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用5招把糖化血红蛋白降下来 远离糖尿病并发症

用5招把糖化血红蛋白降下来 远离糖尿病并发症

时间:2024-01-02 05:15:26

相关推荐

用5招把糖化血红蛋白降下来 远离糖尿病并发症

-07-23 01:15:24

吴光秀副主任医师内分泌科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三级甲等

由于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糖尿病相关并发症风险大幅度下降。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认为:

大多数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是<7.0%;

如果患者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在无低血糖或其他不良反应的前提下,血糖控制目标应更为严格,建议糖化血红蛋白<6.5%;

如果患者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较短、有显着的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血糖控制目标则相对宽松,建议糖化血红蛋白<8.0%。

如果你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不达标,应该怎么办呢?本文就教您5个方法。1思想方面一定要重视

要降低糖化血红蛋白,首先要知晓糖化血红蛋白治疗达标的意义,把其正常值作为自己良好控制糖化血红蛋白的目标。

并且认识到如果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佳,将给身体带来的各种危害。只有这样,从思想上引起重视,才能主动配合治疗,寻求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日常行为方面做出有利于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变,消除升高“糖化”的不利因素,努力降低“糖化”水平。2饮食方面要注意

由于“糖化”反映的是平均血糖水平,既包括空腹血糖,也包括餐后血糖,更包括除空腹和餐后以外的任意一点的血糖水平。

所以,饮食方面要注意,除了降低空腹血糖,还要降低餐后血糖。因为一日三餐,患者的血糖多数处于餐后情况。

控制餐后2小时血糖主要是了解碳水化合物升高血糖的幅度和能力,那就要注意每一餐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要合理,防止摄入碳水化合物数量过多或热量过高而明显增高餐后血糖。

还应注意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如烹调用油、肥肉、奶油和坚果等。因为脂肪是产生热量最高的物质。

但是,由于脂肪吸收慢,升血糖慢,所以,吃了以后不会马上显现出来,餐后2小时血糖可能并不会明显升高。其实,其后劲更大,可能表现为餐后3小时、4小时,甚至更长一些时间血糖更高。

例如,晚餐吃了较多的五花肉,晚餐后2小时血糖可能并不高,但是次日早晨的空腹血糖会有所升高,这就是脂肪的作用。

所以,想要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也不能只关注餐后血糖,空腹血糖也不可忽视。3运动方面要跟上

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最关键还是降低血糖。运动是最好的降糖药,也是性价比最高的降糖治疗。

糖尿病患者不建议空腹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餐后1小时开始运动,持续30-40分钟,对于降低餐后血糖至关重要。

特别是晚餐后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等,不仅能够降低餐后血糖,也有利于降低次日的空腹血糖。

所以,当患者发现自己的“糖化”过高时,首先从饮食和运动上下功夫,使饮食和运动的作用发挥最大化。4药疗方面要合理

经过积极的饮食和运动治疗,“糖化”控制也不理想,不要放任不管,因为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已经提示之前2-3个月血糖控制不佳,延误时间越长,并发症风险越大。

此时,要积极寻求医生的帮助,接受合理的治疗方案。因为,每个人的病情、病程、目前的治疗等有所不同,治疗方案也各不相同,切不可看着别人吃什么药就买什么药吃。而要严格遵照医嘱,使用最适合自己的药物。

目前,降糖药物的种类很多,作用机理各不相同,有的降低空腹血糖,有的降低餐后血糖。

如果患者只有空腹血糖升高,医生会使用降低空腹血糖的药物,如双胍类药物。

如果患者的空腹血糖正常,只有餐后血糖高,医生会使用降低餐后血糖的药物,如阿卡波糖、DPP-4类药物等。

如果患者既存在空腹血糖升高,也存在餐后血糖升高,医生会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治疗。

当糖化血红蛋白≥9.0%(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医生还会建议你使用胰岛素治疗。

此时,及时接受规范的治疗,是糖尿病患者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智慧选择。5检测方面要适时

该检测的时候,就要抽血检查,了解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发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过高,要结合血糖水平,加以分析,找出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的原因。

一般每3个月检测一次,如果长时间不监测,就不能及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

糖化血红蛋白长时间处于较高的水平,可导致各种慢性并发症。如果糖化血红蛋白降低,就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否则,发生低血糖以后,血糖波动过大,可能导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实际不符。

需要注意的是,对患有贫血和血红蛋白异常疾病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并不可靠,需要检测糖化血清白蛋白、糖化血清蛋白以及血糖等来综合分析。

总之,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都不是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唯一的或者可靠的因素,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提供最准确的依据;也只有两者均控制达标,才能防止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