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金刚经》:做好事留名好还是不留名好?

《金刚经》:做好事留名好还是不留名好?

时间:2019-12-02 14:21:58

相关推荐

《金刚经》:做好事留名好还是不留名好?

现实生活中,热心的人大有人在,当别人有需要的时候都乐意伸出援手帮上一把,特别是在灾难面前显得十分踊跃;但对于热心助人的人来说,时常又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当事情被人知道了,留了名、爆了光,甚至上了报纸电视,常常被人认为是作秀,有虚荣心、有所图,匿名做好事吧,又有种打水漂的感觉,连个声响都没,心里或多或少都感觉有点不是滋味。

究竟我们应该怎样做才合适呢?

佛陀在《金刚经》里说:“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算作给我们的答案。

我们平时所有的热心行为,都在这句话的范围之内,都属于布施,佛陀教我们要“不住相布施”,所得的福德更多,算作是给我们点拔迷津了。

如果一个人做好事留了名,通常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主动的,例如高调行善,生怕别人不知道,做点好事就念念不忘,想着换个好名声,恨不得把名字刻在功劳薄上等行为,在佛家的观点看来,都著相了,不能算不住相布施,好事是做了,但这些都是小善;另一种是被动的,他没有留名这个心,但被别人发现了,是被动的留名,他自己没把留名当回事,所以不著相,算得上不住相布施,这种善就比较大。

但凡事都有例外,在做好事留名与不留名之间,也有一种例外情况,就是做好事的人也很高调,例如上了报纸电视留了名,但他的出发点并不是想得到什么,他自己并不著相,他的出发点是希望别人看到这个好事,能够让更多的人跟着一起来做,这是大善,是菩萨的大悲心。

总之,一个人不管做多大的好事,只要著了相,就都是小善,如果不著相做好事了,相对来说就算是大善,所得的福德就多。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从因果律的角度讲,做好事布施是因,得福德是果报。倘若布施著了相,相是可数的,是有限量的,用有限量的因必定得不到无限的果报,反过来,如果布施不著相,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发真心做好事,佛法里指的是一个人的真如本性,是不可数的,无限量的,只有用无限量的因才有可能得到无限量的果报。这就是佛陀说的“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的道理。

说到这里,有人或会问,如果说著相布施得福德有限量,但终究还是得到了,如果不著相布施,万一什么都没得到,岂不是一场空。事实是不会的,当一个人出自真心做好事布施的时候,别人是会感觉到的,这种微妙信息会促使别人对你更加感激,对你就会加倍称赞和信任,无形中提高了你将来得更大福德的可能性,俗话说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许多人只把这句话理解为报恶,实际上反过来,报善也是一样的,当时候到来的时候,也许在你想不到的某个时刻,你会得到更大更多的福报。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大家用心去好好体会。

再者,佛家的观点认为,本性里面本来具足万法,不是有限量的相可比拟的。我们平常说的得,其实是得非所得,能得的是心的观念,这个观念告诉我们得到了什么,但《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其实你什么都没得到,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到哪里去得 ?所以,著相布施就吃亏了,不著相布施才是聪明之举。

话又说回来,著相布施还容易使人志得意满,现实中许多人都有这种心态,以为做了点好事或者捐了点钱物就功德无量似的,很容易就会整个人都飘起来得意忘形,这种人好事是做了,但不是完全发自真心,也有福报,但福报并不是很大,所得的福是很有限的,与他所做的好事是成正比例的;但如果一个人发真心不著相做好事布施,性是无量无边的,那个福报就非常的大,有时可以大到不可思量。

所以,一个人做好事,要发大心,行大行,也就是要发真心不著相做好事布施,得到的福报会更多,什么名声都不要去想,什么回报不要去想,不但自己发心去做,还招引更多的人一起跟着做,这是菩萨的大悲心。

做同样的好事,著相的人在意的是眼前的一点小名声,用意是唯恐人家不知道自己做了好事想得到一点回报,这本身也没什么不对,只要做了好事都是有福报的,但那不是菩萨行,菩萨得 名声是希望更多人跟进,发动更多的人做好事,至于福报不必去想,那都是自自然然的事,两者一比较,用心完全不一样,那个境界高下立判。

菩萨行跟我们一般善行,差别就在这里,单从事相上来讲,可以说毫无差别,差别在用心,做同样的好事,心态不一样。

我们学佛,是希望过上佛菩萨那样的生活,才真正得受用。所以,做好事不留名、不图回报,不但所得的福报会更多更大,从心境上说,也是菩萨心境,更能让人从心底里产生一种无以言表的愉快感觉。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做好事不留名更好,更值得称赞!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心得见解,不能代表佛法。读者自明。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