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古人怎么知道“天上一天 地上一年”的?这种说法有科学道理吗?

古人怎么知道“天上一天 地上一年”的?这种说法有科学道理吗?

时间:2020-12-24 02:19:08

相关推荐

古人怎么知道“天上一天 地上一年”的?这种说法有科学道理吗?

一,先不联系第一个问题,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是有科学道理的,当然这个“天上”不专指我们地球的“上面”,而是别的星球、别的时空的意思。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里,时间的流逝速度与引力场和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引力场和物体运动加速度是等效的,它们都能使时间膨胀变慢,狭义相对论里有一个关于时间膨胀的公式:

其中t′为地球上的时间,t为 运动物体的时间,V为物体运动的速度,C为光速,从式中可以看出,当VC时,即使t很小,t′也会很大。可以计算出,当V=0.999996245C时,运动物体上过去1天的时间,地球将过去1年左右的时间。

二,关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古人是怎么知道“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

古人确实说过“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话,但是大都出现于神话传说中,正式出现应该是见于《西游记》中,孙悟空嫌弼马温官小,然后返回花果山,

众猴道:“恭喜大王,上界去十数年,想必得意荣归也?”猴王道:“我才半月有余,那里有十数年?”众猴道:“大王,你在天上,不觉时辰。天上一日,就是下界一年哩……”。

《西游记》肯定不是最早记载类似说法的书籍,神话志怪小说最早兴于汉代,兴盛于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有一个叫刘义庆的写过一本叫《幽明录》的志怪小说,其中记载了一个比较有名的故事――刘阮天台遇仙,

大体意思是说,汉明帝永平五年,有两个叫刘晨、阮肇的人误入天台山得遇神仙女子,情投意合。留恋十日,虽有去意,奈何殷殷挽留,最终羁留半年才得以还家,却是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复相识。闻讯得七世孙,传闻上世入山,迷不得归。至晋太元八年,忽复出,不知何所……。

山里过了半年,家里却过了七世,二十五六年算一世的话,七世就是180年左右,基本上就是一天一年。这应该是最早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起源。这也说明那时的人们心中已经有了仙家和人间时间不对等的意识。

到了元代,杂剧兴起,把许多神话志怪故事写成了剧本,这其中就有刘晨、阮肇的故事,于是从元代开始就逐渐形成了“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观念。《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明朝人,肯定是看过不少这些类似的东西,在小说中出现这句话不足为怪。

那说到底,为啥古人的传说中会认为天上神仙和地上凡人的时间不一样呢?上面说了,这种传说在汉代时就存在了,源头必然在汉代以前。佛教在两汉之际才开始传入中国,所以与佛教关系不大,看这些神话故事多多少少都与道家和道教有关。如此追溯起来,好多人认为,似乎应该与庄子有点关系。庄子是道家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核心思想是追求精神自由,强调的是思想自由,用人的内在精神力量摆脱物质世界的束缚和桎梏,是真正的出世哲学。

他著的《逍遥游》中有这么一段话被认为是神仙和凡人时间不一样的最初依据:“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意思是说,小智慧不如大智慧,短寿不如长寿,怎么知道是这样呢?只能活一个白天的菌草不知道黑夜与黎明,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拉拉蛄不知道一年的时光,这就是短命。……上古时代有一种大树叫做大椿,它把八千年当作它的一个春季,八千年当作一个秋季,这就是长寿。庄子的本来意思是说,人的认识是非常浅薄的,和神仙比差的太远。寿命更是没法比,

神仙的一个春天就是人间的几千年。对,就是这句话,被人理解成“天上一天,地上x年”,理解成神仙的时间和凡人的时间不对等。实际上,庄子并没有说神仙的时间比凡人的时间慢;相反,他肯定认为时间快慢是一样的,否则也不会去比较神仙和凡人寿命、见识的长与短了。这是被别人编造演绎了,无意中编造出与现代科学同样的结论。但不管咋说,后来的神话传说中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都被理解为神仙和凡人时间不对等。

三,综合起来的回答――古人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意思和现代相对论的“钟慢尺缩”说的是一回事儿吗?有同样的科学根据吗?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古人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意思和现代科学的“钟慢尺缩”是一回事儿,这从众多的神话中都得到证实。但古人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纯属是无意中演绎编造出来的,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我们现在知道,只有物体高速运动或处于引力场中,时间才会膨胀,这是唯一的条件前提,或者说方法,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方法。但从古代有关此类的神话传说中并没有看出这些前提条件。比如说《西游记》里的天宫并没有处在黑洞或者什么大质量物体附近,也没有以0.999996245C的速度在运动,否则孙悟空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也追不上,

也不可能说上天庭就上天庭,说下人间就下人间,只能说明天庭是静止在人间上面。

由此可见,《西游记》里说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我们再来看南北朝时任昉写的《述异记》里记载的一个著名典故“王质烂柯”,

说的是晋朝一个叫王质的进信安郡石室山砍柴,见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王质看他们下棋听他们唱歌,一个小孩给王质一个象枣核大小的东西吃,王质吃后不觉得饥饿,过了一会,小孩说,你还不走?王质拿起斧头一看,斧柯都烂了,等到回家,没有认得人了,家里已过了好多年。这个场景也是没有任何的加速和引力,且同一场景(时空)中,王质没老,但斧柯烂了,荒诞的原因竟是王质吃了灵药,才使他的时间慢了,这更不符合相对论,一是相对论中没有吃药一说,二是依照相对论,在同一时空中的物体,时间的流逝速度应是一样的,而王质和斧柯却是不一样。由此可见,“王质烂柯”纯粹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胡编。

综上,古人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最早起源于庄子的《逍遥游》,但经后人演绎编造,虽然和自然现象相符,但没有丝毫科学根据,与现代科学丝毫不搭边。

谢谢您的观看,请点赞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