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成长足迹 | 陈柏因: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记我的追梦旅程

成长足迹 | 陈柏因: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记我的追梦旅程

时间:2019-08-08 00:20:58

相关推荐

成长足迹 | 陈柏因: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记我的追梦旅程

陈柏因

教师教育学院级硕士研究生

走得很慢但不会后退,创造机会而不是等待机遇。

——陈柏因

个人简介

陈柏因,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学院级硕士研究生。

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她刻苦勤奋、敢于钻研,已发表3篇普通期刊论文,1篇会议论文;参与2次国家级学术会议并分别获得大会最高论文奖项;主持1项教育学部课题,以优秀项目结项;分别获批、完成省部级课题各1项。

与此同时,她乐于服务群众,担任2届班级团支书,与党支部合作完成多项支部工作;热心公益,参与献血活动,新冠疫情期间主动承担数位上海赴武汉医护人员子女的课业辅导工作;热衷运动,参加两届校级游泳比赛并均获得前3名,多次参与校级马拉松赛事,不断鞭策自己全面提升、全方位发展。

所获荣誉

广东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微课组二等奖

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C题成功参与奖

5月 主持第四届教育学部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活体动物展项中学习单对亲子参观对话的影响——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为例”,获评“优秀项目”

5月 参与第四届教育学部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基于免疫系统知识的自主学习资源开发和制作”,获评“优秀项目”

8月 第十一届全国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最佳论文奖”、“优秀论文奖”

10月 第二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十佳论文奖”

10月 -学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11月 教师教育学院“优秀学生”

11月 团队参与全国DOU知短视频科普知识大赛,获得入围奖(次高奖)

12月 教师教育学院“优秀党员”

追梦故事

仰望星空 我有一个教育梦想

从初中开始,我就对生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本科阶段我选择了生物师范专业,随着专业学习的开展,我越来越感受到生物这一学科的魅力。在大三的暑假,我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夏令营,并顺利地通过了生态学专业的面试。本来已一心从事生物科研的我,在后来的教育实习中转变了想法。大四期间,我十分幸运地到华南师大附中(广东省名列前茅的学校)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教育实习。在实习期间,我和优秀的一线生物老师、市教研员密切联系,同时也和学生建立了深厚感情。实习经历激发了我对教育事业的兴趣。从前在书本上学到的教育理论知识,在被我亲身实践后变得具体可感。在和学生的接触中,我感受到与其共享共建生物概念、共同探究生物实验的乐趣;在和一线老师及教研员的交流中,我感受到教育作为一门科学、一种研究的巨大吸引力。实习经历让我看到了我所热爱的生物专业、我所向往的教育事业、我所敬畏的科学研究三者相互融合的可能性,因此在大四上学期,在获取了本科学校的保研名额后,我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研究生推免面试。我希望通过研究生生涯锻炼研究能力、拓展学科视野,因此在填报专业时,我转而申请了科学教育专业,并师从裴新宁教授攻读学术型研究生。就这样,我开始踏上了教育学科学术研究的旅途,开启了追梦之旅。

以梦为马 大胆尝试遍地开花

当我踌躇满志地踏入校园,开始研究生生活时,学院的辅导员老师便提醒我们:“虽然你们现在看似充满信心,但是可能很快你们也将会经历迷茫。不过你们要记住,做好自己,成为自己!

入学一个月后,我就对这句话有了深深的体会。华东师范大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比如优秀的导师、多元化的学术讲座、多种学术竞赛等,这些资源打开了我通往学术世界的路。站在起始点的我面对着众多道路,心中充满向往和彷徨。面对如此多的选择,我究竟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为了提升学术研究能力,我应当具备何种基本知识和技能?我真的可以胜任学术研究的工作吗?种种问题萦绕心头,日复一日地困扰着我。我的导师裴新宁教授鼓励我多阅读,聆听不同的学术讲座,在吸纳知识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找到可研究的地方,并尝试深挖下去。听从了导师的意见后,我开始阅读本专业的经典书目,同时也踊跃地参加各种学术讲座、组会,这些活动无疑拓宽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见闻,但是我总觉得自己仍处于四处环顾、尚未迈开脚步的阶段。

在了解到学部为研究生提供科研项目资助后,我便开始撰写项目申报书。经历了和导师的多次讨论与修改后,我终于通过了项目申请考核,之后我就开始按照研究方案进行调查,当中也遇到了诸如研究样本如何联系,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何以保障,研究数据怎样分析和处理等考验,但是在与团队成员、导师及相关专家的讨论和交流后,我逐步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最终也形成了人生第一篇期刊论文,并发表在专业领域内相对较好的期刊杂志上。这一项目可以算是我迈入学术研究的第一步,整个过程充满挑战,但在曲折往复的探究过程中,我认识到以下几点:

(1)理论和实践是相互作用的,理论知识落地到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实践也需要理论提供视角,以便于合理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2)作为学术研究的小白,要勇于跨越自己的“边界”。从一个领域边界迈向其他边界的过程,能帮助我们收获认知的转变、能力的提升和效能感的增进。

(3)和同伴及导师协作互动能产生茅塞顿开、提高效率的效果。

8月,参加中科协组织的

全国“第十一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

自此,我便开始和不同的同学合作申请并开展学部级、省部级的课题研究。同时,我也开始立足这些课题、参与更多的活动,如国家级的学术会议、研究生学术论坛、社区实践活动、新媒体作品设计大赛、“互联网+”大赛,等等。在这些活动中,我通过不同的平台认识到来自不同领域的同学和专家,在交流和协作中,我不断地鼓起勇气跨越一个又一个边界。在跨越的过程中,我尝试调用先前阅读书籍、聆听讲座习得的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在调研实践的过程中,我对这些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些经历给了我自信,也为我后续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经验和基础,同时还让我从更多的侧面看待学术研究,深刻认识到前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有趣而神秘的东西等待我去挖掘。

初心不忘 服务群众升华自我

在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中,让我记忆颇为深刻的除了有提升研究能力的学术活动,还有与他人密切互动的社会实践活动。立足于中科协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项目《科学享“瘦”——基于短视频平台的科普传播》,我们项目组联合其他中科协项目成员在学校及周边社区进行摆摊,对学生和教职工进行科普、技能宣讲,并开展体验类活动。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还积极参加教育学部的志愿者项目,对长征医院赴武汉人员的子女进行课业辅导。在辅导的时候,我利用研究生阶段所学的教育学原理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和互动设计。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帮我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拓展技能,还让我有机会和更多不同背景的人接触,一起在协作中共享知识、共建知识,这其实也正是当时我选择教育专业的小小初心。

3月,为上海长征医院赴武汉医护人员的子女进行线上辅导

路漫漫其修远兮,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提升学术能力,到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的人一起分享教育的美好,挖掘教育的潜能!

图文 | 陈柏因(级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排版 | 叶建新(级教育大类1班)

审核 | 高婉婷(级艺术教育学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