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市一院新生儿PICC置管技术成熟 为早产宝宝开辟“生命通道”

市一院新生儿PICC置管技术成熟 为早产宝宝开辟“生命通道”

时间:2020-07-16 08:24:30

相关推荐

市一院新生儿PICC置管技术成熟   为早产宝宝开辟“生命通道”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日前,市一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以下简称NICU)收治了一名宝宝,该宝宝孕周只有31周,出生体重仅有1.3Kg。因早产孕周小,生后喂养困难,需要较长时间通过静脉输入高浓度营养液和药物进行治疗,然而长期输液会增加穿刺频率,从而增加宝宝的痛苦,且长期通过静脉输注静脉营养液对外周血管刺激很大,易发生静脉炎。 为克服诸类难题,NICU护士苏伟伟、可莉君对宝宝进行综合评估,决定为患儿实施PICC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经家长同意后成功置管,为宝宝的救治开辟了持续、有效的静脉通道,至今置管25天,无置管后并发症,患儿体重由原来的1.3Kg增至2.0Kg。

据新生儿PICC专科小组护士苏伟伟和可莉君介绍,早产宝宝普遍孕周小,体重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病情危重且复杂,需多种药物治疗及长时间静脉高营养支持,静脉通路就显得尤为重要。而PICC技术的开展,既减轻了宝宝被反复扎针的痛苦,又保障药物及时准确的输入体内,为危重新生儿及早产儿的救治打开一条生命通道。经多例病例对照研究,置PICC管的早产儿不仅体重增长速度明显大于不置管的早产儿,而且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 市一院新生儿PICC技术于开展,并成立有新生儿PICC专科小组,小组成员2人均获得PICC置管资格证书,已为多例新生儿成功置管,至今积累了一定的宝贵经验,解决了危重新生儿需要长期静脉营养治疗的难题,进一步提升了市一院新生儿重症的专科护理质量。

新生儿PICC技术是导管由外周静脉穿刺进入,沿血管走向最终到达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将药物直接输注在血管流速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静脉。该技术通常适用于早产儿,尤其是需长期静脉输注营养液的低出生体重儿,避免了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可提供长期可靠的静脉输液通路,保证了危重症患儿的营养供给和治疗的顺利进行,大大提高了低出生体重儿的抢救成功率;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医疗费用,为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超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短肠等特殊人群带来希望。通讯员:苏伟伟 文字/图片/编辑 张杲王俊豪审核 付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