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浅析苏轼《前赤壁赋》

浅析苏轼《前赤壁赋》

时间:2024-07-24 22:49:04

相关推荐

浅析苏轼《前赤壁赋》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浅析苏轼《前赤壁赋》

文:芸卿

宋神宗元丰五年,也是苏轼官场失意,被贬到黄州的第三年。苏子与朋友驾一叶小舟,在赤壁之下的长江上游船赏月。清风微微拂来,杯中的美酒,伴着湖中的水气,散发着格外香甜的气息。月色与水色相接,连成一片,苏子与客把酒言欢,饮酒乐甚不自觉以歌相对。在伴随着的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萧声中,苏轼听出了客的无奈与悲哀,也因此,苏子的思古之忧伤和人生如寄的悲哀之感,不觉涌入胸中,与客的对白也就合乎情理的发生,文章也就从此展开。

对于《前赤壁赋》来说,景物几乎是作为线索贯穿了行文全篇,苏轼用“明月”和“清风”作为引子,将读者的目光集中于景色之中,在读者完全陶醉于白露横江的壮阔中时,又用“击空明兮溯游光”将文章由景转入论,用“月明星稀”引发了客有关曹孟德的忧伤,而苏子的作答,也由“江上之清风”和“山间之明月”展开,最终使得客喜而笑。

诗人赋情于景,用景色引领文章的进行,以清风和明月作为主要景色,用山和水陪衬,将作者的内心情感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该篇用三层结构来表达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第一层便是苏子与客在江上泛舟,几人饮酒赋诗,好不快活,将壮阔的大江美景与诗人自身的意境结合起来,让人沉浸在这闲适自然、忘乎所以的意境之中;第二层便是通过客的箫声和感伤,感慨世事无常,人生短促的悲哀,也表达了现实不遂人愿的无奈,苦闷之情跃然纸上;第三层便是苏子通过阐述“变”与“不变”之间的辩证关系,申述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将自己与明月、清风融合在一起,表达出了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景物的穿插,使得行文紧凑,文章结构俨然,景物的连续出现丝毫没有带来一种赘余的感受,反而将作者的情感起伏变得更加合理,达到了情景合一的地步。文章用简明的骈散文,通过景色与人情感的结合,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的淋漓尽致。

官场上暂时的失意并没有给苏轼的情感世界带来过多的影响,反倒增强了他寄情山水的愿望。其积极乐观、释然大气的人生态度,值得任何人的赞赏。

-end-

文字:芸卿

编辑:芸卿

图片:芸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