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转载]李达均老师:文言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转载]李达均老师:文言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时间:2022-02-19 02:23:43

相关推荐

[转载]李达均老师:文言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文言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那么,怎样实现这一课程目标呢?特别是在大力倡导高效课堂的今天,我们如何寻找合适的方法教授文言文呢?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实现的目标。但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都采用的是一种陈旧的、不利用学生发展的传统教学模式,即老师介绍作者、课文背景,然后通篇翻译,学生记笔记,最后是老师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尽管这种传统的教法有它的优势,但整个中学阶段,几十篇文言文,用同一种方法,同一个模式,难免乏味,且效率低下。在这里,老师充当的是传话筒,学生是接收器,只管接收,吸收与否就不顾了。这种单一的、纯工具性的教学模式长期存在于我们的中学课堂中,一节课40分钟,老师填鸭式地讲,学生机械性地记,长此以往,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对文言文的兴趣大减,老师也是艰难地前行,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师生之间没有互动、没有交流、没有合作探究,教学缺乏开拓性、创造性,完全背离了新课标的要求,教学效率低下,还谈何高效?何谈传道、授业、解惑呢?事实上,有不少教师忽略了“解惑”这一重要环节。学生哪里掌握了?不清楚,哪些知识点是学生的薄弱之处?不了解,那就满堂灌吧,结果可想而知。试问这样的课堂,人文性体现在哪里?

在倡导“明确目标——自学探究——质疑解难——练习检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要达到文言文教学的高效,一定要跳出以往老师逐字逐句地讲,学生毫无重点地记的教学框架。要求我们不仅要备教材、教法、更要备学生,充分了解学情,做到有的放矢,从而事半功倍。

一、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给足学生思考预习的空间

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过程的参与性。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亲近文本,体验探究过程,摸索探究方法。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活动去获取知识,并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而很多情况下,学生的课前预习,都是盲目的。要么结合课下注释看看,要么把参考书拿来直接看译文。等到老师讲的时候,依然是盲目的。甚至老师问到某个知识点,学生一概不知,长此以往,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没有得到任何提升,因此,课堂上要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达到高效,必须充分了解学情,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尝试翻译全文,给足学生思考预习的空间。

对于较短篇目,让学生先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就把整篇课文熟悉了一遍。明确自己不懂的字、词、句。同时,也可把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反馈给老师,这样,上课时,学生就会特别注意自己预习时遇到的问题。而老师则通过学生上交的译文来发现学生的问题,充分了解学情,并对学生翻译得不准确的词句进行归纳总结,特别是一些共性的问题,在上课的过程当中,重点讲解,学生知道自己哪些没掌握,老师也了解了学生的情况,就避免了满堂灌,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真正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如果是较长篇目,则可以画一些句子或词语让学生提前去解决。

我在教授《劝学》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比如大部分学生翻译时都把“其曲中规”译为“这曲线中的圆规”,关键是没能结合上下文去理解文意,同时不明白“中”在此处的含义,“中”是“符合”之意,试想,没有学生课前的理解,老师就不会发现学生的问题,讲课时可能此处一带而过,或者直接告诉学生这里“中”是“符合”之意,相比之下,学生不如自己做过的印象深刻。老师呢在学生都明白的地方大讲特讲,反复分析强调,学情把握不准,效率就上不来。

又如在上《项脊轩志》时,我设置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处理学生自学时碰到的难点、盲点。这里强调的还是自主探究的方法,学生先预习、老师充分了解学情,做到有的放矢。如 “使不上漏”一句,很多学生没能准确翻译“上”字,这里的“上”字是一个词类活用现象,通过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老师在上课时就避免了通篇讲解翻译、学生记笔记不知重点、或者记满了笔记,可真正掌握的却极少的现象。做到重点突出,针对性强,效果明显、从而达到了高效。

一段时间后,学生明确了文言文的重点,就可采用分组的方式,如分为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几大块,让学生去课文中找,然后在课堂上呈现预习成果,老师则进行点拨式的讲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课后的归纳总结,也可采用此种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给足学生时间去自主解决问题,然后老师提问,或者学生质疑,共同解决难题。这样就改以往那种老师讲、学生听记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角的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反复强化语法知识,总结文言特殊现象

针对文言文中的大量文言特殊现象,需要反复强化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如要弄懂“倒装句”、“名词做状语”等,前提是明确现代汉语的语法现象。试想学生分不清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性,弄不清主、谓、宾等句子成分,如何弄得懂“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要解决这一问题,仅靠一堂课的语法知识讲解是不够的,关键是经常回顾,反复强化,举三反一,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

比如名词用作“状语”还是用做“动词”,就需要通过语法知识来判断,以苏轼《赤壁赋》中的“东望武昌”和“ 顺流而东也”为例,前一“东”字是“方位名词用作状语”,译为“向东”。后一“东”字是“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译为“向东进军”。很多学生弄不明白二者的区别,其实,运用我们的语法知识来判断,就知道前一“东”字是放在动词“望”之前,起修饰作用的,是状语。而后一“东”字则需要结合整个句子补充翻译为动词。二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放在动词之前。

此外,也可借助语法知识,通过比较的方法启发学生,帮助学生辨析文言虚词的用法。如文言虚词“以”,在“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颛臾》)与“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两句中的意义和用法都不一样。运用语法知识比较这两个“以”字,前者是处于两个动词之间,是连词,表目的,译为“用来”,而后者则是处于两个名词之间,是介词, 译为“按照”。用同样的方法比较“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颛臾》)与“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则很快明确两个“以”字意义用法都一样。我们要教给学生最适用的解题方法,让他们高效地考试。

这种方法也可用到理解文言虚词“之”时,如“择师而教之”、 “古之学者必有师”“句读之不知”( 《师说》)“蚓无爪牙之利”(《劝学》)、 “吾欲之南海”(《为学》),用语法知识比较分析这些例子中的“之”字,分析它在句中与前后词类的配置关系,就可以初步了解“之”字的大致规律。

三、另辟蹊径,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汉语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相比,在用字、构词、造句等方面都有很大特点。其内容和形式都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距离,尤其是与现在中学生的喜好和知识阅历有“代沟”。我们广东地区,方言与普通话有一定的差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呢?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汉语的魅力,进而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呢?

新课改注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开展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知道,一些在粤语中被视为通俗的字词可在古籍中找到来源,而在普通话中已经不再使用。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广东话都保留了很重的古代汉语的特色。

就语音、词汇而言,“系” 、“睇”、“佢” 、“几多”等粤语常用词都能在古汉语中找到来源。如《孔雀东南飞》中有“渠会永无缘”一句,其中的“渠”即“他”,此意不好记,但其实就是粤语中的“他”,现代粤语写作“佢”,“渠”即“佢”,意思、读音都相同,这样一来同学们对这个字的理解也就深刻了。

就语法而言,粤语中有许多的倒装句,如:“唔怪得”(怪不得)、“不紧要”(不要紧)、“人客”(客人)、“食多点”(多吃点)等都与现代汉语语法顺序不一样。但是对于同学们头痛的文言倒装句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大力倡导高效课堂的今天,我们更应发挥语文的人文性,另辟蹊径,巧用方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缩短学生与文言文的时空距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达到高效的目的。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课堂教学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应依据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灵活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优化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钱梦龙说过:“和现代文教学相比,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我认为:教师应满怀希望,怀着大无畏的勇气和信心,朝着这个“死角”进军,用心教学,把握学情,钻研教法,让老师不再觉得文言文难教,学生不再觉得文言文枯燥难懂,课堂变得真正高效。必要时需要另辟蹊径,换个角度,你会发现文言文教学原来风景这边独好。

【参考资料】

王松泉《语文教学探步》,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 5月

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4月

王传文《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与出路》,《语文教学与研究》1997年4月

汪国军《文言文教学低效及对策》,《语文教学之友》1998年3月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