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4种社交恐惧症患者 有你么?

4种社交恐惧症患者 有你么?

时间:2023-01-02 03:34:36

相关推荐

4种社交恐惧症患者 有你么?

今天,我们来聊聊“宅”。

“宅”是这个时代最引人瞩目的亚文化潮流之一,很多人都声称自己“不擅社交”,社交生活让他们感觉压力巨大,因此宁愿一个人宅在家里。

虽然乍一看,宅男宅女们是一群不擅社交的同类人,但如果细究一下,我们会发现每个人“宅”的原因可能都不尽相同。

你是“宅人”么?4种“宅人”症候群患者,有你么?以下,Enjoy:

魏知超 王晓微 | 作者

身边的经济学| 来源

01

4种“宅人”症候群

我们大致可以区分出四种不同类型的“宅”,分别是内向宅、社恐宅、冷漠宅、尴尬宅。

通过下面的分析,我们会看到,只有最后那一种“尴尬宅”才是缺乏社交的客观“能力”,才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不擅”社交,而其他三种宅男宅女之所以远离社交,则各有微妙的心理成因。

1、内向宅

说起不擅社交,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性格内向。内向者看起来的确好像不善于社交,他们在人多的场合容易害羞,表现忸怩。

内向者也的确不喜欢社交,因为社交往往会让他们感觉心力交瘁。一场热闹的聚会能给外向者充电,让他们感觉神清气爽,而同样的聚会只会让内向者筋疲力尽,回家之后必须一个人平静很久才能恢复精力。

很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内向者如果打定主意要在社交场合里表现一番,他们其实完全有能力跟人谈笑风生,或者至少表现得足够得体。我自己就是一个内向者,痛恨各种聚会,讨厌一切喧闹的场合。

但有一回我在课堂上提到自己是个内向者时,学生们一片哗然。那时我才意识到,由于知道自己不可能在授课的过程中沉默不语,因此一直以来我都要求自己在课堂上表现得活跃一些。

因此在学生们的印象中,我非常健谈,甚至非常外向。只有我自己知道,每次眉飞色舞地讲完一次课之后,自己都得另外花数倍时间“一个人静一静”来“疗伤”。

所以,像我这样的内向者其实并非“不擅”社交,而是不想、不喜欢社交,因为社交让我们觉得疲惫。

2、社恐宅

还有一种情况与内向有点相似,那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社交焦虑,也叫社交恐惧症:一想到要跟陌生人见面,要参加面试、公开演讲,就会感觉到强烈的恐惧。

社交焦虑源自一种不合理的评估:有社交焦虑的人太担心自己在社交场合表现不好,过分夸大了自己表现不好会遭遇到的负面评价。因此社交焦虑者其实并不是不会社交,他们只是过于在意自己的社交表现。

事实上,在对自己的表现有信心的场合里,社交焦虑者的恐惧就会大幅减轻,展现出正常乃至出色的社交能力。

我也是一个有社交恐惧的人,比如想到要见领导就会非常焦虑,但我面对几百个人做讲座反而不会太紧张,这可能就是因为在积累了多年教学经验之后,对自己在这种场合的表现有一定信心。

3、冷漠宅

接下来是第三种“不擅社交”的情况:有些人跟人互动时会表现出一种非常冷漠的态度。别人高兴,他无所谓;别人说些难过的事情,他不但无动于衷,甚至还会挖苦几句。

如果一个人是出于本意自然而然地这么表现,那他很有可能要么是一个自恋者,要么是有点反社会人格或精神变态倾向。

自恋者的特点是极度自我中心。他们在社交场合里也觉得世界应该围着自己转,别人的事情都不重要,因此表现得对别人的喜怒哀乐不屑一顾。

再来看反社会人格。反社会人格一般被认为是一种精神障碍,它关键的特征是缺乏同理心,也就是无法对其他人的情绪感同身受。正因为无法体会他人的感情,所以反社会人格者在社交场合里也会表现得很冷漠。

一个经常跟反社会人格联系在一起的概念是精神变态。有学者认为,如果在反社会人格的基础上再去掉对亲朋好友的感情,那就是精神变态了。

总之,社交表现不佳的第三种情况是,拥有自恋或反社会等人格倾向的人缺乏发现或感受他人情绪的能力,这会让他们在一些社交场合里显得很麻木不仁。我们可以把这种情形叫作“社交冷漠”。

4、尴尬宅

到此,我们已经看到内向宅、社恐宅、冷漠宅的拙于社交其实都不是由缺乏社交能力导致的。而只有接下来的“尴尬宅”,才是名副其实的“不擅社交”。

在影视作品里,最典型的社交尴尬者形象大概就是《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了。谢耳朵最经典的场面大致是这样的:

对方:“哟,你的品位真不是一般高呢!”

谢耳朵听完之后愣了两秒钟,然后转过头去问朋友:“刚才这句话是不是在讽刺我?”

谢耳朵完全提取不出对话里的讽刺意味。各种社交信号(从身体语言到口头语言,再到社交礼仪)对他来说完全是一团迷雾。

社交尴尬者表现得冷漠是因为对方释放了一个情绪信号之后,他们压根不知道怎么应对。他们不是冷血,而是完全懵了。

在《生活大爆炸》里,谢耳朵也经常遭遇这种尴尬。他的另一个经典场面是:在佩妮诉完苦、泪眼汪汪寻求安慰的时候,谢耳朵手足无措,最后勉强挤出两个单词:“There, there!”(好啦,好啦!)然后就没下文了。他不是心眼坏,也不是没有感情,他只是完全没有能力应对这种场面。

所以,恐怕只有社交尴尬者才真的“不擅社交”,因为他们缺乏理解社交信号和应对社交互动的能力。

02

社交尴尬者的大脑

社交尴尬者面对社交情境时,大脑中的神经激活模式跟普通人完全不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神经科学教授马修·利伯曼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人的神经系统里包含两大网络,一个用来解决非社交问题,另一个用于解决社交问题。

当我们做数学题、读科普文章的时候,大脑里激活的是非社交网络。它处理的是书本知识,所以也可以把这个网络叫作书本网络。

当我们面对社交问题,比如试着去理解一个朋友的处境,或者相亲时想弄清楚对方是否对自己感兴趣时,大脑里激活的是社交网络。社交网络里的一些神经通路能让人直觉地处理一些社交信息。

但当那些社交尴尬者面对社交场景时,他们大脑里的社交网络并没有激活多少,反倒是书本网络过度活跃。这说明,社交尴尬者不能依靠直觉理解从社交场景里浮现出来的各种模式,也不会自动推断出其中包含的意义。

相反,社交场景在他们眼里可能更像一堆数学方程,他们必须在计算一番之后,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听到一句讽刺的话时,那些善于社交者能依靠社交网络直觉地感知到其中的言外之意,但对泰·田代那样的社交尴尬者来说,他们捕捉到的信息可能是一堆碎片:一句话里的单词组合起来的表面语义、说话人的声调、这句话上下文的情境、那个人对自己的态度,就像方程里的一堆参数。只有利用这些参数解开方程,他才反应过来:哦,原来他在讽刺我。

因此,如果只从社交这个维度来看的话,我们可以说社交尴尬者的大脑似乎是有缺陷的,他们只能以一种极其低效的方式来处理社交问题。

03

失之社交,收之“系统”

如果搞好社交对人的生存至关重要,那么为什么不擅社交的基因却一直被保留到今天呢?

有这样一种思路可以帮我们解开这一类悖论:一种“劣势”是不是总是伴随着另外一种“优势”出现?

我们不妨顺着“优劣势互补”的思路来思考一下:补偿不擅社交劣势的优势能力可能是什么呢?

《社交尴尬症》的作者泰·田代说,包括他自己在内,不擅社交的孩子们都有一个很明显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对系统有非常强烈的兴趣。

这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他们非常渴望去理解一个系统背后的运行规律。有些不擅社交的孩子很喜欢把家里的烤面包机、闹钟、电动玩具拆开,试图了解它们如何运作;有的孩子不停地问爸妈鸟儿怎么知道冬天要飞到南方过冬;还有些孩子小小年纪就对汽车引擎的工作原理很着迷。

其次,他们也很欣赏系统中呈现出来的规律。《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很喜欢跟火车有关的一切,因为火车的运行有一种完美的规律性。欣赏优美的规律让他觉得安宁。

最后一个表现是,这些孩子也非常善于自己编制一个有规律的系统。泰·田代是个棒球迷,小时候很喜欢制作美国职业棒球联盟十大投球手名单。他甚至为此写了一个方程式,用来对所有投球手的输赢记录做加权,然后用这个加权得分来确定名单上的排名。

系统化能力强的人往往会在科学和工程类岗位上表现优异,因为这类工作的任务正是发现和掌握客观事物的规律,即“系统化”的能力。

有人做过一个调查,发现有12.5%的自闭症儿童的父亲是工程师,而非自闭症儿童的父亲是工程师的比例只有5%13。自闭倾向是高度遗传的,这就说明自闭症儿童的工程师父亲们应该也有相当强的自闭倾向。

调查还发现,剑桥大学数学系学生中有自闭倾向的人数是人文学科的9倍;牛津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中不擅社交的比例要远远超过人文学科14。可见工程和自然科学这类需要系统化能力的领域正是自闭倾向人群大施拳脚的地方。

而且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想,系统化能力绝不只是在现代化科技和工程行业出现之后才有用武之地的。

现在这些理工达人的祖先们可能是一个部落里最擅长设计工具的人,可能是外出打猎时最擅长分析猎物行踪的人,也可能是最擅长把不同种类的食物分门别类处置的人。

这些人即便在社交方面有缺陷,在部落里的地位也不会太低,他们甚至是部落里不可或缺的关键人才。

所以,“系统化”可能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很宝贵的一种能力,它十有八九就是不擅社交和自闭倾向背后的那个优势补偿。

系统化能力强的人思维方式可能是细节导向的,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个参数上,而这带来的结果是—他们有时候很难看到全局。

最能凸显这个劣势的,恰恰就是社交场合。因为社交在某种程度上更依赖于整体思维。你要对别人的表情、神态、肢体语言以及环境氛围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才能够在社交场合里应对自如。但系统化能力强的人虽然很擅长分辨树木的细节,却看不见整片森林。

系统化和社交就这样形成了此消彼长的跷跷板关系。你要么在这两种能力上都庸庸碌碌,要么只强于一头,而很难两全其美。

关于作者:魏知超,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UC Davis)访问学者,科普作家。

王晓微,应用心理学硕士,知识付费内容策划人,职业投资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