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一首小蝉诗 人生大智慧 值得你一读再读 一品再品

一首小蝉诗 人生大智慧 值得你一读再读 一品再品

时间:2021-11-11 12:06:06

相关推荐

一首小蝉诗 人生大智慧 值得你一读再读 一品再品

【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唐代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极为光辉灿烂的一部分,而唐诗又是唐代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历史的黄金时代。

明代高棅把唐代诗歌分为四个时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初唐是指李渊称帝建立唐帝国到唐玄宗即位以前的一段时间,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虞世南和上官仪;后有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评为“初唐四杰”,他们的作品气象万千,雄浑博大,已经从南北朝争相纤构狭小的宫体诗中逐渐走了出来,开辟了新的世界。

盛唐,通常是指从唐玄宗开元到唐代宗大历以前这一段时间。唐诗发展至顶峰时期,题材广阔,流派众多,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诗派";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

中唐时期,分为前期与后期,前期处于低潮,后期则重现繁荣景象。前期代表诗人刘长卿、韦应物(山水诗,王孟余绪)、卢纶、李益(边塞诗,高适、岑参余绪)后期则出现"新乐府诗派"、"韩孟诗派"。白居易、元稹领导了新乐府运动。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进步理论主张,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此外,刘禹锡,李贺之诗也颇有成就。

晚唐,是指太和年间到唐亡这一时期。这一时期政治腐化、各种矛盾尖锐对立为特征。此时较著名的有:温庭筠、李商隐、杜牧、韦庄等。其中,李商隐和杜牧被人们称为"小李杜"。

唐朝由于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昌盛和统治者的大力提倡,营造了一个及浓厚的诗歌创作风气,从而使三百年唐帝国成为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

今日就为大家介绍一位初唐早期的代表人物虞世南。虞世南:永兴县文懿子虞世南,字伯施,汉族,余姚(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初唐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太宗即位后,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成为重臣,但从不傲慢,踏实勤奋,使得李世民对其称赞有加,深得赏识。而虞世南的一首经典咏物诗《蝉》,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请欣赏: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緌rui(2声)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这首小诗是唐太宗邀他参加一次典礼活动时,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了这首经典又透着灵气的小诗。

此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是运用比兴手法,暗示自己的显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质。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鸣声。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流利清亮。

最后两句用的是比喻,蝉声远传不是借藉于秋风的传送,他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

实际上,咏蝉包含着虞世南的夫子之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告诫耿直,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做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堪起眼的蝉来自喻,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自知之明。细细品来,让我们受益良多,真可谓人生的大境界、大智慧。

(原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