔,是何等高明!“倚遍阑干”,所为何来?“人何处”?这一无人能够回答的反问,给了读者一个回答。然后,追随着词中人的心绪和视线,全词由离愁而伤春,由伤春而伤别的情绪,都归结到远望盼归上来:“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双眼久久地眺望着所思之人的归来路,唯见芳草离离而不见人儿。这样的寂寞,这样的无奈,这样的伤感,这样的等待,究竟还要持续多久?画面上的深闺女子并不知道,词人也无须明确回答。词篇留给我们的,只是春残时节,迟暮时分,一个倚栏翘首远望,柔肠百结的思妇剪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