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苏武牧羊的启示:面对困难的时候 对生活要充满希望

苏武牧羊的启示:面对困难的时候 对生活要充满希望

时间:2023-12-07 11:56:07

相关推荐

苏武牧羊的启示:面对困难的时候 对生活要充满希望

一、苏武牧羊的故事

西汉时,汉武帝为了答谢匈奴单于的善意,命苏武带领军团出使匈奴。不料因“虞常事变”,致苏武等人被扣押。面对名利诱惑和酷法严刑,有人屈服了,得到了荣誉富贵,而苏武始终不肯向匈奴单于称臣。为此,他被流放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归国的条件十分无理—公羊生子,苏武才能获释。

茫茫北海,一望无垠,地冻天寒,人迹罕见,苏武身上单薄的衣服,饱经风雪的摧残,支离破碎,仅能蔽体,早已失去御寒的功效,寒风似箭刺到骨子里,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苏武饥食毡,渴饮雪,心中却依然信守诺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当苏武牧羊于北海时,单于曾派降将李陵到北海劝说苏武投降。李陵历数苏武出使匈奴以后一家的悲惨遭遇—大哥和弟弟被迫自杀,母亲去世,妻子改嫁,儿女不知去向,妄图动摇苏武归汉决心。但是,苏武坚定地说:“我平时就希望为朝庭抛头颅、洒热血,如今有了舍身报效的机会,就是挨刀斧、下汤锅,也是甘心乐意的。”

悠悠十九载,当苏武已是两鬓花白时,才终于有了回国的机会。回到祖国的那一刻,苏武高抬头颅,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二、苏武牧羊故事的启示

1、坚守心中的信念。苏武在出使匈奴时,因“虞常事变”被扣押。在危难之中,苏武处处维护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既传达出他对匈奴的修好之愿,又表现了他决不“屈节辱命”的必死决心。面对威逼利诱,他从容处之。面对艰苦的生存环境,他仍然没有屈服,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信念,依然“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念念不忘自己汉朝使者身份。

2、对祖国的赤诚忠心。悠悠十九年,苏武饱经风霜,历尽艰辛,始终坚守着捍卫汉廷的诺言,即使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他的爱国之心仍赤诚可鉴。苏武何以如此坚定?正是源自他为祖国手抛头颅、洒热血的赤胆忠心,源自他坚贞不屈、守节不移的高尚民族气节,也正因为如此,苏武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千古传唱。

擎一支旌节,你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愿,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你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衰草。你用挺直的脊梁,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举羊鞭,选择那高山雪莲般的守望。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你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枝秃笔,矮纸斜行,你镌刻出对大吧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你选择忘却富贵,选择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了最崇高的一笔。

苏武用铮铮傲骨奏响千古绝唱。李白有诗赞曰: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苏武牧羊的思想价值表现的就是苏武的爱国主义情结,心有大汉,一身不事二主的古人忠烈,再者就是忠诚背后对大汉的期望,他始终相信大汉总有一天会想办法让他回去,是这种思想力量才有了活下去的动力,是对国家的自信,也是对自己的自信,最终实现了回到自己国家施展才华和抱负的理想。

苏武牧羊的现实意义就是教育更多的人对生活要充满希望,对人生要积极面对,对国家要忠诚,对事业要勤劳耕耘,心怀梦想,战胜一切困难,去实现理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