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曹雪芹不避讳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

曹雪芹不避讳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

时间:2019-08-08 11:13:13

相关推荐

曹雪芹不避讳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

题:曹雪芹不避讳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

文/李铁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两千多年来一直流行着避讳的做法。避讳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为尊者讳,二是为亲者讳,三是为贤者讳。要在文字或口头上,采用特定的方法,回避这些人的名字,不能直接写出来。但《红楼梦》中,曹雪芹并没有任何避讳的迹象。

封建时代,避开皇帝的名字叫避“国讳”。由于满人过去是游牧民族,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清统治者对汉族知识分子心存疑忌,总担心他们看不起自己,所以避讳制度特别严格。清朝时,凡遇到在位皇帝或先皇的名字,书写时都要“概行敬避”,如果疏忽大意,忘记了避讳,就会犯下大错,有可能被以“大不敬律”治罪。

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候,满清在内地已有4个皇帝,即顺治、康熙、雍正和乾隆,再加上关外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一共6个人。按理说,这6个人的名字都必须避讳,但是,在《红楼梦》几个主要抄本中,避讳并不彻底。

比如,遇到顺、治、福、临几个字,各版本都不避讳。康熙名字是玄烨,甲戌本基本不避;庚辰本也有许多地方并不避讳,但有几处缺末笔,还有“絃”、“眩”、“炫”等字,算是避讳了。己卯本来自怡亲王府,避讳比较严格,凡是遇到“玄”、“絃”、“眩”等字,都不写末笔。戚序本时间比较晚,避讳则非常严格。有的把“玄”字改为“元”,也有缺末笔的。

雍正名字叫胤禎,其中有个禎字,这个字与“祯”字形相似,读音也一样,所以“祯”字必须避讳。可是,甲戌本第十五回却出现了“赖藩郡余祯”字样,一点也不避讳。其他各抄本对此都严格避讳,有的改为“贞”字,有的干脆把整句话都改了。

现存抄本都是过录本,很难想象抄手敢违背原著,故意不避讳,只能是原稿本来就不避讳,在抄录过程中,抄手需要避讳,但有时候又忘了,于是出现时而避讳,时而又不避讳的现象。这说明,《红楼梦》的避讳现象,是在版本流传过程中逐渐严格起来的,最早的甲戌本并没有丝毫避“国讳”的痕迹。

曹雪芹本人是很懂避讳规矩的。比如第二回,贾雨村说林黛玉一遇到敏字就读成密,林黛玉是贾敏的女儿,这是典型的避讳,说明曹雪芹对避讳的规矩非常懂。但在《红楼梦》中,他却故意不避讳。

八月二十三日是雍正暴死的日子,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必须回避,要非常注意,但曹雪芹却故意没有避讳这一天。《红楼梦》中,这一天,贾宝玉正和众姐妹赏花、写诗、喝酒、吃饭、开联欢会。而且,这一天写得非常隐晦,只在第三十七回时提到八月二十日贾政点了学差,离开了,以后再没有提到日期。

然而,人们可以推算出来日期。宝玉从探春处回来,想起史湘云,但她第二天才来,当天晚上住在宝钗那里,夜拟菊花题。第二天宝钗又去弄了一大篓螃蟹,过一夜才开螃蟹宴,而这一天正是八月二十三日。

曹雪芹把这一天写得非常隐晦,但越隐晦,越说明他怕被人看出来,越说明他是故意的。但这种做法也导致260多年来,没有一个人看出这个日子,也没有人能理解他的真正意图。有人说曹雪芹心机太深了,其实这也是没办法,一旦被人看出来,他一定会受到清朝统治者的责罚。

八月二十四日是乾隆登基的日子,这一天薛宝钗讽和螃蟹咏:“眼前道路无经纬,肚里乾坤空黑黄。”在这一天,曹雪芹又把乾隆狠狠讽刺了一下,贾宝玉说,就是太毒了些。

避讳自己先人的名字叫避“家讳”,曹雪芹的祖父名字中有个“寅”字,按理应该避讳,但《红楼梦》中并不是这样,许多地方写了“寅”字,犯了他的讳。

比如,第十回,张友士给秦可卿看病,说她:“寅卯问必自汗,如坐舟中。”第十四回时,写凤姐协理宁国府办丧事,“至寅正,平儿便请起来梳妆。”第二十六回写薛蟠过生日,误把唐寅二字念为“庚黄”,被宝玉指出后,他自嘲:“谁知糖银果银的。”第六十九回时,有人对贾琏说:死去的尤二姐“明日寅时入殓大吉。”这些地方都写出了“寅”字,由此可见,曹雪芹从没有避讳过这个字。

根据“脂批”,《红楼梦》中确实有避“寅”字讳的地方。第五十二回写晴雯补完雀金裘,“只听自鸣钟已敲了四下”。“脂批”说:“四下乃寅正初刻,寅此样法,避讳也。”这其实没有任何道理。试想,古代时屋里灯光昏暗,深夜根本看不清楚自鸣钟,只能是听,如果写成“只见自鸣钟指在寅正初刻”,那就失真了。另外,书中还有多次写自鸣钟的当当声音,在这些地方,作者并没有任何避讳的意思,由此可见,此处的“脂批”与作者本意根本不符。

其实,避讳这东西,有的人非常讲究,有人讲究一点,但避讳不严,还有的人根本不理会,这完全都是因人而异。

在曹雪芹的心目中,对皇家非常轻蔑,他把唐明皇、陈后主、宋徽宗等皇帝,跟平民、“奇优名娼”并列在一起,这说明,等级观念在他脑海里已经相当淡薄。

在当时,曹家名声也不太好,曹被抄家后,“枷号催追”,又受到“奸党”李煦的牵累。因此,曹雪芹写《红楼梦》时,并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如果他严格避“家讳”,很容易就会发觉他的身世,这对他只有坏处,而没有任何好处。

在写作《红楼梦》时,曹雪芹也故意不暴露创作年限,反复强调“无朝代年纪可考”。如果他严格避“国讳”,那《红楼梦》的写作年代就不言而喻了。

《红楼梦》问世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既不知道作者是谁,也不知道此书成于何时,写的是谁家的事情,这说明不避讳的办法确实也起到了掩护作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