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

时间:2020-01-06 13:05:56

相关推荐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

我一直渴望读到结局,想知道主人公菲利普的人生故事怎样结束,想从菲利普那里有所启迪,得到人生的答案,找到人生的意义。

菲利普的人生结束了吗?没有,但是故事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菲利普的人生进入了这样的模式:一个男人来到世上,干活,结婚,生儿育女,最后悄然去世。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然而却是最完美的人生格局。菲利普对人生信条是:他想要从纷繁复杂、毫无意义的生活琐事中,编织一种精巧、美丽的图案。可最后,他依旧身处人生的枷锁之中。

“一个人只有一种命运。”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事,遇到的人,只会让一个人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内心真实的渴望,终将走上自己真正要走的路。因此,一个人注定只有一种命运。这是否也是人生的枷锁?

1人的自我意识

因为菲利普的残疾,他被周围的人所孤立,也正因如此,他更能看得清自己以及周围的一切。“只是通过日积月累的疼痛感觉,他才逐渐意识到自己肉体的存在。而对个人来说,他也非得经历这类切肤之痛,才逐渐意识到自我的存在。”

什么是自我意识?我想,是意识到精神和肉体的分离与统一。人具有精神性的存在,不止有肉体性的存在,因此具有分离性。但是精神独立于肉体,却不能脱离肉体,两者又是紧密的统一在一起。精神会受到肉体的制约和影响,肉体是精神与外界世界相接触的媒介,对精神的形成和塑造至关重要。因此,精神和肉体又是统一的。

“尽管我们每个人都同样感觉到自己的身躯是个独立而完整的机体,但并非所有的人都同样感觉到自己是以完整而独立的个性存在于世的。”

2关于宗教

菲利普开始时虔诚的相信上帝,但他无法理解这种现象:一个人可以作为教士虔诚地讲上一大通道理,却从不愿以普通人的身份躬身力行。这种言行不一的欺骗行为使他义愤填膺。

我想到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他讲到在过去的中国一直以来是以道德来维系社会和国家,皇室统治者一直大力推行儒家的道德礼教,人们受着道德礼教的约束,但这里面存在着阴和阳的关系。文人官员集团都善于道德说教,并严格执行着各种细致繁碎的礼仪规范,这是阳;但他们在实际的行事时,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争权夺利,而把道德作为表面文章,这为阴。

中国的儒家和西方的宗教是多么相似,它们都是以道德说教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而它们自身有着另一套行为标准,它们都成为了统治者奴役民众思想的工具。此时,信仰成为了一种枷锁。

宗教本身没有错,它是人们精神的寄托。道德本身也没有错,它可以让人们更好的生活。但是人们常常没有意识到信仰自身,信仰是什么?自己为什么要信仰?我们所生活的文化环境会潜移默化的塑造我们的思维模式,信仰常常是环境强加给自己的。比如,一个人出生在西方的某个国家里,他从小就被教育要信仰上帝,周围的人们也同样信仰上帝,他所处的环境都是这样的文化氛围,那么他就会被灌输这种宗教信仰,并感觉这一切自然而然。

当菲利普到德国海德堡学习时,处在不同的文化环境,遇到了不同思想的人,他有了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他了解到,有些人之所以死抱住信仰不放,若不是由于冥顽不化,就是出于私利的考虑:他们心里明白那些信仰纯属虚妄,但仍有意装模作样来蒙骗他人。

他发现自认为正确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大家都自认为正确得很。那些伟人,在他们的时代里,所坚信的真理,如今我们证明可能是错的。那么我们今天坚信不疑的事物,会不会像过去他们所相信的事物那样,同样也是错误的?

“凡是世人所相信的事物,他差不多一概极其真诚地不予相信,而对凡是自己不甚了然的事物,都深信不疑。”菲利普的一位朋友维克斯这样说道。

怀疑主义也许是一种很好的思想。怀疑一切可以让我们更能看清楚事实、理性客观的看待事物,而不陷于思维定势的偏见。

3关于艺术

此时大概是19世纪末期,艺术正发生着激烈的变革。旧的艺术程式被推翻,人们在寻找着新的艺术形式和思想。

他认识了一位西班牙作家米格尔。米格尔忍受着贫穷的生活在巴黎写作,但菲利普看了他的手稿后,发现其十分浅薄无聊,他为米格尔呕心沥血的写作却徒劳无功而痛心。他想到了自己的作品,自己的作品里面确实凝聚着天才,还是纯粹在虚掷光阴呢?

此时又发生了一件事:和自己一起学画的范妮·普莱斯自杀了。在她给菲利普最后一封信上写到:我已经一连三天没有吃到一口食物了。她是给饥饿活活逼死的。范妮勤学多年,有着惊人的意志力,可她的画作糟糕至极,到头来白辛苦一场。但她坚信自己赋有艺术才华,和那个西班牙作家一样。

我们大多数人不也是这样吗?每个人都自命不凡,都认为在自己所做的事上有天才,他们用勤奋和智慧掩盖了自己真实的天赋。其实许多人都缺少自知之明,他们只是在用努力来感动自己。他们庸庸碌碌一生,到头来才发现自己毫无作为。

菲利普发现了一个道理:凡属真正的画家、作家和音乐家,身上总有那么一股力量,驱使他们将全部身心都扑在事业上,他们让个人生活从属于整个艺术事业。

他怀疑自己的能力,因此向画家富瓦内询问了意见。富瓦内看了他的作品后,问了他的经济状况,然后说道:“要时时刻刻为生计操心,世上再没有什么比这更丢脸的了。那些视金钱如粪土的人,我就最瞧不起。他们不是伪君子就是傻瓜。金钱好比第六感官,少了它,就别想让其余的五种感官充分发挥作用。没有足够的收入,生活的希望就被截去了一半。你得处心积虑,锱铢必较,绝不为赚得一个先令而付出高于一先令的代价。你常听到人们说,穷困是对艺术家最有力的鞭策。唱这种高调的人,自己从来没有亲身尝过穷困的滋味。他们不知道穷困会使你变得多么卑贱。它使你蒙受没完没了的羞辱,扼杀掉你的雄心壮志,甚至像癌一样地吞蚀你的灵魂。艺术家要求的并非是财富本身,而是财富提供的保障:有了它,就可以维持个人尊严,工作不受阻挠,做个慷慨、率直、保持住独立人格的人。我打心底里可怜那种完全靠艺术糊口的艺术家,耍笔杆子的也罢,搞画画的也罢。”

他对菲利普作品的评价是:“你给我看的那些东西里,我没有看到横溢的才气,只看到勤奋和智慧。你永远也不会超过二三流的水平。”

临走时,他对菲利普说:“假如我在你这种年纪的时候,也有人向我如此忠告并使我接受的话,那我乐意把我在这世界上所拥有的一切都奉献给他。”

自己的天赋是什么?我真的了解我自己吗?

也许大多数人从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或者一辈子也找不到答案。就像菲利普,他不愿遵从家人的期望成为牧师,不愿从事苦闷的会计工作,而当来到感兴趣的艺术领域时,却发现自己没有天赋,他尝试了很多选择,可依旧没有找到答案。也许,根本没有什么最优的答案,只是在不断尝试、不断经历的过程中,逐渐真正认识自己。

我想到了《教父》中的一句话:一个人只有一种命运。性格和环境已经注定了我们自己的命运。

那么,如果对一件事充满了热情,在做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感受到意义,那就去做。

因为“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中。”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