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萧红《生死场》:轮回与循环

萧红《生死场》:轮回与循环

时间:2019-08-10 10:32:38

相关推荐

萧红《生死场》:轮回与循环

萧红在特殊环境下,将《生死场》思考的文化指向和历史主题引向深入。她探究人类生存境遇,对民族自立的潜在障碍及其封闭、落后而又愚昧、陈腐的文化心态进行历史反思。全书没有以人物为中心的情节,甚至没有面目清晰的人物,但是整本书隐藏在芸芸众生的生命现象之下。在这片人和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的乡村土地上,死亡和生育同样频繁,显示了群体生命目的的匮乏与群体生命频繁繁衍的对立。

《生死场》的故事分为十年前和十年后,叙述在麦场、菜圃、屠场等众多场景间变换。其中写到成业满足了自己对金枝的欲望后“吹口哨,响着鞭子,他觉得人间是温存而愉快的”。在这里,作者没有用震撼人心的字眼描写金枝,也没有采用控诉式的话语,而是从男性的视角去窥测。此时无声胜有声,叙述中清晰地呈现出人物的声音和叙述者(隐含作者)声音的不合。如此疏离的表达效果,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产生审美距离。

在《生死场》中,集中体现了“生”与“死”的特殊内涵。作者描述了一个独特的妇女生育世界。生活和生育是女性面对的恐怖现实,死亡亦是如此。文中涉及的死亡描写几乎都发生在女性身上,而女性受病痛折磨所致的身体变形与死亡也比比皆是。温和多情的月英瘫痪之后,受到丈夫的折磨。在丈夫的冷漠与摧残下,她被折磨成了形状可怕的怪物。

她的眼睛,白眼珠完全变绿,一排整齐的前齿也完全变绿,她的头发烧焦了似的,紧贴住头皮。她像一头患病的猫儿,孤独而无望。萧红在小说中展示了女人是怎样生活的,展示了女人身体所承受的种种苦难。来自男权世界的伤害使乡村妇女永远难逃令人战栗的灾难,使女性正常的人性受到压抑和扭曲,也使生命的个体价值被无情践踏。

萧红揭示了农民根深蒂固的伦理情结与阶级意识受到的冲击,更深入地探讨了农民自身主体精神的觉醒。这种觉醒在很大程度上是盲目的,很难成为普遍的生存样式。外来的侵略加强了萧红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反思。萧红关注祖国的命运,也在思索人类的生死病苦,在广漠无边的忧患感和悲悯、苦寂中变化。

萧红又通过对金枝的描写,将着眼点投向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的女性。民族性的情感分界在她们的潜意识里是很模糊的,一场历史的变故未能从根本上使女性的处境改观,她们依旧在自卫和保守的暗河中潜渡,努力为自己寻找一点儿生存权利,以抵挡随时可能降临的灾难。

在小说的后半部分,萧红将主题指向了抗日的方向,醒目地镶嵌着觉醒与抗争的时代主题。萧红的创作不是那些发着颤响、飘着光带、用钢戟向晴空一挥似的非女性笔触,她描写了那一个个散发着黑土地特有气息的生活场景,描绘了生死场上农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混沌、蒙昧的生存状态,诉说了女性在饱受心灵煎熬时无以言状的痛苦。

她续写了女性在遭受肉体磨难时遏制不住的哀号。在这里,在对战争的叩问中,不仅融汇着萧红的现实人生体验与思考,而且渗透着她对历史文化的深邃感悟。生命存在的世界,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生与死的一系列意象连缀。这对于女性来说,是纯粹的苦难,是完全的无奈。

十年前,村中有山,山下有小河,而今依旧似十年前,河水静静地在流,山坡随着季节而更换衣裳;大片的村庄生死轮回着,和十年前一样。秋夜长,秋风凉,谁家的孩儿没有娘,月亮满西窗。这一幅幅乡土风俗画,仿佛是遥远的过去,又似乎是进行中的现在,也可能是不久的将来。人们就在这历史生活的共时中、生活场景的重复中,永恒轮回与循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