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王建《望夫石》:闺中知己 不仅仅咏怀古迹 还赞颂女子忠贞爱情

王建《望夫石》:闺中知己 不仅仅咏怀古迹 还赞颂女子忠贞爱情

时间:2022-09-01 15:17:01

相关推荐

王建《望夫石》:闺中知己 不仅仅咏怀古迹 还赞颂女子忠贞爱情

本文乃有情痴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王建,建字仲初,颍川人(今河南许昌)。在中唐诗坛上,王建和张籍首倡新乐府运动,对白居易现实主义诗歌创作影响很大。他和张籍的诗歌,被称作“张王乐府”。所谓“新乐府”诗,简单的说,就是关心民生疾苦的诗,在形式上,则要通俗易懂,接近于民歌。王建的《望夫石》,就是一首这样的诗。

望夫石是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为丈夫离家远行,长久未归,她就天天到江边山上去看望大约她的丈夫是乘船离去的,她想着也应该从江上回来。但是丈夫终于没有回来.女子终日伫立在山头,天长日久,化为石头。人们便把这石头叫作望夫石,山叫作望夫山。女子化石,当然仅仅是传说,不可能真有其事;但因丈夫外出不归、女子绝望而死的事,却到处都可以找到。所以这传说又带有其真实性。全国各地,望夫山望夫石、望夫台之类的遗址很多,就反映了这类悲剧的普遍性。

王建的《望夫石》写于何处?已经难于考察清楚了。总之,诗人看到了某处江边山上那块状如女子的石头,想起了民间关于望夫石的传说,有感于多情女子的悲惨命运,于是就写了这首诗全诗只有四句: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前两句写诗人看到的那个女子望夫的地方。江畔高山上,有一块状如女子的石头。山下,是滔滔滚滚、悠悠逝去的江水。在诗人看来,江水本是无情之物人世间无论发生了多么悲伤的事情,它都不予理睬,径自悠悠地流去。

在《望夫石》这首诗里,诗人笔下的有情之人是谁呢?是那块石头:“化为石,不回头”;它早先曾是一位多情多义的女子。尽管它现在仅仅是一块顽石,但在诗人看来,它仍然具有人的灵性、人的情感。所以,哪怕无情的江水不断地流着,哪怕江水之上并没有出现丈夫归来的船帆,它也永不回头,怀着始终不渝的炽热的爱恋,翘首而望前两句,初看起来,似乎仅仅是客观描写,并没有带入诗人主观的情绪。我们只要反复吟诵,就体味出诗人融注在笔端的感情来了。“江悠悠”,是诗人痛恨那无情的江水,为什么不把女子的丈夫载回来;“化为石,不回头”更是对那女子忠贞爱情的歌颂。

如果说前两句多少还带有一些客观性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化石女子一片同情衷肠的倾诉了:那站在高山之巅的石人,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凄风苦雨迭相加,你个弱女子,能忍受得了么?你在那里长年累月地忍受着风雨的侵袭,忍受着丈夫不归的痛苦和折磨,使我这个仅仅是路过此地、旁观的人,也感到难以承受了。如何才能解除你的痛苦、也减去我心理上的重负呢?让那凄风不刮,让那苦雨不下吗?然而,这又于你和补?

只有让“行人”你那出门在外的丈夫回来,你就会开口说话,失去的灵魂和肉体,也就获得了再生,你的痛苦也就彻底解除了“行人归来石应语”一句,也可以作疑问语气读,意思是,丈夫倘若归来,石人能说话吗?从全诗的脉络看,这样也通,但不如作判断的语气为好。我们前边已经说过,诗人是把化石的女子当作有灵性、有感情的人来看的,那么,诗人也就觉得,一旦她丈夫回来了,她就一定会开口讲话全诗到这里戛然而止。仿佛那女子已经红颜再生,诗人也得到了解脱。

至于女子的丈夫究竟能否回来?石人能否恢复生命?这些都留给读者去思索、去回味。当然,诗人良好的愿望是不会实现的,但诗人那一片衷肠,却已深深地打动我们每一个读者了。王建作品中,描写妇女悲惨命运的诗,数量相当多。他写过织女、贫女、田家女和禁钢在宫墙里的宫女,还有边疆驻防战士的妻子,等等。对于这些在封建社会中地位卑贱、遭人蹂躪的妇女,他的笔端无不倾注着深切的同情。

例如他有一首《失钗怨》,写一位贫女,因为丢失了一根铜钗而痛哭了三天可是,“高楼翠钿飘舞尘,明日从头一片新”——那些达官贵宧人家的妇女,满身珠翠,只是因为珠翠上飘落了一层尘土,就马上另换一套全新的首饰。他还有一首题为《新嫁娘》的五言绝句:“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写一位新媳妇伺候婆婆,下厨作饭时胆怯谨慎的心理。秦腔名剧《三滴血》里引用了这首诗。剧中的女主人公曾评价作者是“闺中知己”,也就是说王建对妇女具有深切的同情心。这可以拿来作为对王建妇女题材诗的总评价。

《望夫石》这首诗,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感情的包孕丰富。我们在分析这首诗时已说了许多,这里就不再重复了。粗心的读者如果把它仅仅看作是一首咏怀古迹的诗,那就大大地辜负了作者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