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数电影的人》:胶片电影的消逝与重生

《数电影的人》:胶片电影的消逝与重生

时间:2020-07-14 10:13:14

相关推荐

《数电影的人》:胶片电影的消逝与重生

上海电影节、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的到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重映所唤起的霍格沃茨魔法记忆,《1917》带来的顶级技术盛宴.......电影回来了,重新回到人们娱乐消遣的重要位置。而作为前身的胶片电影会回来吗?纪录片《数电影的人》记录了这样一群收集、修复、整饬胶片电影的工作者,或许从这里能找到某种答案。

01

造梦与续梦

如果电影拍摄是一场造梦行动,那老电影的胶卷修复或许就是对旧梦的一种延续。

有人将拍电影作为自己的梦想,有人把梦想活在电影之中。电影作为娱乐工业的产物,在作为一种大众化消费符号的同时,似乎也成为了私人化的记忆媒介。

当很多人把电影、影院和观影过程视为人与人之间建立情感交织的桥梁时,也有很多人把其当做个体化的情感避难所。于是,电影成为了个体或群体目的不一的工具,也成为了承载复杂情感的容器。

往前追溯到电影需要人工手持放映,胶卷在不适度环境下就会发酸的年代,电影和那时所谓的“影院”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发挥着如何的功能。这似乎无明确回应的问题,成为了曾生活于那个时代的那批人的记忆,也成为了后来人不曾亲身经历的经验与感知。

而影片《数电影的人》走访电影资料馆和存放并修复电影胶卷的工业园区,用镜头记下一卷卷标识年代与历史的胶卷,也留存下那些沉淀时间去保护历史的胶卷出入库检查员、电影胶片登记员、画面声音修复师......

所谓匠人精神并不需要直白解说与字幕标注,只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哪怕一句诸如“每一个片子都是公平的”等来自年资与阅历的感慨,都足以让观者感知到,匠人所付诸的岁月与时光,以及年岁与时间浇筑的匠人精神。

影片中,一位退休军官找到胶卷修复中心,寻找到了留在自己儿时记忆中的那版虽只有约1分钟的胶卷电影,并在40周年的同学会上播放。导演连燕石出借其1960年的作品《丁兰二十四孝》供扫描成数位档案,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作品的扫描与留存,此部胶卷也成为了中国台湾目前找到的唯一拷贝。

胶卷是一些人的记忆,也是一些人的杰作。面对不适宜环境带来的胶卷损坏,胶卷修复工作自然也成为了一群人的梦的延续。

02

记忆与失忆

电影是历史与时间的刻录,如果早期的胶卷电影皆发酸损掉,那无论是人还是那个时代,都会如失忆般永远沉入海底。

电影文本内容可能是创作者的某个故事,围绕电影发生的故事也能成为观影者的某处记忆。当数字电影、非线性剪辑还未成为人们的生活部分时,胶卷是储存电影的唯一方式。

正如一切技术手段的新旧更迭,胶卷是一个必将被取代的载体,但胶卷也是目前还无法完全被取代的记忆。或许也可以说,胶卷修复者正在努力维持着这段记忆。他们延续着前人的梦与记忆,又保护着这个可以让后世研究的“文物”。正如影片中数位扫描室的一位工作者说,“胶卷这种东西,它真的快没了,重要的就是因为它留得够久,而且它留下来了,它就会变成一个让后世可以去研究的东西”。

也许在未来不久,胶卷真的会成为一个储放在展览柜等待后人去研究的文物。但其所承载的记忆,不仅是胶卷时代的历史和故事种种,也有修复工作者围绕胶卷所积淀的时间,以及修复胶卷时不偏不倚的情感和自始至终的坚守与敬畏。

在《数电影的人》中,无论是出现在影片开始的电影资料馆,还是拥有完整流水线的工业园区,亦或是收藏着胶卷电影的某个导演家里,“酸味”是关于这些地方出现频率最高的评价和感慨。

酸,是修复工作者的日常工作环境,也是他们的日常焦灼来源。当空气中开始充斥特有的酸味时,就是一个胶卷开始死亡所发出的信号,也是一段记忆开始逝去的界点。

打开胶卷的存放盒,可能会是出于还能补救的激动和欣喜,也可能是不得不默默重新合上盖子的遗憾。没有电影,我们就是一群失忆的人。而没有胶卷,也许连失去记忆的过程都未能拥有。

03

圣徒与农夫

数电影的人,也许并不是一群扬言为电影生或死的圣徒,更像是日拱一卒的农夫。

这部影片向观者介绍了这样一群人,曾从业56年电影放映如今专门收集电影胶卷的张松如;以文化保护态度检查出库胶卷能否放映的检查员;控制温度以延长胶卷寿命的典管人员;手动清理脏点的数位修复师,在时间极限中一点一点地去修复胶卷电影的影像画面;声音修复师认为声音修复让胶卷电影得以再次展现。

从收集入库,到整饬修复,工业化的完整流水线,每一环都必不可缺,每一节都围绕着胶卷传递着同样的信念。

流水线工程,往往给人以机械刻板之感。但影片中关于胶卷电影的流水线修复,却并没有工业化高大工整的肃然,反而更多地是传递出一份源于精细与踏实的感动。同时,也少了机械运作之下的迅捷,在时间可视化的手动运作中呈现出生活的纹理与节奏。

在一个咀嚼着快餐文化、沉浸于极速运转的时代里,还是会有这样一群人愿意去做一份一个月也许只能修复十分钟影像。一年只能整饬三部胶卷电影的工作,日复一日地付出着当代社会习惯量化的高昂时间成本和个人精力,收集、整饬着“前途未知”的胶卷。

所谓慢工出细活,似乎已经被这个追求高效率的时代所淘汰。但所幸的是,还是有一些为数不多或者还未被人们所发现的日拱一卒的农夫,秉承着最为原初的坚守。更庆幸的是,“数胶卷的人”留住了电影,而纪录片《数电影的人》留着了他们。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传送门:CDRCx微博|传颂平民百姓正能量,奏响国家民族主旋律《战旗美如画》|年轻语态撬动主旋律纪录片的传播新可能忘不了的《我的城》《啊!艺术》:当代艺术市场的狂热与静观CDRCx微博|道德问题引发争议,时代与国家记忆浪潮袭来《荒野间谍》:动物界的无间道《老板不知道的我》:你是996还是007 ?在FIRST青年电影展寻觅纪录的踪影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吴禾昆 张嘉琪

编辑:胡 淼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