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唐代高僧临终时留下的一首诗 发人深省 值得深思

唐代高僧临终时留下的一首诗 发人深省 值得深思

时间:2019-07-24 17:10:41

相关推荐

唐代高僧临终时留下的一首诗 发人深省 值得深思

真理是所有人的愿望,但只是少数人的游戏。因为追求真理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痛苦,即使百折不挠也不一定会有结果。一旦方向错误,即使步伐灵活,也是南辕北辙。同时思维方法也很有讲究,过往的理论和书本既是良好的向导,也可能让我们陷入泥潭。唐代一位禅师临终时写了一首诗,对我们有很现实的借鉴作用。

偈颂

洞山良价 唐代

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

欲得忘形泯踪迹,努力殷勤空里步。

洞山良价禅师,浙江诸暨人,俗姓俞,他是唐代高僧,佛教禅宗五大家之一、曹洞宗开山之祖。唐宣宗大中末,他在新丰山建洞山寺,在此接引后学,弘扬大道,世称“洞山良价”。良价毕生精研佛学,造诣极深,逝世后唐懿宗授他以悟本禅师谥号,并敕建慧觉宝塔。

这首诗的大意是,世上修行的人很多,如恒河沙数,但他们中间却很少有人能开悟。原因在于他们只寻章摘句,行文求义。从文章中找真理,那就变成了思辨和想象,而不是经验。如果希望重新学习,就要把头脑中的种种形迹,也就是先前的观念和影像全都去除,好像完全虚空一样。

历来禅悟者都留下了很多经验之谈,劝导大家不要从文字、语言、知识、思辨上面去用工夫。但是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如果没有文字、语言的点拨,或经典、语录的指点,一般人就变成盲修瞎炼。所以人们若想得道,依然需要语言文字的思辨,作为方向指导。

重要的是接下来怎么办,得到高人的初步指导后,不可执着于他们的经验和理论,那些跟自己的悟境、体证不相关,观念上得到的一些知识,对实际经验并无帮助。

洞山禅师这首辞世偈劝导世人,曹洞宗的修行方法就是,先把所有的杂念去除,把正念也放下,心中万里无云;不但没有云,连星星和月亮也没有,才有无边无际的虚空。不过,大脑中虽然什么都没有,也不是一片茫然,而是一片空灵和宁静。

诗人告诉大家,若要想得到佛法无上大道与核心的真理,就要“努力殷勤空里步”,这里的空是让人不随妄念走,放下执念,然后才去努力用功精进。普通人不参禅修炼,但依然对大家的生活和学习有极大地指导意义。

比如说我们遇见一个人,也许你以前就道听途说地了解对方,于是便有了先入为主的成见,在一起交流时可能就抱着成见。这其实既不公平也不合理,人都会变化,过去的他与眼前的他可能判若两人。俗话也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何况道听途说的事情很多都不靠谱,于是我们就容易失去一些非常好的合作伙伴。

再比如学习,有些时候碰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之所以花了很多时间都无法解决,就是因为自己还是在套用以前的思维方式。典型的例子很多,一些新兴学科或边缘学科都是如此,必须用全新的思维,创新的角度去思考,这就与大师所说的道理相同。只有“努力殷勤空里步”,才能从恒河沙数的探寻者中脱颖而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