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调整柜台 主动“翻牌子”……南京东路步行街多家老字号“化危为机”

调整柜台 主动“翻牌子”……南京东路步行街多家老字号“化危为机”

时间:2023-10-13 00:57:04

相关推荐

调整柜台 主动“翻牌子”……南京东路步行街多家老字号“化危为机”

上海老字号做大内需市场、积极化危为机

“不要放水里煮,要隔水蒸”“如果吃得好,记得上网给个好评”……50多岁的黄海根相貌普通,可在南京东路步行街那么多商家的那么多售货员中,很容易认出他:他要么在大声吆喝最新上市的黑毛猪肉粽;要么在传授冷粽子再加工的诀窍;看到年轻人买单了,又提醒不要忘了在互联网平台给他点赞……就在解放日报·上观记者拍照的当口,他对着记者吆喝:“妹妹,过来看看我们的新粽子!”

其实,吸引记者驻足的不是黄海根,而是他所在的新雅粤菜馆外卖窗口:前一周还是青团,这一周已经变成粽子和月饼。端午节还有两个多月,中秋节更在5个月后,作为节令食品的粽子和月饼,上市太早了吧?

黄海根(右)在给消费者介绍黑毛猪肉粽

“一点也不早。疫情让我们看到,只有加快创新,才能化危为机。”黄海根说。仔细一问,他竟然是新雅粤菜馆食品部副店长。

早早上市的粽子和月饼,是上海老字号做大内需市场、积极化危为机的缩影。

本地消费助力克服危机

疫情给老字号带去不小冲击。新雅、杏花楼等老字号的餐饮部在疫情发生后,客流量明显减少,最近才逐步回升;第一食品商店、三阳南货店、邵万生等步行街上销售上海伴手礼的热门商店因缺乏游客,伴手礼几乎卖不出去。在疫情最严重的的时候,有的老字号的营业额只有平日的一成。

可最先感受到“危中有机”的,也是他们。

包子、熟食、半成品快手菜,这些老字号出品,一律逆势上涨。工作日15时许,记者走进福州路上的杏花楼旗舰店,10多名消费者排队等候买包子等中式点心,动辄四五十只起购,还有带着小推车排队的。

杏花楼里排队买包子等中式点心的消费者

不能小看平价包子等中式点心的实力。据粗略估算,南京东路步行街及周边区域一天内销售的包子可达10万只,销售额节节攀升。

杏花楼餐饮技术总监徐璎俊说,疫情前包子等中式点心的日均营业额在三四万元左右,现在每天都能突破10万元。除此之外,熟食和半成品快手菜也卖得很好。

“这个时候,还是老字号让人放心。”一口气买了40只各色包子的张阿姨说,“我已经来过好几次了,平均两周一次。”金先生夫妇从冷柜里挑了满满一筐半成品快手菜,“老字号的味道有保证,食品安全也放心。”

同样的场景出现在新雅、邵万生、三阳南货店等老字号。今年以来,这些老字号的点心、熟食、半成品快手菜等销售量上涨明显,普遍涨幅超过50%。

隔三差五来光顾或一次性选购大量商品的,大多是上海本地消费者。多家老字号觉得,本地消费者是帮助他们克服疫情影响的重要力量。

三阳南货店总经理沈民说,最近店里的销售额已恢复到疫情前六七成,其中本地消费者的购买力恢复了八九成,“糕点、腌腊制品、菌菇等卖得特别好,已经与去年同期持平。”

第一食品商店南东店副店长陆路说,腌腊制品、鲜肉等本地消费者喜欢的产品卖得都不错,“最近很多上海人家在烧腌笃鲜。”他介绍说,门店销售额已经恢复七成,“每周都比上一周更好。”

三阳南货店(上)和第一食品商店(下)中的腌腊制品柜台人气都不弱

老字号将本地消费者的热情归结于信任,“这是老字号多年来积累下的口碑。我们要对得起消费者的这份信任,非常时期一定会保证品质、保证供应。”

调整柜台投其所好

仅有消费者的信任,还不足以“化危为机”。疫情发生后,多家老字号调整了柜台。

新雅把包子铺从外卖区域的内部移到当街位置。售货员说,这样既方便消费者选购,又能避免店里客流太多。

当街销售的包子等中式点心

三阳南货店当街柜台上,各色散装糕点琳琅满目,还有摆放在保温柜台、“前店后工厂”生产的苔菜月饼;原先当街柜台的盒装糕点则挪到靠后些的位置。

沈民说,疫情发生前,50%客流是本地消费者,50%是游客,现在游客客流还未恢复,那就减少游客偏爱的盒装产品、增加本地消费者喜欢的散装产品,再把柜台放到更好的市口,这叫“投其所好”。

散装糕点销量增加

第一食品商店的柜台也在变,门口是散装糕点、半成品快手菜等产品,还新增了一个柜台销售大白兔雪糕,一天能卖800多根。陆路说,散装糕点、半成品快手菜柜台原先在商店二楼,现在全部移到门口;大白兔是上海消费者熟悉的老品牌,新产品同样要放在门口。

除了把消费者喜欢的产品送到消费者面前,“主动吆喝”也是老字号做大本地市场的法宝。多家老字号里,吆喝声此起彼伏。就连卖大白兔雪糕的年轻售货员,都在吆喝:“这是用光明牛奶做的,网红雪糕,不甜!”每当有消费者驻足,他们有问必答,耐心讲解。于是,不仅年轻人买雪糕,上了年纪的消费者也乐于尝鲜。头发花白的老夫妻买了雪糕后,掏出手机拍照发朋友圈,“我们吃上了‘网红’!”

给大白兔雪糕拍照的老夫妇

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吆喝的黄海根向记者揭秘吆喝的重要性:“不吆喝,消费者怎么知道产品特点?”新雅黑毛猪肉粽定价是普通肉粽的3倍,可每天能卖出4000多只,远超普通肉粽,奥秘全在“吆喝”上:“我们告诉消费者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再让消费者自己选择。如果不介绍,消费者可能不会买贵的。”他还深谙营销学,“现在多的是上海本地客,我们就建议消费者买一只尝一尝,吃得好,不怕不变成回头客。”

不断“翻牌子”,迎合新需求

青团刚落市,粽子和月饼就跟上;夏天还没有来,雪糕已经登场……如果问起老字号们的创新计划,会发现源源不断的美味正在路上。迅速“翻牌子”已经成为上海老字号们“化危为机”的另一条经验。

徐璎俊透露说,之所以杏花楼每天能卖掉10多万元中式点心,新品迭出很重要,“疫情前我们只有10多个品种,最近一个月又上市了10多款新品,包括腊味大烧麦、鱼香肉丝大包等。常见常新,消费者才会常来。”

三阳南货店里的“苔小酥”是店内明星产品苔菜月饼的升级版,2月上市,如今已是热销产品,因为“更酥更脆,年轻人喜欢。”沈民透露说,针对散装糕点卖得好这一新趋势,老上海们熟悉的“马蹄蛋糕”也将回归,“工艺保留了,但配方改了,减油减糖,并增加抹茶、芝士等新口味,满足新的消费习惯。”

第一食品店里的大白兔雪糕是光明乳业和冠生园的跨界产品,上市后供不应求。光明乳业立刻嗅出商机,旗下莫斯利安与米其林二星主厨跨界合作的“可以喝的甜品”迅速上市,新研发的脂肪含量为0的新品乳酸菌即将亮相。

端午节、中秋节等看起来“遥远”的节日,则成为老字号提前抢夺的市场。杏花楼粽子不日上市,主打广东特色的裹枕粽,馅料由绿豆、金华火腿、开阳、香菇、瑶柱、五花肉、咸蛋黄、叉烧、烤鸭、咸鸡等组成。三阳南货店打算把预包装的芝麻馅月饼增加现烤现售的新选择。售货员信心满满:“现烤更香,在店门口飘出芝麻香,相信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新雅却反其道而行之,打算除了现烤现售月饼,还要通过电商卖半成品月饼,“借鉴半成品快手菜的经验,把鲜肉月饼做成半成品,消费者用烤箱或煎锅复原。这样,就算消费者不来南京路,同样可以吃到新鲜出炉的鲜肉月饼。”

“这次疫情让我们意识到,消费者对老字号的信任度非常高。但要保持消费热情、做大内需市场,老字号必须不断推陈出新。”不止一家老字号这样告诉记者。

图文 / 上观新闻

编辑 / 孙超慧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疫情防控,每日大转盘活动暂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