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你了解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的真正原因吗?答案可能令你意想不到

你了解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的真正原因吗?答案可能令你意想不到

时间:2021-03-21 18:26:07

相关推荐

你了解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的真正原因吗?答案可能令你意想不到

如今做家长真是太不容易了,怀孕前就要掐算好生产的日子,最好别赶在9月出生,因为和8月出生的孩子相比,可能前后只差几天,却要推迟一年上学。

孩子在肚子里的时候,就要开始胎教,从《三字经》、《弟子规》到莫扎特的《摇篮曲》,父母总是认为:中西合璧、营养均衡地灌输,才能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孩子刚两岁,父母就要马不停蹄地看学区房了,因为名校至少要提前三年落户。而天下最难买的房就是“学区房”,明明是千万富翁,明明在别的片区住着高大上的三室两厅,却不得不挥泪甩卖,换成西城或海淀60平米的“半地下”、“老破小”。

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瞬间变成了碎钞机,每月近万元的学费外加各种兴趣班,榨干了父母的钱包和精气神。

一转眼,小豆包上小学了,又赶上了家校联手育儿的时代,父母每天下班后,还要挑灯夜战做小报,做手工,准备多肉植物、小金鱼、小乌龟等数不清的“家长作业”。同时,还要时刻提心吊胆,盯着班级微信群,看熊孩子是不是又闯祸被老师点名批评了……

别以为经历过这样的兵荒马乱之后,孩子就懂了人事儿,就从此走向光明了。

这才哪儿跟哪儿?

这才只是噩梦的开始,之后还有无数场奥数杯赛和英语等级测试等着你慢慢攀爬,还有最考验孩子和家长综合素质的炼狱般的“小升初”……

等你侥幸上岸,刚想喘口气的时候,孩子又患上了该死的“青春期狂躁中二病”,之后,又是几年鸡飞狗跳、人仰马翻的斗智斗勇……

这期间,我也走过无数弯路,买了无数本教育宝典,认真学习了好几位教育专家的课程。

而最近看的《今天怎样做教师:点评100个教育案例》这本书,让我眼前一亮,作者是一位教育专家,本书通过他和一线老师的一问一答,对各种学生问题给出了非常专业且有效的解决思路。他的方法非常有层次感,一步一步由表及里,层层渗透,帮你找到问题的症结,治的是病根。

如果我能早几年看到这本书,一定能少走不少弯路。

本书中,有两个相似案例的比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本书引发的较量:

田老师上英语课时,看见学生黄某正津津有味地看课外书。

田老师直接没收:把书给我好吗?

黄某条件反射地把书扔进抽屉,埋头不动。

田老师又连说几遍,黄某无动于衷。

田老师只好声称要请班主任来拿。黄某依旧不动声色。

此时,田老师有点紧张了,没想到班主任的威力也无效。

于是,只好搬出,请黄爸爸来拿这本书。

黄某仍不作声。

田老师其实并不知道他爸爸的电话,如果真给家长打电话,他依旧不交书,又该如何收场?

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田老师别无他法,慢慢摸出手机,就在他按键的一瞬,黄某迅速扔出一本书。

田老师说:刚才你看的不是这本书。

随后开始假装拨电话,但心里却在打鼓:他会把书给我吗?

兴许是看老师动真格的了,黄某流着泪很不情愿地拿出了刚才看的《奥兹国的巫师》。

此时,老师才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四部随身听引发的较量:

孙老师发现,自习课上有四个学生带着耳机写作业。

学校规定,只要发现在教室听音乐,一律没收,假期归还。

孙老师走进教室,说:请四位同学将随身听交给我。

大家四下张望,没人交出来。

孙老师继续敲打:不用我点名了吧?两位男生两位女生。

终于,两位男生慢吞吞交了随身听。另外两位女生还是没有动静。

孙老师压抑住脾气,平静地说:请小蒋和小玲将随身听交上来。

她们有些不安,红着脸埋下了头,但还是没交。

孙老师开始施压:行,不交可以。明天如果我在班里,你们就不用在了。

孙老师说完,不顾教室里的骚动,拿着男生上交的“战利品”离开了。

第二天,孙老师走进教室,两位女生看到他就低下了头。

孙老师问:平时你们表现不错,昨天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呢?两位男生都自觉地上来了,你们怎么就是不肯呢?

她们低声说:随身听是别人的。

原来如此。孙老师理解她们,学习累了听听音乐放松点,调节一下情绪是可以的,但晚自习不应该听,会影响自己也影响他人。

孙老师问她们“是不是觉得我们就是不交,看你孙老师能拿我们怎么着?”

她们摇头说没有这想法。

孙老师提了两条处理建议:

一是现在交出随身听;

二是与家长联系,家长同意自习课听随身听,那就让家长领回去在家听;家长不同意,那还得交出随身听。

中午,两部随身听出现在孙老师的办公桌上。

这件事看起来成功解决了,但孙老师仍觉得自己的处理方式有很大缺憾。

他给出的两条处理建议,看似“民主”,但实质却是“专政”——两个选择只有一种结果,有哪位家长会同意孩子自习课时听音乐呢?孙老师觉得自己还是动用了最让学生反感也最显老师无能的一招——请家长和语言威胁,最终,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双重压力下屈服,这不仅会使学生反感,也大大削弱了教师的威信。

点评:

这两个案例两相对照,很明显,孙老师比田老师技高一筹。

孙老师能说出“我能理解她们,学习累了听听音乐放松点,调节一下情绪是可以的”。

可见孙老师懂得换位思考,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这都是很重要的思维品质。

不做换位思考,“理解”就是空谈。

再看田老师和学生发生冲突时,一股劲地往前冲,丝毫看不出有灵活机动的“敌进我退”的意识,这样“举轻若重”,其实很冒险。

万一碰到硬钉子,老师该如何下台?难怪田老师自己也捏一把汗。

孙老师同样面对棘手情况,四部随身听收上来两部,另外两部学生死活不交,这就尴尬了。

但孙老师知进退,看情况不对,就说:行,不交可以。明天如果我在班里,你们就不用在了。这是明智的撤退。

两位老师虽然都动用了家长这张“王牌”,但田老师一开始就搬援兵(家长和班主任),而孙老师却是到最后才动用。

在思维方式上,孙老师更胜一筹。

他提出:两位男生都很自觉地交上来了,你们怎么就是不肯交呢?是不是觉得我们就是不交,看你孙老师能拿我们怎么着?

能提出这两个问题,说明孙老师不是主观主义者,他知道事情有多种可能,而不是只有一种可能——成心跟他过不去。

这是发散性思维,不是线性思维。

最可贵的是,孙老师能反思自我。

他觉得自己处理得并不完美,“威胁”了学生。

我觉得孙老师的解决办法已经比较高明了,但作者指出,如果是他遇到这种情况,就不会当众让学生交出随身听,因为这太冒险了。

只需当场要求他们先收起来,课下再找他们谈。

当然,既然宣布过要没收,那还是要收的,可以答应他们第二天就还,但要他们以今后不在教室听为交换条件。

然后老师可以拿着这四部随身听到教室向同学展示一下。此事就可以告一段落了。

但是,事情并没有完。还要研究发生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平时表现不错的学生,竟然冒老师之大不韪,上课听音乐,而且瞪眼不交,说明他们的心态已经很压抑,“豁出去”了。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班主任应该及时找同学了解情况,想办法在百忙中组织点学生喜欢的活动,让他们发泄一下。否则不但影响成绩,弄不好还要出事情。

结语:

作者的支招,给现代家长很大启发。

如今,很多中学生沉迷手机,用手机聊天、听音乐、看漫画、打游戏,刷微博……

有的家长痛恨,手机简直成了长在孩子身上的一个器官,分分秒秒不肯离身。

于是,家长们怒了——

“你在学校玩什么手机啊?你肯定想辍学了是吧?为何不直接说?我也好不用累了。”“你在补习班里为什么刷手机啊?你知道你一节补习课多少钱吧?你看着父母为你烧钱,肯定很开心吧?”“你这样整天抱着手机看,以后走上社会,哪家单位会要你啊?你是不是准备啃老了啊?你直说。”“你把手机交出来!交不交?不交是吧?唉,我算看透了,我们指望你养老是不可能了,我到老了就往养老院一躺,等死吧,你也轻松,是吧?”

以上的话,每句都不带脏字,却字字刻薄,句句伤人,多一分则粗暴,少一分则无力。

不知有多少孩子因为沉迷手机而六亲不认,不知有多少父母因为手机和孩子相爱相杀。就像田老师处理学生看课外书一样,完全以自己为中心,丝毫不考虑孩子的感觉。

家长死心眼,孩子一根筋,于是骨肉相残,打得“激情燃烧”……

其实,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很复杂,有时候因为学习累了,有时候是想通过游戏和同学社交,有时候是为了逃避现实,没有搞清楚原因,就一味没收孩子手机的做法,只会把亲子关系搞得剑拔弩张。

我认为,对待青春期孩子沉迷手机的现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换位思考,理解万岁。细想想,他们并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儿,不过是在学累的时候,刷刷手机,休息一下。明智撤退。当孩子拒不交出手机时,不要死硬到底,讲究策略,给出一定的宽限期,先给自己一个台阶下,避免酿成不可逆的悲剧。家长要培养发散性思维。孩子不能立马停止看手机,可能是他正在一局决定胜负的关键性的游戏中,也可能是他正和同学聊天,并不是有意和你对着干。反思自我。很多孩子沉迷手机,是因为现实生活太苦闷或太枯燥了,应该想办法给孩子安排丰富的课余生活,填补无聊空间。

我家孩子曾经几年如一日地沉迷于手机游戏“王者农药”。

无论妈妈苦口婆心,还是爸爸金刚棒喝都无济于事。

后来,孩子升入高中后,竟然奇迹般的戒掉了游戏瘾。

有一次谈心时,孩子意外地向我道了背后的原因:初中时沉迷游戏,只是因为身边同学都玩儿,如果自己不玩儿,就和别人没有共同语言。到了高中,同学很少还有玩游戏的,自然就不玩儿了,而且,高中课业重,作业都写不完,哪有时间玩游戏?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前些年“沉迷游戏”的真正原因是为了社交,毕竟,人是群居的动物,孩子尤其怕和周围的同学不一样,怕被同伴孤立和抛弃,所以,靠共同的爱好维持友谊社交。

我后悔那些年处理问题太过简单化、想当然、经验主义,没有深入探究孩子游戏成瘾的原因,整天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打赢“手机争夺战”。

现如今,为人父母者,不仅要有爱心和责任心,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深入挖掘孩子行为动机后的真正原因,才有利于社会和谐,家庭安定,否则“不提手机,母慈子孝,一提手机,鸡飞狗跳。”

参考书目:《今天怎样做教师:点评100个教育案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