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瓷器鉴定之底款 清代各朝瓷器款识综汇(下)

瓷器鉴定之底款 清代各朝瓷器款识综汇(下)

时间:2021-01-26 13:47:39

相关推荐

瓷器鉴定之底款 清代各朝瓷器款识综汇(下)

瓷器款识是指在器物底部或者其他部位,刻、划、印或者书写表明年代、产地、堂名、人名、用途以及吉祥语的文字,也有在器底或者器身某种图案的款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顺治

顺治官窑器传世品很少,所见均书青花款,有双圈六字和无圈框四字两种。顺治民窑的发展则较为蓬勃,产品以青花和五彩(包括青花五彩)为主,多见干支纪年款和“玉堂佳器”等堂名款(“玉堂佳器”款在明嘉靖、万历时就已出现)。

康熙

康熙一朝共计61年,基本以为段,分作早、中、晚三个时期,各期款识各有特点。

早期

康熙十九年九月,才正式在景德镇设置御窑厂,因此早期瓷器以民窑器为主,官窑器也是委托民窑烧造。年号款的落款较少,多见干支纪年款、堂名款和花押等标志,写明代各朝年款的寄托款也很流行。

中期与晚期

中期:与早期相比,中期款识趋于规范,以楷书六字双行为主,字体秀逸,笔道有力。

晚期:开始由专人负责写款,字体更加工整秀丽。楷款中的“清”

字开始出现

的写法。

珐琅彩瓷于康熙59年烧造成功,均书“康熙御制”四字楷书款。

出现了宋体字写款,并在雍正朝流行。

出现了极少量篆书款。尤其是六字三行篆书款,开创了雍正以后各朝流行的篆书六字三行款式的先例。

雍正

雍正时期,官窑款识已定为专人书写,各类瓷器上的字体基本一致,楷书款与篆书款并用。

楷书款中六字三行的,是早期流行的款式,六字双行的,时间略晚。

篆书款从雍正开始流行起来,有四字两行、六字两行、六字三行的体式,多数无边圈。

珐琅器上落“雍正年制”或“雍正御制”款,以蓝彩为主。

乾隆

乾隆一朝历时60年,落款之字体、款式亦有诸多样式。总的来说,其款识的变化和特点有如下几点:

除早期有极少量楷书款(其中又以四字款居多)外,整个乾隆朝官窑器落款几乎被篆书款全部占据,其中又以六字三行的样式为最。

青花书款仍为主流,但红彩、金彩、刻款等样式与以往历朝相比,比例大大增加,其中尤以红彩落款最为突出,所占比例不小,这与乾隆朝粉彩器占据主流有密切关系。

款字中“乾”、“隆”及“制”字有诸多写法和变化。

嘉庆、道光

嘉道两朝用款制度沿袭前朝,基本雷同。值得注意的是道光官窑器中有“慎德堂制”、“嶰竹主人造”(两处均为道光皇帝行宫,署此款者为御用瓷)、“退思堂制”(睿亲王府邸堂号)、“恒有堂制”(定亲王订烧器物)落款的均属精品。

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此四朝用款制度基本一致,主要有如下特点:

楷书款重新占据主流,极少见篆书款。

楷书字体书写多侧锋运笔,与明代及清早期圆润浑厚的中锋运笔风格迥异。其中咸丰朝字体尤其端正清秀。

青花器上多用青花款,粉彩等彩瓷上多用矾红款。且流行直接在器底白釉上书写矾红款,前朝盛行的绿地留白书矾红款的样式较为少见。

同治、光绪两朝官窑中有落款“长春同庆”、“燕喜同和”的,是为同治皇帝大婚专门烧造的。落款“体和殿制”、“储秀宫制”及“永庆长春”(器身多配合“大雅斋”、“天地一家春”款识),是慈禧太后的御用瓷,均属精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