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云视角」为流动儿童服务 我还能坚持多久?——一群社会工作者的探索与困惑

「云视角」为流动儿童服务 我还能坚持多久?——一群社会工作者的探索与困惑

时间:2020-08-29 07:58:50

相关推荐

「云视角」为流动儿童服务 我还能坚持多久?——一群社会工作者的探索与困惑

"

阿炜最近陷入“泥沼”。

昆明市西山区某公益机构因团队人才返乡,希望其接手该机构已申请到位的20万元的社区项目。听到这个邀请,惊喜过后,他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

令他心动的是,西山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政策利好,60%的项目经费可用于支付人员工资。20万元的项目资金,可以支付2名专职社工的薪酬,这既可以解决人才流失问题,又保障了项目执行的效果。然而,作为另一家公益机构负责人,自己坚持为流动儿童服务,说放弃,很难。

阿炜是五华区益心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简称“益心”)的法人,全名张耀炜。

"

坚守后的迷茫与困惑

“机构目前处于项目断档和缺乏专职人员的双重尴尬境地。”数九天气,坐在昆明西北郊王家桥社区城中村一个老供销社改造的服务场地,阿炜向记者娓娓讲述他和机构当下的困境与迷茫。

随着城市进程化发展,城中村陆续拆迁。福德村、五家堆、王家桥......哪里聚集的流动人群最多,阿炜和他的小伙伴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从开始时骑着三轮车为流动儿童送图书、玩具及陪伴做游戏等服务,到后来扎根昆明市流动人群较为聚集的普吉片区驻点服务,坚持服务流动儿童,使其成为在我省服务流动儿童公益领域内屈指可数的元老。“我们是‘流行社工’。是在流动中坚持服务和行动的社工。”他说。

“益心”成立于1月,是一家始终跟随流动人群流动并提供服务的社工机构,服务场地搬过3次。

“过去,项目资金来源渠道广泛。政府收紧渠道后,有限的项目导致生存问题逐渐凸显。”阿炜说,在城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更多集中在社区治理领域。尽管服务流动儿童及其家庭,也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但要找到精准的项目资源,还是很难。

“机构之前有7位专职社工,但随着生存压力越来越大,部分社工离职转行,有的社工返回家乡创办社工机构。现有的两位专职同事,一位即将离职出国深造,另一位在休产假。”阿炜告诉记者,社会工作需要专业人才,与十多年前自己进入公益圈时相比,虽然现在全省每年社工本科专业毕业的学生约500人左右,但由于企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缺乏社工岗位,公益机构待遇低,毕业后选择从事社工专业的仅占5%左右。而社工机构受项目来源及资金所限,往往行走在生存的边沿。一旦项目断档,机构就陷入困境。

记者在我省多地州采访扶贫攻坚时发现,社工人才在参与精准扶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各级政府看到社工擅长做人的工作,对于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有着专业的方法和技巧。为此,各地纷纷以政策和项目的形式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原聚集在昆明的社工人才。社工人才大量流向地州,这对于城市中服务弱势群体的社工机构来说,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存亡。

缺乏陪伴的孩子像野外生长的小树

有多少离乡背井的打工者,就有多少尝尽辛酸的家庭。

生活在昆明西北郊普吉片区的流动人口约4至5万,流动儿童1.5万左右。这些儿童或面临单亲、残疾、收入不稳定的家庭,或面临无人照顾的状态。缺乏陪伴和照顾的他们,像野外生长的小树,枝丫疯长不自知,父母更因忙于生计无暇也没有能力顾及他们。

孩子们生活在安全隐患重重的环境中,拐卖、溺水、交通事故等事件时有发生。他们亟需一个安全的公共空间写作业、交友、玩耍和成长。

“益心”通过进入学校服务,在社区建立儿童之家,为流动儿童提供图书借阅、功课辅导、游戏玩具,并定期举办各类兴趣或教育小组、主题活动等。儿童活动中心采用儿童自组织管理的方法,培养了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领导力。

通过“社工+义工”的家庭陪伴计划,志愿者在社工的带领和督导下,为困境流动儿童提供定期入户探访、情感关怀、外出陪伴等服务,孩子们在大学生志愿者及社工的陪伴引导下,朝着正向、积极的方向成长。

长期走访服务中,阿炜和社工、志愿者们发现,王家桥社区外来务工人员中,有的孩子因父母再次去外地打工被留在城中村,他们要么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要么兄弟姐妹相依为命,大孩子照顾小孩子,而有的孩子只能独自一个人生活,辣条、烧洋芋蘸辣子面果腹时有发生。营养不良,影响健康成长,社工们开始想办法解决这些难题。

6月,社区公益厨房——“益厨”在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的捐助下,开始为困境儿童提供周一至周五的午餐。“食材每天购买,按6元成本(做饭人工成本另筹)提供,每顿两荤两素一汤。其中,3元由接受服务的家庭承担,3元由社会爱心捐赠支持。”厨师王亚芬告诉记者,“益厨”从成立至今,已为67名流动儿童提供了630天、约2.2万人次的午餐服务。孩子们在这里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得营养、可口。

城市边缘的孩子需要更多人帮助

长期服务流动儿童,社工们发现,一些行为失当的孩子,不良行为早在6岁以前就已形成。有些孩子成为派出所的常客。面对调皮的孩子,有的家长会选择将孩子送回老家由老人看护。

从流动儿童变为留守儿童,失当行为可能滑向深渊,如何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0至3岁是个体生命发展最关键的时期,3岁看大、7岁看老,充分说明这个时期的发展对后期人格形成的终身影响。”昆明学院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李树燕博士告诉记者。

5月,“益心”引入广州法泽社区公益基金会的流动儿童早期发展公益项目“神奇亲子园”。亲子园项目通过筹款加上每对亲子家庭一个学期交费500元,80节课,五至六万元资金基本能保证项目正常运转。面对城市中动则上百元一节的课时费来说,这里6元多一点的费用,对于务工人员的家庭来说可以负担。

每个月为小朋友和照护者过生日;亲子家庭外出活动......崔纪兰等3位社区妇女是“益心”的兼职工作人员,她们经过到北京、广州等地学习培训后,成为亲子园的妈妈老师。除了为28对0至3岁的亲子上早教课外,还负责下午及周末,为放学后的小学生做课外辅导和陪伴服务。

亲子园一个学期结束后,家长们发现,自己和宝宝都有了变化。原来爱抢小朋友东西、爱动手打人的孩子懂规矩不少,会用商量的语气向小伙伴要玩具了......而照护孩子的大人们发现,比起过去只会打骂孩子的方式,自己学到了科学育儿理念和方法,宝宝听话了不少。

不过,听说政府马上要拆迁普吉片区城中村的消息,妈妈老师和照护者们都希望,可以就近找到一个落脚地,继续有这样一个温暖的社区和社工、志愿者为她们提供服务。

然而,面对项目断档、人才流失和拆迁的问题,阿炜心里七上八下,他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云南网记者 张馨云 摄影报道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