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赵一曼烈士的儿子为何拒绝领自己母亲的抚恤金?

赵一曼烈士的儿子为何拒绝领自己母亲的抚恤金?

时间:2020-09-05 15:40:02

相关推荐

赵一曼烈士的儿子为何拒绝领自己母亲的抚恤金?

根据日伪档案记载,1936年8月2 日,赵一曼被押上开往刑场的火车。她虽感到死亡迫近,却丝毫没有表现出惊慌的神态。在生命最后时刻,她最为牵念的是唯一的儿子。6年多没有见面了。宁儿,你还在大伯家吗?你长多高了?你知道妈妈想你吗?她决定给宁儿留下几句话。她向看守人员要来纸和笔,写下了这封遗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1936年8月2日。也就是在这一天,赵一曼在珠河县(今黑龙江省尚志市)小北门外英勇就义,年仅31岁。

信中的宁儿,是赵一曼唯一的儿子,大名陈掖贤。1929年1月21 日出生在湖北宜昌,因为这一天是列宁逝世五周年纪念日,所以赵一曼给儿子起名为“宁儿”,并希望儿子一生安宁。1930年,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的赵一曼,抱着宁儿拍了一张合影后,就找到宁儿的姑姑陈琮英,俩人一起把孩子送到爱人的堂兄陈岳云家,母子俩从此没相见。

赵一曼就义后的一天,好友郑双璧将赵一曼托付的母子合影交给了赵一曼的二姐李坤杰。姐姐接过照片,顿时眼泪夺眶而出:“啊,这就是幺妹……”原来李坤泰就是赵一曼。

得知赵一曼是自己的母亲,陈掖贤星夜赶往东北烈士纪念馆,亲笔抄下了母亲给自己的遗书。此时,他泪流满面:妈妈,20多年了,我终于找到了您了……

回到家后,陈掖贤用钢针蘸着蓝墨水在自己手臂上刺下三个字“赵一曼”。多年后,陈掖贤又将他手抄的这封遗书交给自己的女儿陈红。

陈掖贤一直牢记着母亲的嘱托,考入人民大学外交系。按照陈掖贤的专业完全可顺理成章地成为一名外交家,但陈掖贤觉得那时祖国更需要的是工业建设,于是他就去北京工业学校工作。他的女儿陈红说:“我们做子女的能看出,虽然父亲在自己母亲怀抱里的时光极其短暂,但父亲对奶奶的感情极其深厚。后来,党和政府要给父亲发赵一曼的烈士抚恤金。他说:‘我不要,妈妈的鲜血钱,我是用它来吃还是来穿?’就这样,他连烈属证也没有申领,任何待遇也没有要过。”

1982年,陈掖贤逝世,他没有给后人留下任何家产,只留下几句话:“不要以烈士后代自居,要过平民百姓的生活,不要给组织上添任何麻烦。以后自己的事自己办,不要给国家添麻烦。记住,你奶奶是奶奶, 你是你!否则, 就是对不起你奶奶。”陈红牢记父亲的话,多年来一直低调生活,从不向外人说自己的身世。

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 女,汉族,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今四川省翠屏区白花镇)。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年8月被捕就义。赵一曼留有诗篇《滨江述怀》,其故里宜宾有“赵一曼纪念馆”,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等。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来源;凤凰历史

按住《蓝色洪湖儿女》传递正能量就是为人民服务,万事如意!扫一下二维码敬请关注;《洪湖儿女资讯》做智慧的传播者,喜欢就给个“在看”非常感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